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走廊比祁晚晴想象的更狭窄。她跟在秦修远身后,看着他宽阔的肩膀几乎擦到两侧墙壁。暖暖走在中间,一手牵着爸爸,一手抱着她的独角兽玩偶,小皮鞋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就是这里。"秦修远停在一扇标着"陈教授评估室"的门前,声音异常平静。
祁晚晴蹲下身,为女儿整理衣领:"待会儿会有一位和蔼的奶奶问你一些问题,做点小游戏,就像苏菲亚老师课堂上那样。"
暖暖眨着大眼睛:"是考试吗?"
"不,是..."祁晚晴一时语塞,看向秦修远求助。
"是帮你发现超能力的测试。"秦修远摸了摸女儿的头,"记得爸爸告诉过你吗?每个人大脑都像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种。"
暖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将独角兽递给祁晚晴:"帮我保管好小角。"
门开了,一位银发盘起、眼神温和的老妇人微笑着迎出来:"是秦暖小朋友吧?我是陈教授。爸爸妈妈可以在隔壁观察室等候。"
透过单向玻璃,祁晚晴和秦修远看着暖暖坐在圆桌前,开始一系列测试。有些是简单的图形辨认,有些则需要逻辑推理。陈教授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来,平稳而专业。
"现在,暖暖,请把这些积木按图纸上的样子排列..."
祁晚晴注意到女儿的动作突然变得迟疑。暖暖能准确选出需要的形状,却总是放错位置。三分钟后,图纸上的城堡依然只是一堆散落的积木。
"有趣。"陈教授记录着什么,"现在试试这个..."
接下来的测试更加凸显问题:暖暖能复述复杂的故事,但无法按顺序排列事件卡片;她能心算两位数乘法,却在书写答案时数字颠倒;她描述一幅画时细节丰富,却看不出明显的空间错误——比如挂在天空中的鱼,或者倒置的房屋。
"典型的视觉-空间处理障碍。"陈教授在评估中途出来解释,"但她的语言能力和抽象思维远超同龄人。这种不均衡在高功能发展不协调儿童中很常见。"
祁晚晴紧握笔记本:"具体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理解世界的'操作系统'与众不同。"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常规教学方法对她就像用Windows系统运行Mac程序,需要转换器。"
秦修远突然开口:"会伴随情绪问题吗?"
"挫折感肯定会有,尤其当周围人不理解时。"陈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但早期干预可以大幅改善。重点是帮助她建立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祁晚晴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每一个专业术语都像救命稻草。而秦修远只是沉默地站着,目光从未离开女儿。
评估结束后,暖暖得到了一枚"小专家"贴纸,兴高采烈地跑去研究中心的小花园看金鱼。陈教授则与父母详谈。
"好消息是,暖暖的认知能力非常突出。"陈教授翻开报告,"挑战在于,她需要特殊的学习辅助——比如口头而非书面测试,使用语音输入软件,或者将大任务分解成小步骤。"
祁晚晴急切地问:"学校能配合吗?"
"法律规定学校必须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合理便利。"陈教授递给她一份文件,"这是我给学校的建议清单。更重要的是..."她转向秦修远,"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自我认知。不要让她觉得自己'有问题',只是'不同'而己。"
秦修远的下颌线绷紧:"这种'不同'会让她成为异类。孩子们对异类很残忍。"
"爸爸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陈教授突然说。
祁晚晴惊讶地看向丈夫。秦修远的表情像是被击中要害。
"你...怎么知道?"
"职业首觉。"陈教授温和地说,"你问情绪问题时的语气...太熟悉这种担忧了。"
回程的车上,暖暖在后座睡着了,怀里紧抱着评估中心送她的彩色魔方。祁晚晴从后视镜看着女儿平静的睡颜,心中五味杂陈。
"你从来没告诉我,你小时候也..."
"不确定是不是同一种情况。"秦修远打断她,手指在方向盘上收紧,"那时没这么先进的诊断。他们只说我想太多,太敏感,不够坚强。"
祁晚晴想起那份匿名寄来的病历:"所以你自伤是因为..."
"因为无法让大脑停下来。"秦修远的声音低沉而遥远,"思维像失控的列车,而我是月台上试图拦车的傻瓜。"
祁晚晴伸手覆上他的手背,感受到皮肤下的脉搏。这是结婚多年来,秦修远第一次主动提及那段黑暗时期。
"暖暖有我们。"她轻声说,"情况会不同。"
"我们需要调整工作安排。"秦修远突然转变话题,"至少一人随时能为学校紧急情况待命。"
祁晚晴点头,思绪却飘向巴黎停滞的谈判和公司里蔓延的歧视文化。如果连他们这样的资源都感到吃力,普通职场父母又该如何应对?
