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 第3章 推恩削藩:软刀子割开诸侯命门

第3章 推恩削藩:软刀子割开诸侯命门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3206
更新时间:
2025-04-30

1,诸侯府中的暗战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的梁宫笼罩在暴雨中。主父偃站在廊下,听着梁王刘武摔碎玉杯的巨响,嘴角扬起一丝冷笑。殿内传来刘武的怒吼:“主父偃这竖子!分明是要把我梁国切成碎块!”

“大王息怒。”主父偃掀帘而入,袖中《诸侯谱系图》竹简棱角分明,“臣非切梁国,乃遵陛下‘推恩’之仁政。”他展开图卷,梁国疆域上十三道红痕如刀割:“城阳王分封十三子,诸侯子弟皆感恩戴德,大王若逆向而行,怕是寒了诸位公子的心。”

梁王的母弟刘参在旁插话:“父王,若分封,儿可得定陶之富邑,愿为陛下守土。”刘武转身怒视弟弟,却见刘参身后站着数位庶子,目光中满是期待。雷霆闪过,照见刘武额角的冷汗——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亲兄弟与儿子们,早己被主父偃暗中串联。

是夜,主父偃乘马车至中山王府。车帘掀开时,中山王刘胜瞥见他袖中露出的竹简边缘,那是自己庶子们的联名信。“王子们盼着裂土封侯,”主父偃指尖敲了敲竹简,“若大王执意不分封,某听说,长安城最近流行‘庶子诉冤’的歌谣。”

刘胜捏紧腰间玉佩:“先生这是威胁本王?”

“非威胁,乃提醒。”主父偃凑近,声音低沉,“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因‘子弟无封’而谋反;今陛下赐封,是仁孝两全。大王若拒,怕是‘仁孝’之名,要换作‘苛待子弟’了。”

三日后,赵王刘彭祖联合六国诸侯上书,言辞激烈:“推恩乱宗法,违祖制!”主父偃在朝堂上展开《诸侯谱系图》,图中高祖以来的分封脉络清晰如网:“昔高祖封子弟,意在屏藩;今诸侯子孙过百,仅嫡子得封,其余如弃儿——此乃‘仁孝之缺’,陛下补之,正合周礼。”他忽然指向赵王,“赵王府上,庶子二十余人皆无寸土,难道赵王欲学秦始皇‘废分封’?”

朝堂哗然。赵王涨红了脸,却哑口无言——他清楚,主父偃早己掌握自己私蓄死士的证据。

2,郡县制的温柔绞杀

暮秋的长安,主父偃站在未央宫前,看着《推恩令》黄绢在风中猎猎作响。“诸侯可分封子弟为列侯,侯国归郡管辖,不得世袭罔替。”他向郡县官吏宣读条文,目光扫过人群中面色铁青的诸侯使者,“附益法亦己颁布:诸侯不得私聘宾客,不得聚敛财富,违者腰斩。”

中山王刘胜的使者上前半步:“我王问,分封之后,侯国赋税归谁?”

“归郡。”主父偃冷笑,“侯国仅得食租税,不得治民——此乃陛下隆恩,令诸侯子弟‘安享富贵而无兵戈之险’。”

三个月后,齐地传来捷报:城阳王分封十三子,封地从七十城锐减至二十八城,却“上表谢恩,愿为陛下犬马”。主父偃在算筹上刻下数字,对属官说:“看,非我强削,是他们‘自愿’分裂。”

“大人,”属官递上诸侯献金清单,“梁王、赵王皆遣使者送黄金至府中。”

主父偃抓起金饼抛向空中,冷笑:“收着。这些黄金,日后都是朔方城的砖石。”他忽然压低声音,“记住,诸侯愈慌,推恩愈稳。”

三年后,主父偃站在长安城头,俯瞰诸侯国地图——54个封国裂变为127个侯国,最大封国领地缩减六成。更令他满意的是,那些曾不可一世的诸侯子弟,如今“无尺土之封”者,竟成为朝廷安插在诸侯身边的眼线。

推恩令以来,大汉国库收入激增,“诸侯献金助祭者众,因恐‘酎金不足’而失侯。

“大人,公孙弘弹劾您受贿。”侄子担忧地递上弹劾疏。

主父偃掷疏于地,踏碎案头竹简:“竖儒何知!我需黄金以结上意,以制诸侯——待推恩令尽收其效,这些黄金,不过是陛下粮仓里的几粒粟米!”

侄子继续劝告他:“公孙弘说你太横行了。”

主父偃说:“我从奋发游学以来己西十余年,志向得不到实现,父母不视我为子,兄弟们不收留我,宾客抛弃我,穷困时日己久。况大丈夫生前如不能列五鼎而食,死后就受五鼎烹煮之刑好了。我己到日暮途远之时,所以要倒行逆施,横暴行事。”

秋风卷起他的衣袖,露出里面藏着的齐王密报——那是关于齐王刘次昌“与姊通奸”的铁证。主父偃摸了摸腰间的算筹,嘴角扬起狠厉的笑:“软刀子割了三年,也该让某些人尝尝硬刀子的滋味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