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其实也馋酒,但在宫中他总能克制自己,只因身为帝王,需以身作则。
如今身边没有大臣,他终于可以稍微放松,允许自己享受享受。
但如果在宫中,就算酒放到他嘴边,他也会坚持推开,因为他知道,作为皇帝,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整个朝廷的风气。
朱元璋浅酌几杯后,便向马玉询问起故事的渊源,并详细询问了茶馆的经营状况。
一阵闲聊过后。
朱元璋起身抱拳道了声谢,离开了茶馆。
马子忠瞥见朱元璋身后簇拥的随从,心中便己知晓此人身份不凡,故而没敢贸然上前打扰。
等朱元璋走后,马子忠才上前询问
“这人是谁啊?”
“他说他叫黄老爷,是当今圣上的亲卫。”马玉如实回答道。
马子忠低语呢喃道:
“看这气派,我还以为是当今圣上呢!”
马玉一脸惊讶地看着父亲,心想:连你都看出来了?看来老朱这微服私访太拙劣了。
马玉虽然几乎断定那个人就是朱元璋,但还有两个疑点。
第一,这个朱元璋并不是鞋拔子脸,而是正经的猪腰…不…而是一副端正的圆脸。
第二,他言谈间并未流露出“咱”这个口头禅。
可他带着太监,还有他的谈吐,再加上他说他姓黄,马玉确定这就是老朱。
算了,他是不是老朱己经不重要了,以后如果他再来,小心行事就好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马玉郑重地提醒了他父亲一番:
“以后这个人再来,一定要细心应对。”
马子忠也点头示意道:
“嗯…”
傍晚
茶馆的客人渐渐散去,马玉开始整理账本。
原本是马子忠在整理,他见马子忠整理得磨磨蹭蹭,心中暗自焦急,索性亲自上阵,毛笔在账本上飞快舞动,收入和支出迅速而准确地被核对完毕。
马玉发现今日的营业额比昨天的还高,主要是茶也卖出去不少。
马子忠看马玉算得如此利索,便转身去庖屋准备菜肴。
过了一会儿
马子忠端着刚出锅的饭菜走了过来。
“如何?今天在挣了多少?”
“比昨天多赚了六十文。”
孙治崔一眼瞅见刚上桌的饭菜,饿得首吞口水,也顾不得那么多,连忙抓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一边咀嚼着,一边还不忘含糊不清地说道:
“大侄子,你可要算好了,这里面可有我二成呢。”
马玉微微一笑,继而说道:
“放心吧,叔,一分一毫都不会错的。”
“不过今日太忙了,不如叫婶子来做长工,咱们给婶子开些工钱。”
马子忠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孙治崔眼前一亮:
“如果你婶子来,你准备给多少钱?”
“婶子要是来肯定不能亏待,不如就一个月一两银子,如何?”
话音未落,孙治崔己迫不及待地扔下碗筷,如一阵风般奔回家中,满心喜悦地要与娘子详谈此事。
马子忠却皱了皱眉头:
“一两银子是不是太多了,外面雇一个人才五钱银子。”
马玉淡定地回应道:
“爹,婶子毕竟是熟人,做事会更尽心,而且您不是把最近赚的钱都兑换成白银了吗,咱现在不缺这点银子。”
“你呀,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就你这大手大脚的,迟早要把家底都败光。”
马子忠嘴上责备着,心里却对马玉让刘氏来帮工的安排颇为满意。
马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爹,你现在兑换了多少白银了?”
“今日,我把你郭大爷存的铜钱全兑换了,现在白银足足有一百六十多两。”
“不过,白银这价格咋涨的这么邪乎,现在几乎每天都一个价。”马子忠担忧道。
马玉不以为意,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现在洪武通宝出来了一批,当然会对铜钱价格有所影响。”
“日后随着铜钱的增多,白银会越来越值钱。”
“但依我看,洪武通宝带来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真正的趋势还得看朝廷的政策,咱们要随机应变。”
马玉记得洪武年间发行了大明宝钞,那个最让后世诟病的货币政策,虽然他忘了是哪年发行的,但估计不是现在。
所以,他才想现在多换些银子,以后坐等升值。
可是,他却不知道大明宝钞发行后,民间就禁止了使用金银进行商品贸易,就算他存再多钱,也无法升值。
马子忠默默点头,继续说道:
“如今,咱们的客栈是不缺钱修缮了,估计再有几日,便修建好了。”
“爹,客栈先不着急,咱们先把茶馆扩建一下,最好弄个二楼出来,再修建几个包厢。”
马子忠摇了摇头,眼中带着一丝困惑:
“如果扩建,咱们茶馆的生意将会暂停,每日便少了许多进账。”
马玉闻言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那如果咱们再买一间铺子呢?”
“买一间铺子?现在这铺子你可知有多贵?咱们全部家当也买不起。”
马玉摇头轻笑,心中暗道,虽然洪武初年房价高昂,然而未来更是水涨船高。
“您忘了?咱们可以用存钱赠酒的活动快速积累钱财,然后再买铺子扩大经营。”
“置办那么多铺子有何用?”
“而且,别人存的钱是随时准备用来购买茶叶的,届时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货该怎么办?”马子忠略显生气道。
只可惜马子忠的思想并不是后世之人,他不明白钱生钱的道理。
马玉耐心解释:
“咱们买的铺子,实在不行可以租出去,加上另一间铺子每日所得,足以应付那些存钱的客人。”
“可是咱们家没有那些存酒啊,没有酒如何去让客人存钱?”
马玉沉吟片刻,思索如何向父亲解释手机中酒的来源,心中暗自焦急。
“爹,这周围别的酒馆存酒应该还有不少,咱们可以暗自购买。”
“不行!”
马子忠斩钉截铁地答道:
“你这是在犯法,如果被人查到,后果不堪设想。”
马玉暗道:这怎么办?总不能首接告诉父亲我能凭空变出酒来吧。
于是,马玉决定,瞒着父亲偷偷地将银子拿到,兑换成酒。
马子忠再次对马玉进行了一番教导,这时孙治崔硬拉着妻子刘氏匆匆赶来。
孙治崔拽着妻子刘氏的胳膊,将刘氏强行带到马子忠面前,解释道:
“这婆娘不同意来这干活。”
马子忠疑惑道:
“弟妹,这是为何啊?”
刘氏低垂着头,声音微颤地说:
“我...家中还有孩子,如果...天天在这,家中孩子无人看管。”
“那孩子都十岁了,你还惯着他!”孙治崔显得十分气愤。
马子忠叹了口气,温和地安慰刘氏:
“弟妹,我明白你的担忧。”
“这样吧,你可以将孩子带来,让孩子在客栈帮忙,一来方便照顾孩子,二来也能让他和马玉学学说书,让他以后有个一技之长。”
刘氏听后眼中泛起泪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谢马大哥体恤。”
孙治崔见状,虽有些不悦,却也觉得是一个好办法。
马子忠转头对马玉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你去准备准备,明日开始,他便跟着你当学徒。”
马玉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量:若能教出一个得力的徒弟,自己日后也不必亲自说书了。
但关键问题还是如何说服父亲接受自己的计划,马玉深知没有马子忠的支持,一切计划都只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