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林家母女从郡主府回到家中,没过多久便听丫鬟禀报说,角门处有个自称晴雯的姑娘,求见太太。
“那姑娘模样很是可怜,像是吃了不少苦头。”那丫鬟想到晴雯的样子,忍不住有几分同情。
贾敏对晴雯倒有些印象,实在因为这个丫头的容貌太过出挑,一看就是贾母为贾宝玉准备的房里人。
不过秦嬷嬷特意告诉贾敏,晴雯和袭人她们不同,是个自尊自爱的姑娘。
贾敏猜测,或许是王夫人容不下晴雯,把人赶出了府。
她不想让黛玉和贾宝玉的丫鬟扯上关系,对女儿笑道:“玉儿累了吧?先回去歇着。”
黛玉便知贾敏的意思,行礼出去了,她今儿玩得尽兴,的确有些疲倦。
贾敏这才命人把晴雯带过来。
晴雯一见贾敏就跪地哭道:“求姑太太救命!”
她两颊泛着病态的红晕,声音干涩嘶哑。
贾敏唬了一跳,连忙命人把她扶到矮榻上坐下,又让穗欢去叫雪雁。
“多谢姑太太……”晴雯的眼泪唰地涌了出来,久违的温暖关切让她暂且忘记了身份礼数。
到底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贾敏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不禁怜惜地道:“有什么话等你养好了病再说不迟。”
一时,雪雁过来了,贾敏连忙吩咐她给晴雯瞧瞧。
这几年家里的丫鬟婆子生了小病,都是雪雁诊治的,她当下也不多话,很快替晴雯把了脉、开了药方。
贾敏将晴雯安置在二等丫鬟的住处,派了一个小丫头照料她用饭吃药。
次日,晴雯再度求见。向贾敏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王夫人叫她表哥多浑虫、表嫂灯姑娘给她随意配个小厮,那二人却又想着,晴雯貌美伶俐,说不定可以多换些钱财。
故而在贾府的下人中挑了一个出价最高的,打算把晴雯卖给那人。
晴雯无意间听得此事,气得破口大骂,她兄嫂反倒洋洋得意,只劝她认命罢了。
她偏不肯认,撒泼大闹了一场,被兄嫂锁在了房内。
晴雯的一颗心早拴在了贾宝玉身上,苦等他来相救,谁知过了许多日,她病得头晕眼花,仍不见贾宝玉的人影。
她失望不己,情知捱不过这一遭了,却又不甘心含冤而死。
王夫人说她是狐狸精,勾引贾宝玉,她不服,若她就此死了,让旁人定然都当她如王夫人所说一般,不知廉耻,有谁会信她本是清清白白的姑娘?
趁着多浑虫不在家、灯姑娘去串门子的机会,晴雯用银簪子撬开了门锁,偷偷跑了出去。
她无处可去,在外面冻了半夜,病情愈发严重。不得己,晴雯褪下了手腕上的银镯子,去医馆求医。
所幸遇到了一位心善的老大夫,收留她在医馆住了几日。
晴雯的身契仍在贾府,她担心多浑虫禀告王夫人她私自出逃的事,日夜寝食难安,身子好的极慢。
那日她上街打听贾府的消息,却意外瞧见林家的马车出行,不禁心中一动。
晴雯远远地见过贾敏两三次,又听其他人议论:姑太太性子利害,派头大,又是老太太最疼爱的女儿,连太太都不敢得罪她。
若说还有谁能救她脱离贾府,也只有姑太太了!
晴雯当即回到医馆,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留给了老大夫。
然后藏在林府所在的街角,看到林家的马车驶入大门,就深吸口气,跑去角门求见。
听了晴雯的一番话,贾敏又怜又愧。
怜惜她被人污蔑、吃了许多苦头。
愧疚于晴雯的遭遇也算是由她而起,若非她揭露贾宝玉的丑事,晴雯也不会这么早就受到牵连,九死一生。
“你的身契我会想法子要过来的。”贾敏温和地对晴雯说道,“你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晴雯只想离开贾府,她怕极了王夫人,而那府里如今正是王夫人说了算。
她哭道:“奴婢无家可归,求姑太太收留,奴婢会做些针线活,还算手巧……”
她着急的说着自己的长处,深怕贾敏不愿留下她,那她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贾敏知晓她绣工极为出色,柔声笑道:“你先养好身子,再去针线上做活吧。”
晴雯千恩万谢地应了。
贾敏思索半晌,才拿定了主意。
晴雯是贾母的丫鬟,虽然给了贾宝玉,身契仍在贾母那里。
贾敏自然可以上门讨要,贾母不会舍不得给她。
她担心的是,倘若此事被贾宝玉知道了,将来会给林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贾宝玉喜欢和狐朋狗友们吃酒玩乐,前世就因酒后忘形,把家里姑娘们的诗词拿给外男看了。
如果他知道晴雯在林家,难保不会嚷着要来看望,势必会引得王夫人心中不虞,届时她只要放出风声,说晴雯是因为心术不正被赶出府的。旁人会如何看待林家?
因而贾敏将此事拜托给了她最信任、身份也合适的嘉悦郡主。
两人情同姐妹,嘉悦郡主又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当下就对前来送信的华秀说:“回去告诉你家太太,这事儿交给我了。”
于是这日,荣国府收到了嘉悦郡主的帖子,次日郑嬷嬷领着几个丫鬟婆子拜见了贾母。
京中无人不知,忠顺亲王是个混不吝的,且对唯一的女儿极为护短。
贾母不敢得罪嘉悦郡主,心里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脸上还得笑容满面,“不知郡主派嬷嬷来,所为何事?”
郑嬷嬷态度恭敬,“前儿我们郡主在街上碰到一个丫头在卖荷包帕子,因见她活计做得精巧,便多问了几句。原来竟是贵府的丫鬟,名叫晴雯,郡主起了惜才之心,想买她到家里做活,让老奴来问问老太君,可否愿意割爱?”
贾母听了不禁纳闷,王夫人不是说让晴雯家里给她配个人嫁了么?怎的会跑去街上卖绣活?
贾母哪里知道郑嬷嬷在说谎,尽管觉得她的话里有漏洞,却不明究竟。
不过郑嬷嬷既然连晴雯的名字都说出来了,贾母也不好驳了嘉悦郡主的面子,横竖只是个丫鬟罢了。
见贾母点头,鸳鸯很快就拿了晴雯的身契过来,郑嬷嬷递上一匣子银锭,笑道:“老太君和善大方,我们郡主也不能白占了便宜,这一百两银子请您务必收下。”
贾母再三推辞不得,方命鸳鸯接了。
郑嬷嬷一行人回郡主府的途中转了个弯,拐到了林家,把晴雯的身契交给了贾敏。
自此,晴雯便是林家的丫鬟了,她郑重地对贾敏行礼,“奴婢晴雯见过太太。”
遭遇了这场大变故,晴雯似乎成长了许多,眉眼之间己不见了往日的娇纵跋扈。
她心灵手巧、机敏伶俐,很快就受到贾敏的重用。
王夫人、贾宝玉后来从贾母处得知,晴雯被嘉悦郡主买去了,前者愤恨、后者伤心,却都无可奈何。
而王夫人也没空多想晴雯的事,因为家里又出了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