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 第7章 伦理重建:卦象中的社会秩序

第7章 伦理重建:卦象中的社会秩序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战略家:为万世开太平!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3030
更新时间:
2025-05-03

1,乡亭里的卦象教化

公元前 63 年,元康三年的颍川郡春寒料峭。魏相站在社庙前的八卦德目碑旁,看着乡民们陆续聚集,手中的算筹轻轻敲击着碑上的 “孝”“悌”“忠”“信” 西字 —— 震位刻 “孝”,离位刻 “悌”,这些嵌在八卦方位中的德目,是他耗半年时间设计的图谱。

“今日讲《家人卦》。” 魏相展开竹简,算筹指向卦象,“‘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不是说女子只能在家,是说一家人各安其位,如八卦各守其序。” 他望向人群中抱孩子的农妇,“大嫂每日操劳,是守‘巽卦’之顺;大哥耕田播种,是守‘震卦’之动 —— 一家和顺,便是‘地天泰’。”

台下有老者嘀咕:“丞相大人,咱不懂卦象,就知道打骂儿子要被里正罚。”

“大爷,” 魏相笑道,“您看这震位‘孝’字,震为长男,对应长子持家。若儿子打爹,便是‘震卦’失衡,如天雷无地承,能不遭灾?” 他指向远处的连坐碑,“一家获‘凶卦’,邻里连坐,不是苛法,是让大家知道‘唇亡齿寒’,如‘水火既济’,缺一不可。”

月余后,魏相微服走访,见某里正家门口挂着 “吉卦” 木牌,屋内传来朗朗读书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家人卦》说的就是咱老百姓的日子……” 他满意颔首,算筹在掌心划出 “家人利女贞” 的爻辞 —— 二十年前在砀郡目睹的 “子杀父” 惨状,终因这小小的卦象乡约,在颍川郡渐渐绝迹。

2,宗庙中的卦象祭祀

未央宫的太庙深处,魏相陪着宣帝审视新铸的五帝神像。东方青帝配震卦,南方赤帝配离卦,神像底座的八卦纹与殿顶的星象图遥相呼应。“春祭震卦,因震为东方,万物始生;夏祭离卦,因离为南方,火德正旺。” 他指着中央黄帝像,“坤卦属土,居中守正,正合陛下‘王者居中’的天道。”

宣帝凝视神像:“爱卿将卦象融入祭礼,是何深意?”

“欲正天下,先正宗庙;欲正宗庙,先正卦象。” 魏相展开《君臣卦象箴》,“君为‘乾’,需‘自强不息’,如天覆万物;臣为‘坤’,需‘厚德载物’,如地养万民。” 他指向殿外的 “黄龙现于新丰” 祥瑞图,“黄龙属坤,正应陛下‘以土德王天下’,此乃‘天地人三才’之应。”

秋分祭天,魏相亲自执礼,震位献青圭,离位献赤璋。当他看着诸侯们按卦象方位跪拜,忽然想起在砀郡合订《孟氏易》与《九章律》的夜晚 —— 那时他想的是 “变与不变”,如今却明白,真正的重建,是让天道入民心,让卦象化人伦。

战略本质的回响

三年后,魏相巡视颍川,见 “卦象连坐法” 使刑狱减少七成。某乡老跪呈酒壶:“大人,从前儿子打爹没人管,如今里正说这是‘震卦’失德,要连累全村 —— 大伙都怕丢了‘吉卦’,连吵架都少了。”

他抚着老人粗糙的手掌,算筹轻点石桌上的《家人卦》拓片:“不是怕丢卦,是怕失了人心。” 远处社庙传来童声诵读:“‘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声音混着麦香飘向远方,与宗庙的钟鼓之声遥相和鸣。

神爵三年,魏相病逝前,将《君臣卦象箴》手稿埋入砀郡祖坟。他知道,自己倡导的 “孝悌忠信” 己随卦象德目渗入大汉肌理,正如他在《疏》中所写:“者,国之卦象也。父父子子如震巽相孚,君君臣臣如乾坤定位,此‘保合太和’之境,非一日可成,却需一生以守。”

当东汉的察举制以 “德行”“孝廉” 取士,当后世帝王在祭天礼中沿用八卦方位,魏相的算筹早己超越了具体的卦象 —— 他用易学的丝线,将家庭与国家秩序编织成一张严密的网,让 “阴阳相济” 的智慧,不仅存在于庙堂之上,更扎根在乡亭之间。正如那矗立在颍川的八卦德目碑,虽历经风雨,“孝”“悌” 二字却愈发清晰 —— 那是一个战略家留给历史的密码,也是中华文明 “家国同构” 的最初注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