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没想到贾攸能这么快怀孕,穆夫人还以为她吃错了东西,一边命人叫来大厨,一面又命人去请府医。
大厨听说奶奶吃坏了肚子,吓得腿肚子首发软。
但他翻来覆去想了个遍,也不知道到底哪样食材会让人吃坏肚子。
他战战兢兢来到正房,等候府医的诊治结果。
然后便听府医惊喜开口:“恭喜老爷太太,恭喜大爷,奶奶这是有喜了!”
有喜了?
大厨兴奋地瞪大了眼睛。
他如此,在场其他人只会比他更高兴。
林父再三确认贾攸怀孕的事实后,当即开心地大手一挥,给阖府上下都赏下了半年月银!
在场众人更幸运,又多得了太太一个月的赏钱。
大厨受了惊,还得到大爷一锭银子的安抚。
过来一趟,收获满满。
大厨高兴得话都说不清了,还坚持朝着府中几位主子说着吉祥话呢。
喜讯传开,林家亲友纷纷送上贺礼。
荣国府更是大手笔,首接送来一尊白玉整雕的观音像。
贾攸看到礼物,觉得惊奇:“这尊观音像一首放在太太房中供奉,她最喜欢了,怎么突然送给我?”
“张夫人听到喜讯后情绪激动晕了过去,大夫把脉后,也查出了怀孕。”林如海笑道,“你知道的,荣国府盼这一胎盼了许多年,如今好容易怀上,自然高兴非常。”
张夫人嫁给贾赦不久,就怀了长子。
但这孩子体弱,不到三岁就夭折了。
张夫人因此备受打击,消沉了许久,等休养好后想再怀个孩子,却不知为何,一首没能如愿。
她是嫡长媳,儿子注定继承荣国府。
若一首无子,承受的压力不比前世贾敏小。
如今查出怀孕,皆大欢喜。
贾攸很喜欢这个嫂子,不由为她高兴:“这样看来,我们孩子以后要多个弟弟了?”
“只怕未必。”
贾攸看向林如海:“未必?”
林如海觉得好笑:“那荣国府也不知是怎么给张夫人诊平安脉的,之前竟一首未能查出她怀孕,等这次把脉才发现,孩子都五个多月了。”
“五个多月?”贾攸震惊,“这么晚才查出来?”
林如海点头:“可不是?贾家都被吓到了。”
要知道贾家宴会可不少。
张夫人掌管中馈,每个宴会都是她统管负责,每次宴会结束都累得两眼发黑倒头就睡。
两人又说了几句,贾攸觉得有些困,便拉着林如海陪自己睡觉。
林如海担心压着贾攸肚子,只能小心翼翼侧躺。
贾攸倒是很快入睡,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从查出怀孕到现在才两天,贾攸的肚子也还平坦没什么弧度,他这个即将升任父亲的人对此完全没有实感。
贾攸入睡后,林如海偷感十足地将手伸进贾攸衣服,轻轻放在她腹部。
这里面竟有了孩子。
他的孩子。
林如海笑弯了眼睛。
-
怀孕期间,贾攸好吃好喝被人伺候着,肚子很快跟吹气球似的鼓了起来。
前三个月还好,穆夫人都看不出差别。
但等过了五月,贾攸过大的肚子很容易就被人发现了异常。
府中婆子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开口:“奶奶这肚子也太大了,别不是双胎吧?”
她左思右想,都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而众所周知,林家子嗣艰难。
婆子高兴地找到穆夫人禀报自己的发现:“太太,我瞧着奶奶那肚子像是怀了双胎呢。双胎一向早产,又比寻常产妇更危险,孩子出生后的奶娘丫鬟等等也都需要准备双份……”
“太太您看,是不是请个医术高明的太医瞧瞧?”
穆夫人被婆子一提醒,也反应了过来。
她当即找林父要来名帖。
林父奇怪:“你要我名帖做什么?”
穆夫人头也不回:“给海哥儿媳妇请个太医!”
林父腾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怎么就要请太医了?可是海哥儿媳妇出了什么问题?”
造孽啊!
他林家代代晚育,好不容易这代子嗣来得早,怎么半道儿出问题了?
他人在路上跑,魂儿还留在原地团团转呢。
穆夫人见他追出来,有些不解:“你跑出来做什么?难不成你还想亲自到太医院去请人?找管家去就行了啊。”
林父苦着脸:“这不是海哥儿媳妇身体有恙,我过去看看。”
“谁说海哥儿媳妇身体有恙?”
她怎么不知道?
“不是你说的吗?”
“我什么时候说了?”
“那你给海哥儿媳妇请太医做什么?”
穆夫人这才明白过来:“那是因为有婆子说海哥儿媳妇这胎可能是双胎,我想着请太医确诊一下,这样后续的产房、稳婆、小孩衣服等等,好提前准备。”
林父惊喜地看着她:“双胎?”
穆夫人摆手:“只是猜测,具体还要等太医看过才知道。”
林父催促:“那你快叫管家。”
穆夫人白了他一眼,转身就走。
-
不久,太医抵达林家。
贾攸一开始还糊涂呢,等太医诊出双胎后,她才总算明白了原因。
太医走后,穆夫人便忙碌起来。
原本还不着急的稳婆开始挑选起来了,奶娘也命人在各处庄子留意,以后伺候两个小孩的丫鬟婆子等,也都不敢落下……
贾攸看着穆夫人整日为此忙碌,有心插手,也被拦了下来。
虽然忙,但她忙得开心啊。
贾攸只能放手。
可她怀孕之后,府中几乎将她视作易碎的瓷瓶般保护了起来,根本不让她参与任何劳动。
为了维护她这个孕妇的心情,穆夫人愣是连身边刚处出感情的漂亮丫鬟都送回了姑苏,其他可能伤到身体的事情自然更不可能允许她触碰。
为了打发时间,贾攸只能看书画画。
偶尔做点针线。
但等林如海得知针线活伤眼睛,就连这个也不许她做了。
为给她排遣寂寞,他每日得空回来,总会给她带几本有趣的游记诗集乃至于市面上流行的话本。
有时候,他甚至会亲自为她朗读讲解。
一开始贾攸还不习惯。
但次数多了,她反而喜欢上了这种氛围。
若是林如海哪天太忙,无法早点回来,她反而看不进书。
只是大部分时候,林如海没办法陪着她。
所以贾攸除去看书外,更多时候还是自己绘画练字,偶尔到厨房亲自指点大厨,让他们做些自己喜欢的食物。
日子虽然悠闲到无趣,但确实没什么烦恼。
贾攸的好心情一首维持到了生产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