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她惊喜的是,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古代文献中对"天工绣系"的零星记载,包括《宣和画谱》中提到的"天工之法,精妙入神"和宋代《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天工绣作,价值连城"等。这些史料虽然片段,但都印证了"天工绣系"确实存在于历史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苏锦瑟一边完成团扇的最后修复,一边潜心研读更多的古代刺绣文献,准备充分的史料证据。她甚至联系了张文华,请教了一些专业问题,对方得知情况后,不仅提供了更多参考资料,还表示会派人旁听讲座,以示支持。
周日,陈婉容按约前来查看团扇的修复进展。当苏锦瑟揭开遮盖的绸布,展示修复后的团扇时,陈婉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团扇上的《山阴访友图》焕然一新,远山如眉,近水含情,小舟轻盈如飞,亭台倒影清晰如初。最神奇的是,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仿佛是一个凝固的瞬间,随时可能流动起来。
"太...太不可思议了!"陈婉容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这简首不像是修复,而像是重获新生!"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团扇,在不同角度观察:"这水面的波光效果,我从未在任何绣品上见过如此逼真的表现!"
苏锦瑟谦虚地解释道:"这是用'散针聚彩'法处理的,通过不同角度和深浅的散点针,加上特殊的走线方式,才能营造出水波粼粼的效果。"
陈婉容惊叹不己:"苏小姐,您的技艺己经超越了纯粹的修复,这是对古代针法的完美传承和创新!"
交谈中,苏锦瑟委婉地提到了李翠芬的挑战和即将到来的讲座。
"我听说了这件事,"陈婉容皱眉道,"李翠芬这种做法很不专业。如果您需要,我可以联系一些真正的行业专家为您作证。"
苏锦瑟感激地摇摇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想凭自己的实力和知识来应对这次挑战。"
陈婉容欣赏地看着她:"您不仅有高超的技艺,还有匠人的骨气和学者的风度。我相信真金不怕火炼。"
临走前,陈婉容支付了剩余的酬劳,并加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表达她对修复效果的极度满意。她还表示,会将苏锦瑟的技艺推荐给更多需要高端修复的藏家。
接下来的日子,苏锦瑟一边继续在非遗中心参与研究工作,一边为讲座做准备。她整理了大量的史料证据,复印了一些《天工绣谱》中可以公开的内容(小心隐藏了那些"神异"的部分),还准备了几块不同针法的实物样品用于现场展示。
林晓月则负责宣传和社交媒体方面的工作,她发布了锦瑟将参加讲座的消息,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网友们纷纷表示会去现场支持锦瑟,期待一场"技艺与知识的正面对决"。
讲座前一天晚上,苏锦瑟独自一人坐在《天工绣谱》前,心中忐忑不安。她知道明天的对决不仅关乎个人声誉,更关乎传统苏绣技艺的正确传承。
"奶奶,请给我勇气和智慧..."苏锦瑟轻声祈祷,将手轻轻放在《天工绣谱》上。
一丝温暖从书页传来,让她紧张的心稍微平静下来。望着窗外的月光,苏锦瑟下定决心,明天,她将带着这本《天工绣谱》一同前往讲座现场,用实物和知识来证明传统的价值。
讲座当天,苏州文化中心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前排坐着一些衣着考究的中老年人,看起来是业内的专业人士;中间区域多是媒体记者和网络主播;后排则挤满了普通观众和粉丝。
苏锦瑟按时到场,穿着一身素雅的湖蓝色旗袍,怀里小心地抱着一个漆木盒子——里面是精心包裹的《天工绣谱》。林晓月紧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一个包含各种样品和资料的小箱子。
"人真多啊..."林晓月小声说,有些紧张。
苏锦瑟点点头,在安排好的席位上坐下。她注意到张文华和非遗中心的几位研究员也来了,坐在不远处向她点头致意。陈婉容和几位看起来身份不凡的人士也在场,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都是网络上支持她的粉丝。
八点整,讲座正式开始。李翠芬穿着一身艳丽的红色套装,踩着高跟鞋走上讲台,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
"各位嘉宾、专家和苏绣爱好者,欢迎参加今天的'真假苏绣鉴别'讲座。"李翠芬的声音洪亮而自信,"苏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严谨的传承体系和完整的历史脉络。然而近期,某些网络红人声称掌握了所谓'失传千年'的针法,这不仅是对传统的不尊重,更是对公众的误导。"
她接着介绍了自己"现代绣坊"的理念:"传统需要创新,苏绣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那些故弄玄虚、炒作所谓'古法'的行为,只会让大众对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知。"
讲台下方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锦瑟首播修复团扇的片段,李翠芬一边播放,一边进行"专业点评":
"大家注意看这里,所谓的'游丝入云'法,实际上就是把普通平针和套针的变体包装一下。这种针法在任何正规的苏绣教材中都找不到记载,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于传统体系中!"
听到这番言论,苏锦瑟不禁皱起眉头。李翠芬的这种简单粗暴的否定,显然是出于对传统技艺的无知或故意曲解。
接下来,李翠芬又请上了几位"专家",轮流发表对锦瑟针法的质疑意见。这些所谓专家多是些地方工艺美术协会的普通会员,发言内容也大多流于表面,缺乏真正的专业深度。
"请问在座的各位,有谁能拿出任何文献证据,证明'游丝入云'、'点翠锁金'这些针法的真实性?"李翠芬环视全场,语气中带着挑衅,"我敢说,没有人能够证明!"
这时,锦瑟平静地站了起来:"李老师,我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