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太医坚持自己的答案倒也不错。
问题是太医的每次把脉,给出的答案都完全不同。
太医院不过几十张嘴,竟给了上百种答案。
纷繁复杂,听得皇帝头都大了。
皇帝仔细斟酌后,下了死命令:“不管这胎有没有,都一定要让淑娴妃怀满十月,不可使其小产。”
不管怎样,先当淑娴妃怀了孕。
若果真是假孕争宠,也等十月过后再追究她的责任。
但此事也确实让他心烦。
皇帝是个不愿委屈自己的人,自然不会再到淑娴妃宫中去。
淑娴妃自己倒稳得住。
因为她很确信,自己就是怀孕了,不可能有错。
可她身边人稳不住啊。
想到淑娴妃可能背负欺君之罪,宫人们根本坐不住:
若果真如此,淑娴妃有个好舅舅,未必丢了性命,他们这些伺候的宫人却难逃一死。
这时又有人带头跑路,自然人心浮动。
有门路的宫人纷纷效仿,连夜托了关系将自己调去其他地方当值。
便是没门路的,也致力于犯错退回内务府。
实在不成,罚去做苦役也行。
总好过以后丢命啊!
虽然每次有人离开,就总有人补进来。
可补进来的那些宫人也一心往外跑,根本不会专心伺候淑娴妃。
明明怀着孕,她这宫里的人员流动性竟是满宫最大。
淑娴妃也成了后宫的笑话。
淑娴妃就是心理素质再好,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而己,她如何见过这个阵仗?
加上每个人都说她并未怀孕,次数多了,她竟也开始怀疑自己了。
会不会她感觉错了,自己真没怀孕?
一旦心防开了口子,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淑娴妃很快陷入了惊惶无措之中。
她试图趁着每月逢二逢六的探亲之日,让薛姨妈为自己想办法。
但薛姨妈……
那就是个软弱无能的普通妇人。
空有一腔野心,却全无与之匹配的手段。
她能有什么好办法?
不到一个月,淑娴妃就成了惊弓之鸟,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没了丝毫慈爱之心。
母体承受了如此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怎可能好?
于是日子刚进了腊月,淑娴妃这胎……
就流了。
是个己成型的男胎。
太医用尽办法,也没保住这个孩子。
这时候他们倒众口一词,说淑娴妃确实小产了。
可这有什么用呢?
皇帝勃然大怒,不但如今伺候并之前伺候过淑娴妃的宫人全被打了板子,连掌管后宫的皇后都因此吃了挂落。
那些承接过淑娴妃宫里出去的宫人的后妃,也在她小产后被皇上迁怒。
大多只是被罚俸,也有被禁足的。
接受宫人最多那个,受牵连最重,竟被降了位份。
大半后妃都受了责难。
可她们不敢求情。
要知道皇上子嗣不丰,膝下皇子至今不过小猫三两只而己。
公主更少,区区一个。
还早逝了。
淑娴妃先是没了龙凤胎,如今又没了个皇子。
皇帝如何不怒?
淑娴妃得知消息后更是伤心欲绝。
她本就是个聪慧的姑娘,智商情商都有,只是年纪尚小,未经过历练,所以行事尚显稚嫩,缺漏颇多。
可短短一年连失三子,她也被迫成长了。
年末,淑娴妃刚出了小月,就被皇上下旨晋了贵妃。
薛蟠的官职倒没升,但薛姨妈得了五品诰命。
二房的薛蝌也得了个实缺。
官阶虽小,却是个油水丰厚的职位,且是京官。
薛家也算是立起来了。
也因此,原本对薛家这门婚事不太满意的梅翰林一改之前作态,竟主动带着媒人与聘礼上门求亲。
薛家哪儿受得了这委屈?
如今薛家势强,梅家又不像原著里的薛家有门强大的亲戚。
故而这门婚事很快就解除了。
外人根本不知内里。
他们只知道,梅家相中了薛家二房的姑娘,特意遣了媒人上门提亲,但如今薛家姑娘不愁嫁,拒绝了梅家的提亲。
有心人还好奇,这位姑娘到底会花落谁家。
不想除夕当晚,二房这位姑娘竟受了贵妃举荐,入宫做了贵人。
-
贾攸看着贾敏,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确定封了贵人?”
贾敏点头:“母妃说,宝琴姑娘在宴会上出现后,在场的王公贵族眼睛都看首了,好几个看着她蠢蠢欲动。”
“最后还是皇上开口,将人留在了宫里。”
“虽未临幸,却赐了贵人位份。”
“宫里都说,这位宝琴姑娘将成为第二位宠妃。”
贾攸不明白:“淑娴妃才多少岁?即便没了三个孩子,皇上也不至于薄幸到让她失宠吧?她前些日子不才升了贵妃?”
这可全是淑娴妃的本事,与王子腾毫无关系。
贾敏抿抿唇,低声道:“我听母妃说,淑娴妃连着两次小产,伤了元气,日后怀孕只怕不比之前容易。”
贾攸愣住:“这可真是……”
她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好半天,她才开口,“那淑娴妃举荐堂妹,只是为了借腹生子?”
可贾攸记忆中,宝琴不但相貌优于宝钗,才华也很拔尖,加上她年幼便随着父亲西处行商,见识绝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宝琴入宫,对宝钗真是好事?
贾敏摇头:“谁知道呢?后宫是个隐形斗兽场,里面那些人的想法和我们这些宫外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如何能猜透淑娴妃的打算?”
她摇摇头,不愿再说这个话题。
传出去要命。
若非淑娴妃是走自己的路子入宫,她连提都不会提一句。
贾攸顺着她的意思转移了话题:“说来最近宝玉没再给黛玉写信了,但每次我家有什么宴会,不论是否给了贾家请帖,他都会设法过来。”
“我在想,是否要提前给黛玉定亲。”
“可惜黛玉还未选秀……”
她叹了口气,“还得过两年再说。”
贾敏看着贾攸,不大理解:“我记得皎玉出了家,至今也未婚配?”
按她之前的想法,女子怎可能不嫁人呢?
不嫁人,下半辈子该如何生活?
前后两辈子,贾敏都没想过自己还有不嫁人这个可能。
当然,她的父母也没给她这个选项。
但看了皎玉的生活状态,她那根深蒂固的观念竟隐隐有了动摇。
皎玉的生活,很快乐啊。
她上有父母长辈护佑,中有兄弟与她互相扶持,还有独属于自己的产业,便是父母去后也不必忧心未来。
许是日子顺心,皎玉每天都乐呵呵的。
让人一看就知道,她过得极好。
所以……
“为什么不将黛玉也留在家里呢?”
“嫁人哪有留在家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