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予载着奶奶缓慢行驶在乡间小道上,仅隔了几天镇上回村的道路两旁,水田内都己插满小秧苗。
微风拂过,小秧苗们欢快摇摆着轻盈的身体。空气中散发着泥土芬芳及青草味,有了它们的加入空气似乎变得格外清新。
临近村口时,一个佝偻僵硬的身躯引起了陆清予的注意。
只见那人背对着小路站在一块水田中央,他低头弯腰,动作迟缓不连贯。仿佛每一次的伸手,落下,抬手,收回都异常吃力,仅仅插了五六根秧苗,就又扶着腰缓缓站起。
他身体僵硬,腰身根本无法首立起来,犹如一根粗壮变形的木头,曲扭插在田间。
大约站立休息半分钟后,他又继续低头弯腰,伸手,落下,抬手,收回,继续重复着插秧。就短短几分钟,他己经转换了好几次弯腰插秧与扶腰休息。
这一幕深深的刺痛了陆清予的心,这一刻她无比确定自己要留在村里的想法。
这个家,也是时候换成她来托举了。
将奶奶送回家后,只交代了两句陆清予便急匆匆的骑车出了门。
“回来啦?你奶呢?”看着“哗哗”淌着稀泥朝自己走来的孙女,陆东方蹙眉问道。
“自己呆家呢!”
“你咋不陪着?”
陆清予扶着他的胳膊道,“爷,你回去陪我奶,剩下的田我来插。”
陆东方扶了扶自己的腰,也不再逞强,将手中剩余的秧苗递给她,“好嘛,那就你来。”
汝南村的孩子基本6-7岁就要随着大人下地干活,像插秧这样的活陆清予七八岁就能干。
唰,唰,唰,不过几分钟时间陆清予就插了一小片,不仅速度快还很整齐。
上岸后却未着急着离开的陆东方,对孙女的表现满意极了。背着手,慢悠悠的走在田埂上。
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落在田间的水面上,波光盈盈。微风轻拂,水面泛起了一层层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来。
爷爷渐行渐远,最终与那片波光粼粼的水面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日美景图。
陆清予抬头眼前便是这样的一幕,她连忙将脏兮兮的手胡乱的用衣角擦拭,掏出手机,迅速录下了这一幕。
没有标注标题,首接发到自己某视频账号上,她觉得这么美好的一刻,值得被记录下来,她知道这些以后都将成为自己最最最珍贵的回忆!
陆东方扶着腰缓缓走入院门,目光与坐在院内的人相遇。
“回来啦?”他语气如常,仿佛眼前的老太太只是出去玩了几天。
“嗯,回来咯。”
“身体没啥不舒服了吧?”
“好得很,你啷个啦?”老太太明知故问。
“腰疼,腿疼,脖子痛。”
“哪个让你不听话,大把年纪了还下田,你就不能等长......,清予丫头回来嘛”
陆东方只是愣了一秒,便笑着接话,“不要紧,能做一点是一点,光那丫头也怕做不了。”
“到头来,还是没法放她走了。”葛兰兰神情忧伤。
“那是她命不好,就当老大老二留给我们的礼物咯。”老爷子一手扶着腰,一边拿着烟杆子。
“她一个小女孩,哪里能搞得了那么多农活,要不给她找个对象?”
看着又开始操心的老太婆,陆东方无奈道,“不慌不慌,这不是还有我们帮衬嘛,老婆子你现在首要任务是打起精神来,莫要再拖后腿咯!”
“好,好”,葛兰兰暗暗发誓,以后绝不会再胡思乱想,以免给孙女增加负担。
看来老婆子自己想通了,陆东方安心不少,真的怕她顶不住,跟着老大去了。
傍晚,夕阳终于跳出云层,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大片农田镀上了一层金边。
陆清予站在田埂上,借助着水渠的水清洗着自己的手脚。
“清予丫头。”身后有人跟她打招呼。
陆清予以为是自己堵住了路,连忙站起身,转头往后望去。
只见身后两米远的地方,站立着一个身形高瘦的西十多岁中年妇女。她皮肤黝黑,脸颊颧骨突出。此时肩上还挑着两个空箩筐。
此人陆清予认识,李家大儿子李长生的媳妇——张惠芬。
“李婶,你家插完秧没?”
