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顺手大枪与单信慌不择路,竟往邻邦南蛮国逃窜。蒋伯芳怒目圆睁,望着镔铁盘龙棍重重砸在秘道石门上,“当”的巨响震得碎石簌簌而落,他恨声骂道:“两个腌臜泼才,看你们能跑去哪里!” 说罢,提棍便要追,却被手下弟兄拦住:“蒋爷,前边就是南蛮地界,咱对那儿地形不熟,贸贸然过去,怕中了圈套!”
蒋伯芳猛地收势,铁棍戳在地上,溅起尘土。他胸脯剧烈起伏,额角青筋首跳,咬着牙道:“难道就眼睁睁看他们逃出大清?这口气,我咽不下!” 身旁弟兄们也都气闷,却无计可施。蒋伯芳望着南蛮方向,眼神似要燃起火来,忽的转身,大步流星往京城赶去,他要面见乾隆,讨个章程。
进了京城,蒋伯芳首奔皇宫。宫门值守见是他,不敢阻拦,一路通传。乾隆听闻蒋伯芳求见,心知必是为追凶之事,忙宣他进殿。
蒋伯芳跪地行礼,将前因后果急急禀明,末了拱手道:“皇上,那两个逆贼逃去南蛮,若不追回,大清颜面何存?臣愿领命,哪怕闯南蛮龙潭虎穴,也得把人带回来!” 乾隆一拍龙案,怒喝道:“大胆南蛮,竟敢收留我大清要犯!只是……” 他眉头微皱,“南蛮地形复杂,国情与我大清不同,若贸然派兵,恐生事端,坏了两国邦交。”
蒋伯芳急得额上冒火,膝行两步道:“皇上,臣不要大军,只需召集江湖侠义,以民间名义去南蛮追凶!他们若敢阻拦,便是与天下侠义为敌,咱占着理,行事也灵活!” 乾隆捻着胡须,思忖片刻,缓缓点头:“蒋爱卿所言有理。江湖侠义,本就爱管不平之事,你且去召集上三门众人,务必隐秘行事,莫要授人以柄。” 蒋伯芳忙磕头谢恩,领了口谕,转身便出了皇宫。
出了宫,蒋伯芳首奔上三门总舵。一路上,他心里急如星火,只盼着弟兄们能速速聚齐。到了总舵,守门弟子见是蒋伯芳,忙不迭通报。不多时,夏侯仁、白一子等几位当家的迎了出来。
蒋伯芳也不客套,把事儿一说,夏侯仁一拍桌子:“好个顺手大枪,竟敢逃去南蛮!蒋兄弟,咱上三门怕过谁?这事儿,咱管定了!” 白一子性如烈火,早摩拳擦掌:“走!这就去南蛮,把那两个兔崽子揪回来,看南蛮谁敢拦!” 蒋伯芳按住他肩膀,沉声道:“白兄弟,别急。南蛮地形咱不熟,得先探探路,摸清那两个逆贼的落脚处,再寻机行事。”
当下,众人商议停当,选了几个机灵的弟兄,扮作商队、猎户,先行往南蛮探查。蒋伯芳则留在总舵,一面整顿装备,一面联络江湖上相熟的侠义,只等消息一到,便起兵发南蛮。
且说那几个探查的弟兄,出了大清,一路小心翼翼往南蛮走。南蛮地界,山高林密,村寨错落,言语习俗与大清大不相同。他们不敢露出行踪,白日里躲在山林,夜里摸黑赶路,逢着村落,远远绕开,生怕惹出麻烦。
这日,行至一处山谷,忽听得前边有动静。众人隐在树后,偷眼观瞧,竟是几个南蛮猎户,扛着猎物说笑而来。为首的猎户生得虎背熊腰,见有人影,大喝一声:“什么人?出来!” 探查的弟兄无奈,只好现身,赔笑道:“几位大哥,我们是过路的商人,迷路了,不知这是哪处地界?” 那猎户上下打量他们,见不像歹人,便指了指前方:“往前二十里,有个小镇,你们去那儿寻路吧。” 又叮嘱,“这山里有瘴气,还有劫道的,小心些。” 弟兄们谢过,待猎户走远,才又启程。
好不容易到了小镇,找了家小客栈住下。夜里,他们听见邻屋有人谈论,说近来山寨里来了两个汉人,本事不小,跟着山寨头领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弟兄们心中一动,料想是顺手大枪和单信,忙细细打探,得知那山寨在小镇西北方向,占着险要地势,易守难攻。
弟兄们不敢耽搁,连夜回禀蒋伯芳。蒋伯芳听了,拍案而起:“好!总算有了消息。” 当下召集众人,分发兵刃,又细细商议计策:“那山寨地势险要,硬攻难成。咱明晚二更,分作三路,一路由夏侯仁兄弟带领,从后山攀崖而上,袭扰寨后;一路我与白一子兄弟在前,佯攻正门,引贼出来;还有一路,寻那山寨薄弱处,截断他们退路。务必一举擒贼!” 众人齐声应和,摩拳擦掌,只待天黑,便要奔赴南蛮山寨,与那顺手大枪、单信,做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