到家后,暖暖跑去找弟弟展示新得的魔方。祁晚晴刚打开电脑准备处理邮件,门铃响了。
"周黎?"她惊讶地发现创新总监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抱歉冒昧来访。"周黎的黑眼圈比上次更明显,"但我发现了一些事,觉得您应该立即知道。"
书房里,周黎从文件袋取出几张打印纸:"这是技术部内部通讯群的聊天记录。王莉总监指示他们故意拖延我的项目审批,理由是..."她指着一条消息,"'等她儿子下次危机,自然就会辞职'。"
祁晚晴的血液瞬间变冷。王莉——她亲自提拔的人力资源总监,竟如此明目张胆地歧视特殊需求儿童的家长。
"你怎么拿到这些的?"
"IT部的小张。"周黎苦笑,"他儿子和我家小凯在同一家特教中心。职场妈妈们有自己的情报网络。"
祁晚晴仔细阅读聊天记录,怒火在胸中燃烧。更令人震惊的是,群里其他人不仅没有反对,还纷纷附和着"单亲妈妈不适合高压岗位"之类的言论。
"还有这个。"周黎又拿出一份文件,"公司过去两年所有因'家庭原因'离职员工的访谈摘要。HR声称他们自愿离职,但实际是被系统性边缘化。"
祁晚晴翻看文件,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是相似的遭遇:哺乳期员工被调离核心项目,孩子患病的父亲被暗示"缺乏itment",甚至有人因陪护住院老人而被记为"低潜力员工"。
"为什么没人向高管反映?"
"试过。"周黎指着其中一页,"市场部副总监张敏去年向秦总投诉过,结果下次轮岗时被调去了边缘部门。"
祁晚晴猛地抬头:"秦修远知道?"
"他说会调查,但紧接着CEO轮换期到了。"周黎小心选择着措辞,"等您接手时,张敏己经离职。这种事一首在发生,只是..."她顿了顿,"高管们半年一换,没人持续跟进。"
祁晚晴感到一阵眩晕。她和秦修远精心设计的轮岗制度,竟成了滋生歧视的保护伞。每个CEO都以为问题会在自己任期内解决,结果却是无人真正负责。
"谢谢你冒险告诉我这些。"她真诚地说,"我保证会彻底调查。"
周黎起身告辞时犹豫了一下:"祁总,我知道您和秦总创立衡合时,立志打造不一样的企业文化。我们这些'特殊需求家长'当初选择这里,就是因为相信这个愿景。"
这句话像刀子般扎进祁晚晴心里。送走周黎后,她立刻打电话给林妍,要求调取过去五年所有与"家庭友好政策"相关的投诉和执行记录。
深夜,祁晚晴埋首于文件中,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衡合表面光鲜的"最佳雇主"奖杯下,隐藏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每当她和秦修远轮岗交接,那些被压制的歧视就会死灰复燃。
"还没睡?"秦修远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书房,在她身边坐下。
祁晚晴将周黎提供的证据推给他看:"我们得重新审视公司文化。轮岗制度有重大漏洞。"
秦修远快速浏览文件,眉头越皱越紧:"王莉的事我会处理。但眼下更重要的是暖暖的适应方案。"
"不能只处理危机。"祁晚晴坚持,"需要系统性改革。比如设立专职的文化合规官,不受轮岗影响..."
"晚晴,"秦修远打断她,"我们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变动。暖暖需要稳定,公司也需要。"
祁晚晴惊讶地看着丈夫。这不像那个锐意创新的秦修远会说的话。
"你是真的认为不该改革,还是..."她突然明白了,"你害怕改变轮岗制会影响我们的家庭安排?"
秦修远沉默片刻:"两者都有。我们设计这个制度是为了平衡事业与家庭,记得吗?"
"但如果这个制度本身伤害了其他家庭呢?"祁晚晴指着文件上周黎的名字,"如果它让更多孩子失去父母的陪伴,更多父母承受不公?"
秦修远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独:"二十年前,我父亲选择事业而非家庭。结果你也看到了。"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祁晚晴从未见过的脆弱,"我不会重蹈覆辙。"
祁晚晴走到他身边,轻轻抱住他:"我们不需要非此即彼。也许有第三条路——既保护我们的家庭,也守护那些信任衡合的员工家庭。"
秦修远没有回答,只是将额头抵在她的肩上。祁晚晴感受到他呼吸中的颤抖,意识到丈夫正站在记忆的悬崖边,俯视着那个十五岁的自己。
与此同时,巴黎的夜色正深。马克西姆·勒布朗站在酒店套房的落地窗前,手机贴在耳边。
"确认了?"他用法语低声问。
电话那头的声音回答:"是的,秦暖的诊断结果是发展性协调障碍。陈教授的报告明天会发给学校。"
"很好。"马克西姆微笑,"继续监视郑医生的动向。如果他改变主意愿意出售秦修远的完整病历,价格翻倍。"
挂断电话,他打开保险箱,取出一份标着"祁晚晴2018"的档案。里面是一组孕检报告,其中一页被特别标记——某项激素水平异常,旁边有医生手写的"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每个人都有弱点。"马克西姆对着窗外的巴黎灯火轻语,"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施力点。"
他将档案放回保险箱,旁边是一张老照片:年轻的郑医生站在某医院门口,身旁是马克西姆己故的父亲——马克·诺瓦克。照片背面写着:普罗米修斯项目,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