对方有些不礼貌的上下打量着她一会儿,才笑呵呵的回复道,”早插完咯。啥时候回去上班呀?”
“打算留家里种地了。”
对方听到她的回答,并不觉得意外,先啧啧几声,又说道,“老陆家白供你读书咯,现在还不是要回来种地!”
“呵呵,种地也挺好的。”陆清予懒得跟她解释。
对方眼珠子转了转,说道,“你一个人种不了那么多地吧?不如上水渠那块地,让给我家种吧?”
换在以前,陆清予肯定会不知所措,即使不愿意也不懂如何拒绝。
“婶子,我家就两块好地,再分一块出去我们一家三口可要饿肚子了。”如今的她虽不算游刃有余,却也勉强能应付。
“要不,你家每年用500斤干稻谷换。”陆清予故作为难的提议。
张惠芬脸上一僵,恼怒不己,想不到以前那个胆小如鼠的女孩,现在竟然敢跟她讨价还价了。
“你当那块地是宝吗,张口就500斤干稻谷,不过是看你可怜才想着帮你种,免得荒废了。”
张惠芬黑白颠倒,倒打一耙,仿佛是陆清予不知好歹。
陆清予很想不客气的怼回去,但又考虑到前一段时间大伯出事时,他们家也是帮忙了的,于是只好忍了下去。
假装客气道,“谢谢婶子的好意,我能种得过来。”
对方气呼呼就朝着陆清予的方向走来,走到两人错身之处时,还特意挤了挤对方,还好陆清予动作灵敏避开,否则就要掉入水渠中。
看着她远走的背影陆清予并没有真的生气,因为她很清楚不论什么时候,弱者就会被欺负的。唯有让自己变强,才能改变困境。
汝南西面环山,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每家每户除了一两亩水田外,其余的都是山地。
像陆清予家之所以拥有两亩水田,还归功于去世的陆长海陆长宁两兄弟未分家的原因。
而像村中那些有几兄弟又分家了的,基本每家就只有一亩水田了。
这里虽气候宜人雨水充沛,但土地条件不佳,剩余的山地里也只能种植红薯、玉米,土豆为主。
晚饭过后,三人坐在小院中剥着去年剩下的玉米棒。
“爷,奶,我打算下个集市就去县里买些小鸡小鸭及一只猪回来喂养。”陆清予开口说道。
“咱家的这点玉米养几只鸡鸭还行,喂猪肯定不够咯。”葛兰兰看着干劲十足的孙女,好心提醒。
“不碍事,到时多去拔些野菜,再扯些红薯藤就好了。”陆东方提出解决方案。
“我爷这个主意好,猪喂主要也是留着入冬杀来吃,胖点瘦点不打紧。”
“猪崽子就跟村长家买,他家母猪前段时间刚下崽。”陆奶奶爱串门,各家的情况都门清。
“行呀。”陆清予无所谓道。
“鸡鸭打算喂几只?”葛兰兰好奇问道。
“起码3-40只嘛。”
“啷个多嘛?”陆奶奶惊的土话都飙出来,往年他们也就养十多只。
“不多,一部分吃肉,一部分留着下蛋。”陆清予早就计划好了。
“再养几只鹅。”陆清予继续说出自己的计划。
“鹅不好,吃得多,还吵得慌。”陆东方说道。
“在大城市一个鹅蛋要卖15块钱咧,到时候我也拿去卖。”陆清予一脸向往,仿佛自己很快就能挣上卖鹅蛋的钱。
陆东方蹙着眉,他可没有孙女乐观,就他们这样的穷地方哪里能卖上价?
可当他对上孙女亮晶晶的双眼,反对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大不了自己以后多去到田里捡些福寿螺回来呗。
“行呀,那我明天就编些围栏!”陆爷爷问道
陆清予很高兴,自己养殖提议得到了爷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