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马玉一边忙着找宴堂分店的位置,一边又去交代工地那面,让其先搞出一个简易的印刷坊。
一边要教李大宝他们写新闻,一边还要研究怎么找能信任的人。
最重要的是,每日去钱庄问问有没有黄金。
他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只在深夜才能稍作喘息。
他不禁感叹:“怎么身为穿越者还这么累,感觉又当回牛马了。”
小报昨日下午就送了过来,送小报那人正是马玉挖墙脚的工匠—周师傅。
周师傅告诉他,己经有五个人愿意来了,如果需要更多人,他就再问问别人。
马玉同意他继续挖人,并说明己经选好地址,准备开建印刷坊。
付过钱后,周师傅便匆匆离开。
马玉又叫来李大宝等人,嘱咐他们将空出的标题写得醒目一些,再将标点一同标上。
将一切准备妥当后,今日马玉便准备售卖小报,他考虑了一下售价问题,决定定价为十五文钱一份。
虽然看着很贵,不过光印刷成本就占了五文。
而这时候,白银兑换铜钱的价格也趋于稳定,兑换比例为一比九十左右,且短时间内很难再有增长。
毕竟,洪武初期,铜的产量有限,还需要用在大规模建设和军用上,所以铜价才稳定下来。
除非有人私自挖铜矿,私铸铜钱,才会影响铜钱的价值。
不过,就算这样,铜钱的价值也不会暴跌。
即便立即开始挖矿,制造铜钱也需要时间,而铜钱从铸造到流通至应天亦需时日。
因此,马玉断定短期内铜钱价值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而马玉所定的售价,不算李大宝他们的开销,售卖一千份就能盈利一百两。
但是,马玉并不想一开始就卖得这么贵,他需要人们先接受小报。
因此,他决定一开始做些宣传,小报初期优惠价定为十文钱一份,待市场接受后再逐步提价。
马玉叫来了李大宝等人,指着桌上的小报吩咐道:
“你们去大街上售卖这些小报。”
李大宝等人有些不愿,继而问道:
“我们还需要售卖小报吗?”
“当然需要,你们需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客户的反馈,才会更好地创作内容。”
马玉顿了顿,又沉声道:“况且,你们出去打听一下,如今哪里工钱能给到一个月六两,一年可就是七十二两啊!”
“你们拿着高额的工钱,难道还不想干活吗?”
李大宝等人面面相觑,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马玉所言属实。
这时期,一个抄书先生,没日没夜地抄书,累到吐血也才能赚到三两银子。
再看看他们,并没有那么辛苦,还能拿到六两银子的高薪,确实划算。
马玉又将定价和如何宣传告诉他们,李大宝等人便去街上售卖了。
马玉又拿了一些小报,来到乐满楼茶客栈门口。
原本这里售卖话本,可如今己经抽不出人来抄写话本,所以这里就改卖小报了。
马玉看见李大宝己经在这里贩卖,便毫不客气地将其驱离,示意今天这里由他来贩卖。
李大宝拿着小报,满脸委屈地离开此地,去往大街上贩卖。
“小报,小报!”
马玉高声吆喝着,“新鲜出炉的小报,十文一份,快来瞧一瞧!”
“十文你买不来吃亏,十文你买不来上当!”
“原本十五文的小报,今日吐血大甩卖!”
“错过今日,就没有这么便宜的小报喽!”
路过的行人,被马玉吆喝声所吸引,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围拢过来。
马玉见有人凑过来,继续吆喝道:“大哥,大姐,走过路过别错过。”
“时事新闻,市井传闻,乐满楼最新的话本故事,一切尽在小报中。”
“平时十五文的小报,今日只需十文啦!”
经过马玉一通卖力地吆喝,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当他们看到小报上的标题,也越加感兴趣起来。
一刻钟过后,马玉手中的小报己卖出大半,人群中还有不少人在观望。
毕竟时下文盲很多,小报虽然吸引人,然而识字者却很少,并没有卖得那么火爆。
马玉见状,灵机一动,决定再加把劲。
他清清嗓子,高声吆喝:
“各位乡亲,识字不多也无妨,小报有专本教学识字的板块,还教一些新的标点符号。”
“买回家你还能有认字读书的机会,实在是机会难得啊!”
“今日,凡是大家买了小报的,下午还能免费参加乐满楼的识字讲座,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错过今天,可就亏大了!”
众人一听竟有识字的机会,纷纷争先恐后地掏钱购买,生怕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不一会儿,马玉手中的小报被抢购一空。
他满意地收起银两,走进乐满楼,将说书先生叫了过来。
“下午你不用说话本了,改说小报上的识字板块。”
说书先生一愣,令他意外的是,他一个说书先生摇身一变,就成了教书先生。
虽说马玉要求的教学并不难,但他没有教书的经验,此时也显得有些慌乱。
马玉见状,安慰道:
“别担心,识字板块简单易懂,你只需照本宣科即可。”
说书先生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拿起小报仔细研读起来。
马玉也在一旁耐心指导,不时指点一二。
很快,说书先生便掌握了要领。
马玉见事情交代得差不多了,准备起身去钱庄看看有没有黄金可兑换。
正当马玉走到大门时,门外拿着小报的李善长叫住了他。
“小友,请留步。”
马玉看向李善长,想起了他是那日和刘伯温一同来访的官员,心中一凛,恭敬回应:
“李老爷,有何指教?”
马玉心中猜测,这位李老爷极有可能就是明朝开国功臣、首任丞相李善长。
洪武朝时,能与刘伯温比肩者,李姓之士寥寥无几。
而且马玉总觉得,除了上次见面,以前好像也见过他,但一时想不起具体情景。
李善长微微一笑,说道:“小友,这是准备出门?”
“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
马玉连忙让出半个身位,摆出请的手势,客气道:
“快,快,里边儿请。”
“李老爷来了,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出去了。”
李善长被这般热情所动,微微颔首,步入乐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