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策论撼未央,盐铁初鸣动九霄
一、白鹿算图
建元元年春,未央宫前殿九重阶下,三百儒生列如雁阵。
少府令郑当时捧出檀木匣,匣中鹿皮绘就的“三阶纵横图”徐徐展开——此乃高祖留侯张良所遗算学秘题,纵横各十九道,需填数使横纵斜皆合三十三之数。
“解此图者,擢为侍中。”珠帘后传来武帝初登基的稚嫩嗓音。满殿博士摇头叹息,唯有一布衣少年越众而出。桑弘羊拾起算筹,却不摆鹿皮图,反将三百六十根算筹撒向殿柱投影。日晷偏移间,筹影竟在地砖上连成星图!
“天市垣主商贾,紫微垣应帝星。”他指尖划过星位,“纵横图实为天象投影,请借晷针为引!”话音未落,晷针阴影恰刺中“角宿”位,少年疾书数字,鹿皮图瞬时贯通。帘后传来玉璧坠地声——武帝失手摔了祭天礼器。
二、盐策惊雷
当夜,少府密室青烟缭绕。
桑弘羊蘸盐粒在漆案上勾画:“河东盐池岁产二十万斛,若官营专卖,每斛加价百钱,岁入可补三成军费。”话音未落,暗处闪出大农令韩安国:“竖子狂妄!岂不知齐桓伐楚,管仲盐策害民?”
少年突然掀翻盐罐,白盐泻地成汉匈边界图。“今匈奴岁索绢十万匹,皆出自齐楚织户。”他掷出半块盐砖,砖上血渍斑斑——那是边关阵亡士卒衣甲所凝盐霜,“若不以盐铁养战,难道要再送十万女子和亲?”
暗门突开,武帝持染血马鞭闯入:“朕要的不是和亲的胭脂钱,是踏平龙城的铁骑!”
三、儒刀舌剑
三日后,石渠阁论战。
博士公孙弘挥动《周礼》简册:“古者山川不封,泽梁无禁,今欲专山海之利,是与民争锥刀之末!”满堂儒生击柷应和,柷声如雷。
桑弘羊解下腰间算带,铜钱相击声压过柷响:“诸位可知长安米价?”他突然报出精确到铢的数字,“盐铁私营时,一石粟换盐三升;若官营,可换五升!”掷出钱袋,袋中竟是掺沙的私盐,“此乃诸公门生所售‘仁义盐’!”
老儒辕固生颤手指向少年:“商贾之子,安知仁义?”桑弘羊反手扯开衣襟,露出胸前烙印——那是十三岁赈灾时,饥民所烙“奸商”印记。“弘羊若图私利,何不继承洛阳盐铺,偏要在此听腐儒空谈!”
西、侍中佩剑
月夜,兰台秘阁。
武帝以剑尖挑起侍中银印:“知道为何选你?”不等回答,剑锋忽指北方星空:“那颗晦暗的辰星是匈奴王庭,而你是朕的勾陈星——主锋镝,掌杀伐。”
桑弘羊抚过剑身错金铭文“盐铁”,突然割掌沥血:“此剑当饮匈奴血,而非斩商贾头。”鲜血滴入砚台,他挥毫写就《盐铁策》首章。窗外掠过黑影——御史大夫首不疑的密探,己记下“山海之利归朝廷”七字。
五、雒阳断义
旬日后,桑氏盐铺闭门谢客。
老仆跪捧桑垣绝笔信:“吾儿既佩王剑,勿归商门。”桑弘羊将家传卜商盘埋入院中,忽见盐堆无风自动,显出“族灭”卦象。他抓盐撒向北方:“桑氏盐脉从此尽归国库!”
盐粒落地时,千里外河东盐池骤起飓风,官盐船队尽覆。而这夜未央宫值夜的郎官们,都听见少年侍中房内算珠疾响,如铁骑踏破荒原。
(本章终)
下章预告
第三章《铁狱血账》:赴河东查盐案的桑弘羊,为何在铁官坊遇见目盲哑女?那批刻着神秘符文的匈奴铁箭,如何牵扯出少府内部的叛国暗流?而他在黄河决口处埋下的盐骨灰坛,又将引发怎样惊天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