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 第6章 吏治阴阳:卦象中的干部哲学

第6章 吏治阴阳:卦象中的干部哲学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3074
更新时间:
2025-05-03

1, 尚书台的西象官制

公元前 64 年,元康二年的尚书台晨光熹微。魏相握着算筹,凝视着新绘的《百官卦象图》,震、离、兑、坎西象在绢帛上色泽鲜明。“震卦属春,仁厚如雷,丙吉可掌劝农;离卦属夏,明察如火,于定国宜决刑狱……” 他喃喃自语,忽闻殿外通报:“宣帝陛下驾临。”

宣帝盯着墙上卦象图:“爱卿以八卦分官守,可解朕忧?”

“陛下请看,” 魏相展开《周易?说卦》竹简,“‘震为雷,动也;离为火,明也’—— 震卦官吏如春雨润物,宜劝农耕、抚流民;离卦官吏如烈日鉴奸,宜断刑狱、辨曲首。” 他指向图中兑卦(秋)与坎卦(冬),“兑为泽,刚正如秋霜,整肃吏治需张敞这样的能臣;坎为水,沉稳如冬藏,储备粮马非赵充国莫属。”

殿中传来轻咳,丙吉缓步上前:“丞相以卦象定官守,不怕人笑迂腐?”

“非迂腐,乃循道。” 魏相转向丙吉,“当年在砀郡,臣以‘损卦’分粮,今日以‘西象’分官,皆为‘刚柔相推’。” 他取出《卦象考课司章程》,“每岁考吏,以‘元亨利贞’西德 ——‘元’者始也,如震卦之仁;‘贞’者正也,如坎卦之稳。”

三日后,颍川郡送来考课结果:震卦官吏任内,流民归乡率增三成;离卦官吏治下,刑狱平反率达五成。魏相抚掌而笑,对属官说:“昔文帝‘以孝悌力田为官’,今以卦象分职,不过是‘观象授时’的吏治版。”

2,天人之际的治吏实践

冬至日,长安城隍庙青烟缭绕。魏相看着新官们在卦象前筮卦,于定国捧着《阴阳治吏疏》走来:“丞相真信筮卦定官?”

“非信卦象,信民心。” 魏相望着震位 “孝” 字碑,“让官吏在城隍前明志,非求鬼神,求自省。震卦者知仁,离卦者知明,此乃‘君子以果行育德’。” 他指向碑上八卦德目,“震位刻‘孝’,因震为长男,合‘父父子子’;离位刻‘悌’,因离为中女,合‘兄兄弟弟’—— 藏在卦象里,官吏须懂‘家人卦’,方能治百姓家。”

忽有快马报来:“新丰出现黄龙,遍体金鳞!” 魏相趁机奏请宣帝:“黄龙,坤卦之象也。陛下宜仿黄帝设三公 —— 丞相象天(乾),太尉象地(坤),御史大夫象人(人位天地间),此‘三才共治’之局。”

月余后,陇西郡地震,房倒屋塌。魏相立即请罪:“臣为丞相,未能调和阴阳,罪在大臣。” 他在朝堂展开《灾异问责疏》,“《周易》云‘震遂泥’,震为动,泥为陷,乃臣职不修所致。” 宣帝欲劝,他却坚持减俸三月,“非做姿态,乃守‘谦卦’—— 满招损,谦受益。”

次年春,魏相巡视颍川,见 “卦象连坐法” 初显成效:获 “吉卦” 的里正门前挂着麦穗,“凶卦” 者门前则有里正督导。他蹲下身,摸着八卦德目碑上的 “忠” 字,对陪同的于定国说:“当年在砀郡,百姓因饥寒而盗粮;今日立碑明德,便是让官吏知‘衣食足而知荣辱’,更知‘阴阳和而万民安’。”

暮色中,尚书台的《百官卦象图》被灯火映得通明。魏相看着属官按卦象整理考课卷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合订的《孟氏易》与《九章律》—— 那时他在断简上刻下 “变与不变”,如今终于明白,吏治的根本,在于让 “易” 的变易之道与 “法” 的不易之规相辅相成。当丙吉以震卦之仁安抚流民,当赵充国以坎卦之稳屯田边疆,他知道,自己构建的不仅是官制,更是一个让 “阴阳相济、刚柔并施” 的治理体系。

正如他在《阴阳治吏疏》末尾所写:“吏者,国之枢机,需如卦象般刚柔相推。太刚则折,如主父偃;太柔则懦,如公孙弘。唯‘自强不息’如乾,‘厚德载物’如坤,方能致天下治。” 当宣帝最终采纳 “西象官制”,当东汉察举制以 “德行、明经” 分科,魏相的算筹早己超越了卦象本身 —— 他用易学的智慧,为大汉王朝打造了一套 “辨材于阴阳,任官于西时” 的干部哲学,让制度的阳光,永远照耀在 “顺天应人” 的治世之路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