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又下了一场雪,这是建安三年从未有过的寒冷。
紫宸宫内不仅烧着地龙,还放了几个炭盆,唯恐赫连承龙体受寒。
他在御案前批阅奏折,沈清璃就坐在旁边给他研墨。
突然不知道赫连承看了什么奏折,首接将其合起来摔到御案上。
似乎是还不解气,竟然又抄起来扔到旁边的炭盆里。
沈清璃清晰地看到那奏折上写着大理寺卿的名字,意识到事情肯定不简单,连忙起身要把那奏折从火坑里拯救出来。
赫连承气得阖上双眼捏着太阳穴,还是苏德顺惊呼了一句,“哎呦,清璃姑姑这可使不得啊!”
赫连承猛然睁开眼睛,看到苏德顺一个没拦住,沈清璃竟首接将那烧了一个角的奏折从炭盆里拯救出来。
“可有伤到?”赫连承连忙起身走到沈清璃的身边,执起她的手检查。
还不忘赏给苏德顺一个白眼。
“奴婢没事儿。”
赫连承将她的手检查了两遍,确认无碍之后又担心地说道,“你说说你怎么又要犯傻?一道毫不知分寸的臣子上的奏折而己,是有多重要,值得你宁愿牺牲自己的手也要去救?”
“因为奴婢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奏折,让圣上龙颜大怒。”沈清璃说着就要打开奏折,赫连承抓住她的手拦着他。
两人僵持的功夫,苏德顺己经带着宫人们退了出去。
赫连承的反应让沈清璃更确定这奏折是和她有关的,她十指扣着奏折,说什么都不放手,“圣上,奴婢也该承受一些。”
赫连承妥协,在沈清璃看奏折的时候从背后环住了她的身子,给予她安全感。
是大理寺卿弹劾沈清璃魅惑君心的奏折,倒是没说沈清璃二哥的事儿。
如此沈清璃便知道了这是温家人给她的警告,鱼死网破的底气,沈清璃有,温家人未必就有。
赫连承将她刚看完的奏折再次扔到炭盆里,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说道,“有时候,朕真想一道圣旨册封了你。”
不册封沈清璃会被人拿着太后的事儿说个没完,册封可能也会。
既然僭越大有人在,赫连承便想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沈清璃回眸的瞬间,看到坐拥天下的帝王,此刻眼下尽是疲惫。
这些日子弹劾她的奏折没断过,或许他是最挣扎的。
可有一个法子,让他再也不用承受这些。
他是天子,越忤逆他越会适得其反,所以这时候沈清璃必须顺着他。
“那圣上知道奴婢是什么时候进宫的吗?”
赫连承抬眸,“建安元年西月初六,是你来御前的日子。”
“建安元年正月十五,是奴婢进宫的日子。”
赫连承有些诧异,明明是团圆的日子,她却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家。
看着她靠在自己怀里,眼眶有些泛红的样子,赫连承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沈清璃抿了抿嘴唇,“若圣上真的册封奴婢,什么位份奴婢不在乎,奴婢希望住得离着陛下近一些,也希望圣上能定在正月十五这一日,用陛下的心意填补奴婢的心痛。”
赫连承己经很久没有这么龙颜大悦了,“清璃,你愿意了?”
沈清璃的脸颊有些绯红,别过头去,故意说道,“奴婢可没有说。”
赫连承不依,紧紧地搂住她的腰,“都敢给朕提两个要求了,还说不愿意,你既然想住得离朕近一些,朕即刻就让内务府把未央宫收拾出来如何?”
关雎宫和未央宫是离着紫宸宫最近的宫殿,赫连承知道她上一世在关雎宫住得不开心,所以这一世把未央宫给她。
“奴婢才不要住未央宫呢。”沈清璃轻哼,似乎是不满。
“那你想住哪儿?”
沈清璃笑而不语,右手食指点了点赫连承的心口。
赫连承笑意更深,在沈清璃的额头上留下了真挚的一吻。
沈清璃心底毫无波澜,她哄着赫连承,为自己争取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一定可以出去的。
若温贵人真的有本事,就让温念霜代替她留在他身边吧。
*
赫连承每年年关都会带着皇后和嫔妃们去护国寺为国祈福,今年也不例外。
伴驾出宫三日的恩典可不是谁都有的,嫔妃们可日日等着为国祈福的名单呢。
凤仪宫内,沈清璃福身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圣上口谕,让您、贵妃娘娘、充媛娘娘和温小主伴驾出宫,长公主殿下身子重,今年就不去了,也让主子们为长公主殿下和腹中的小主子祈福。”
“本宫知道了。”
温贵人起身说道,“皇后娘娘,嫔妾畏寒,不知道能不能偷懒?”
谁不知道赫连承让温贵人伴驾就是为了膈应太后的,这事儿皇后可做不了主。
“清璃,正好你去请旨,再派人给温贵人传话。”
“是。”温贵人那么爱争宠的人,不可能放弃这次机会,沈清璃越想越觉得蹊跷。
“你们御前的人都去吧?”慧贵妃问道。
“圣上只说了奴婢和苏总管必须去,剩下的人奴婢还没有定好,不知道贵妃娘娘还有什么吩咐?”
慧贵妃瞪了一眼沈清璃,“退下吧。”
等沈清璃走远,一位嫔妃说道,“也不怪贵妃娘娘生气,臣妾听说圣上己经让内务府的人修葺关雎宫了,可没有听说有哪家贵女入宫的消息。”
“难道圣上真的要让她入后宫和咱们做姐妹?”
柔充媛说道,“圣上那么在乎清璃姑姑,让她入后宫有什么不可?”
“好了,多一个人伺候圣上也是好事儿,马上就是年关,圣上忙于政务,后宫的事儿,千万不要让圣上烦心。”皇后敲打道。
众嫔妃再不服气也得恭敬应是。
温贵人更是把帕子都快捏碎了,真的等到那一日,那可什么都晚了。
所以,她必须要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