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 第6章 边疆经济学:屯田与外贸的双重博弈

第6章 边疆经济学:屯田与外贸的双重博弈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2366
更新时间:
2025-04-30

1,轮台的粟米战争

公元前 101 年,太初西年的轮台戈壁热浪灼人。桑弘羊蹲在屯田营地的地窝子前,用算筹拨弄着新出土的粟米幼苗。身旁的谪民陈三抹着汗,手里的铁犁还沾着西域的黄沙:“大人,这破地方能长出粮食?我看连草都活不了。”

“能活。” 桑弘羊用算筹在沙地上划出田垄,“人授田百亩,官给种子耕牛,三年免赋 —— 这是朝廷的承诺。你看这地窝子,深挖两丈,冬暖夏凉,比匈奴的帐篷舒服。” 他忽然指向远处的烽燧,“等粟米熟了,那些匈奴骑兵就不敢来抢粮了。”

三日后,桑弘羊在轮台城头展开《西域屯田图》,红点代表屯田据点,黑线是均输粮道。“陛下,轮台屯田非为粟米,为断匈奴右臂也。” 他用算筹敲击地图,“这里屯兵一万,每年可产粟米五万石,足够支撑西域汉军。”

汉武帝盯着地图上的轮台,眼神疑虑:“朕恐劳民伤财,重蹈秦之覆辙。”

“秦筑长城,民怨而亡;今筑‘粟米长城’,民利而固。” 桑弘羊递上屯田收益簿,“谪民中不乏商贾子弟,让他们屯田赎罪,既省了牢狱开支,又得了戍边劳力,此乃‘一箭双雕’之策。”

深秋,轮台传来捷报:首批屯田粟米装车西运,车轴上刻着 “轮台第一仓” 的字样。桑弘羊站在长安西市,看着满载粟米的车队驶过,忽然想起洛阳粮栈的 “十囤九空”—— 如今他终于用算筹在西域量出了实实在在的粮仓。

2,西域的丝绸绞索

玉门关外,桑弘羊的马车碾过戈壁碎石。乌孙使者猎骄靡握着汉使送来的蜀锦,眼神复杂:“桑大人果然守信,可这铁器……”

“铁器只售农具,不售兵器。” 桑弘羊展开《西域贸易约》,“乌孙与汉廷互市,用良马换丝绸,此乃‘厚往薄来’。若要铁器铸剑,恕我不能从命。” 他指向远处的汉军营垒,“我朝屯田轮台,粟米满仓,兵器充足,难道还怕你们背约?”

猎骄靡沉默良久,解下腰间玉刀:“罢了,依桑大人所言。但乌孙子弟能否入长安太学?”

“可。” 桑弘羊爽快应下,“但需先学汉语,读《公羊春秋》。” 他摸出算筹,在沙地上划出 “和亲互市” 西字,“等你们的王子学会用算筹记账,就会明白:通商比战争划算。”

消息传回长安,贤良文学派弹劾桑弘羊 “资敌”。桑弘羊在朝堂上展开匈奴单于的密信:“单于求购铁器不得,己杀了三名亲汉贵族。这不是资敌,是困敌!” 他转向汉武帝,“匈奴缺盐少铁,连刀剑都生锈,还能撑几年?”

数年后,桑弘羊在病榻上接到战报: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汉。他望着案头的算筹,忽然笑了 —— 当年在洛阳钱坊断言 “钱权散则国势衰”,如今用算筹量出的不仅是财富,更是让匈奴 “不战自溃” 的经济绞索。

“大人,西域使者送来葡萄美酒。” 属官轻声禀报。

桑弘羊摇头:“我更想喝轮台的粟米酒。” 他挣扎着起身,望向西方,仿佛看见轮台的粟米正在秋风中翻滚,那是他用一生心血编织的 “经济长城”,比任何兵器都更坚固,比任何城墙都更绵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