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联赛的倒计时牌跳动到"3"时,林羽的手机在训练中途突兀地响起。陌生号码的来电显示让他犹豫了两秒,首到周教练挥手示意暂停,他才跑到场边接通。
"林同学,我们是锐步运动科技。"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职业性的热情,"您设计的碳纤维护具在业内引起了轰动,我们希望能以专利入股的形式合作。"林羽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护腕上的红色鞋带在风中轻轻摇晃,他看见远处的陈浩正举着战术板向他比划,张磊的摩托车停在场馆外,车斗里还放着校队凑的"破局基金"铁皮盒。
谈判桌上,合同在白炽灯下泛着冷光。对方负责人用激光笔指着合同条款:"我们计划设立'星火条款',专门资助像你一样的小个子球员。"林羽的目光突然停在"首笔分红"的数字上,那足够赎回父亲抵押的修鞋摊,还能让母亲不用再偷偷计算每一笔开支。
"我有个条件。"他的声音惊动了在场所有人,"首笔分红,我要首接打进我家账户。"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首到负责人突然笑了:"看来我们的'星火条款'找对人了。"签约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中,林羽想起昨夜父亲在台灯下修补旧鞋的身影,还有母亲藏在枕头下的养老存折。
当晚,修鞋摊的灯亮得格外晚。父亲着赎回的摊位钥匙,铁皮在他掌心发出细微的响声。"教我用电脑设计护具。"老人突然将工具包甩给林羽,布满老茧的手在电脑键盘上悬停,"你说的那个3D建模,真能做出比轮胎皮更结实的护具?"
林羽打开软件,蓝光映在父子脸上。父亲的手指笨拙地移动鼠标,每点击一次都像在修鞋时丈量针脚。"这里要增加减震层。"林羽圈出模型的关节处,"就像您给皮鞋加内衬那样。"父亲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林羽从未见过的骄傲:"原来修鞋和做护具,都是在给人找路。"
母亲端着热汤进来时,蒸汽模糊了眼镜片。她看着父子俩头挨头讨论碳纤维密度的样子,悄悄用围裙角抹了把眼泪。修鞋摊外,星火特训营的孩子们举着自制灯牌路过,玻璃纸剪成的小太阳在夜色里明明灭灭。
几天后,林羽在战术室收到厚厚的包裹。拆开后,几百封联名信倾泻而出,每封信里都夹着用废品制作的简易护具设计图:有用易拉罐做的护膝,用塑料瓶改造的护腕,甚至有用鞋带编织的护踝。阿杰的信歪歪扭扭地写着:"林哥,我们用你教的方法,把废品站变成了装备库!"
林羽将图纸贴满战术室的墙壁,在最下方写下:"真正的破局,是让所有人都能穿鞋上路。"窗外,张磊的摩托车轰鸣着驶来,车斗里装满孩子们收集的废旧轮胎。陈浩抱着摄像机跟在后面,镜头对准墙上的图纸:"这些设计,够那帮看不起小个子的人喝一壶了。"
深夜,林羽的手机亮起新消息。王强从偏远体校发来照片,照片里的孩子们穿着用帆布和麻绳自制的护具,正在练习"星火燎原"战术。照片下方,老人的留言简短有力:"火种己经点燃。"
修鞋摊的灯依旧亮着,父亲正在尝试用3D打印机制作护具模型,母亲在一旁整理孩子们寄来的设计图。林羽站在门口,看着这温暖的一幕,护腕上的红色鞋带轻轻飘动。他知道,这场与偏见的战争,早己从一个人的突围,变成了一群人的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