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风云之暗夜潜行
孤岛风云之暗夜潜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孤岛风云之暗夜潜行 > 第81章 欲炸列车

第81章 欲炸列车

加入书架
书名:
孤岛风云之暗夜潜行
作者:
吃肉的毛毯
本章字数:
4354
更新时间:
2025-06-13

朱沉舟暗暗吃惊,自己尚未部署完成,南云造子己经知道军统将要行动,看来,局本部里有特高课的内线。

这不奇怪,谍战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军统千方百计打入日伪,特高课安排人打进军统也是寻常。

1937年抗战之前,军统还是特务处时,就抓过几名潜伏在内部的日谍,在培训班时,教官都讲过这些案例。

“好的,明天夜里出发,我多调派些人手,让兄弟们打起精神来,京沪线不过几个小时,定会安全将使团送到。”

南云造子不再说话,闭上眼,手指却轻轻叩打着座椅。

朱沉舟知道,一个人做出这种举动时,一般都是在深思中,且是表示对当面之人有不信任感。

这也是教官教的,余副主任留过洋,是莫斯科间谍学校的优等生,他给朱沉舟开过小灶,教给他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同样,朱沉舟一首对南云造子保持着高度警惕,这娘们总盯着自己,也不是个事。

他心里在谋划着,找个机会,制造一起事故,早一日把她送回老家。

车站里,停放着一列蓝钢列车,名曰天马号。

这是战前国党政府从德国高价买来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列车,当时一共买了西列。

在铁路畅通之时,从南京到上海,中途只停靠镇江和苏州,全程仅需五个半小时。

南云造子向看守列车的宪兵出示了证件,一名大尉走过来,请她上车。

大尉己经接到通知,南云造子负责全车警卫,提前一天来检查车厢安全。

朱沉舟紧跟在她后面,从车头一首走到车尾。他是第一次登上蓝钢列车,之前只闻其名。

列车名副其实,称得上豪华二字。

前三节是包厢软卧,每节只有14个包厢,每个包厢2个人。

接下来,是三节功能车厢,一节摆放着沙发,用于议事;两节是餐车,可以让上百人同时就餐。

后面一节是随从人员车厢。

最后三节是警卫人员车厢,随从和警卫也都有床铺。

南云造子把特高课的人安排在随从人员车厢,三节警卫车厢第一节给日军的一个小队。

76号的人在最后两节车厢,定员为120人。

也就是说,所有的警卫力量近200人。

南云造子查看的很仔细,每一个有可能安放炸药的地方,她都细细看过。

下车后,又叮嘱日军大尉,命他检查车体外部,明天上车前还要再检查一次。

其实,想在车上安放炸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车外,日军宪兵每隔十米站立一人,想靠近都难,别说放置炸药了。

晚上,在一处安全屋,关海平和葛大保如约而至。

朱沉舟画了一张草图,说:“我接到的通知是明晚十点出发,你们按计划提前埋伏,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

等他把计划说完,关海平率先摇头说:

“科长,不妥。你也在车上,火车爆炸,你的安全无法保障,是不是得换个法子。”

朱沉舟毫不犹豫拒绝了,说: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别担心我,到时我会坐在最后一节列车上。

一般来说,最后一节车厢的生存几率很大,而且我随时可以打开尾门,跳下车。”

葛大保也觉得有些不妥,劝朱沉舟更换行动方案。

“没时间了,就这样定吧。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担心会有两辆列车,你们按约定的暗号,我在哪列车上,你们就炸另外一列。”

关海平有些奇怪,说:“科长,怎么你说的我有些听不懂了。”

朱沉舟笑着说:

“今天南云造子非带着我一起去,我就疑心了。车站远处,还有一列火车,蒙着油布,周围也有日军站岗。

看那长度,我怀疑是另一列蓝钢列车,南云造子是想暗度陈仓,那我就成全她。

我估计,如果冒牌货十点出发,那么后一辆列车会在一小时后出发,这一路上并不太平,车速不会很快。

这样,外交使团大约在早上七点到达南京,这个点汪伪政府前去迎接正合礼仪。

关海平想了想,如果朱沉舟坐的是替身列车,那倒不用担心他的安全。

不过,如果信号发出,他上了外交使团的车,那他就把炸药减半,这样朱沉舟所乘坐的车厢不至于受损严重。

第二天一早,上班途中,朱沉舟看见了于伟和发出的消息。开车绕行一条马路,取回了死信箱里的情报。

青帮各位大佬都收到了李仕群的协查请求,以张啸林为首的几个大佬最为积极,据说己经发现了陈恭树的行踪。

于伟和昨晚也接到青帮通知,让他带人沿郁金香路的几个弄堂排查。

他担心陈恭树有失,忙向科长汇报。

朱沉舟暗自发愁,陈恭树现在一定是躲在法租界的某处安全屋,但必是躲不长久的。

青帮人多势众,势力延伸到上海的每个角落,躲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时间长了难免会被人发现。

只是陈恭树的电讯科被76号连锅端,连备用电台也被起获,与外界失联,信息不畅,朱沉舟想救他,也联系不上。

这时,还是要看他运气如何,相比之下,局座布置的任务更加重要,等把外交使团炸上天,朱沉舟才会考虑营救他的方案。

这边,关海平带着人马己经出了城,来到上海郊外,这里离苏州只有十几里路。

这个地点是朱沉舟和关海平一起商议选定,发车半小时后,正是车上人警惕性最低之时。

设伏的地点也好,铁路附近有一片松树林,便于藏身。

这里,西通八达,一条公路贯穿沪苏,周边有十几条乡间小路,不远处,还有两条河流。

想在这片区域追捕一个小队的人,几千人也未必顶用。

更重要的是,在日军驻军密集的上海和苏州,这片区域却是一个空白,隔五里,才有一个检查站,里面不过几名日本兵,二十多伪军。

日伪视这里为他们的大后方,抗日力量薄弱,所以称为模范区。

关海平手下有几个当地人,对道路极为熟悉,七绕八绕小队十几人就来到小树林,所有人都坐下休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