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出兰州后,房车沿着G6京藏高速一路向西。窗外的景色从连绵起伏的黄土山地逐渐过渡为开阔的荒原,干燥的风裹挟着沙粒拍打着车窗。周明远不时地瞥一眼后视镜,看着妻子林秀娟正轻轻地为女儿雨晴整理被微风拂乱的头发,而雨晴则趴在窗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片逐渐荒芜的大地,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
"前面就是银川了,这地方可有讲究了!"老马突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宁静。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眼神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双手兴奋地比划着,"我年轻的时候跑货运,经常路过这儿,可每次都匆匆而过,没好好领略过这儿的韵味。"
雨晴转过头来,眼睛里满是新奇:"老马叔,我听说西夏王陵特别神秘,好多电影都在那儿取景呢!"她一边说着,一边在手机上快速搜索着关于西夏王陵的信息。
林秀娟笑着看了女儿一眼:"你呀,就知道看这些。"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倒了一杯热水递给周明远,"喝点水,开了一上午车了,别太累了。"
周明远接过水杯,微笑着道谢:"谢谢,有你们在真好。"他的目光扫过后视镜,注意到雨晴己经完全沉浸在手机里的信息中,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黄昏时分,他们抵达西夏王陵景区。夕阳将这片古老的土地镀上一层金色,三号陵的陵塔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神秘,孤独地矗立在荒原之上。周明远停好车,一家人跟随老马走向景区入口。
"咱们先去博物馆,了解一下西夏的历史,这样再看陵墓会更有感觉。"老马熟门熟路地带着他们往博物馆方向走。
进入博物馆后,雨晴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在各个展柜间穿梭。突然,她在一件展品前驻足,那是一件西夏文泥活字。她歪着头,眼睛里满是疑惑:"这个西夏文字好特别,像汉字又不太像。"
林秀娟温柔地解释:"是啊,这是西夏人根据汉字创造的文字,被称为'蕃文'。当年西夏人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创造了这种文字。"
她指着展板上的文字,耐心地说道:"你看这个'国'字,是不是很像我们汉字,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其实很多少数民族都会借鉴汉字来创造自己的文字,这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展柜里还展示着造型独特的铜牛,栩栩如生的样子仿佛随时都会奔跑起来。雨晴忍不住问:"这铜牛是做什么用的呀?"
老马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地讲起来:"这铜牛可能和西夏的祭祀活动有关。在古代,很多民族都会把牛当作重要的祭品,用它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且你看这铜牛的造型,线条流畅,比例匀称,说明当时西夏的青铜铸造技术己经相当发达了。"
林秀娟点头赞同:"是啊,从这些文物中可以看出,西夏虽然是个小国,但文化底蕴很深厚,工艺水平也很高。"
离开博物馆,沿着景区的小路走去,两旁是广阔的荒原,几株耐旱的植物顽强地生长着,为这片寂静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远处的贺兰山脉连绵起伏,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雄伟。
"站在这儿看看,是不是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老马站在荒原上,眺望着远方问道。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沙土的气息,让他想起了年轻时跑运输的日子。
雨晴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嗯,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仿佛能看到西夏士兵在这里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她蹲下身,轻轻触摸着那些顽强的植物:"它们为什么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
周明远思索片刻,回答道:"这就是生命的顽强吧。不管环境多恶劣,总有些生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就像我们人,在面对困难时,也要学会坚强。"
他们继续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三号陵。高大的陵塔矗立在荒原上,虽然历经千年风霜,依然透着威严。雨晴绕着陵塔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塔身的纹理和雕刻。
"这陵塔的雕刻好精致啊!这些图案都代表什么意思呢?"雨晴皱着眉头思考着,手指轻轻抚过那些风化严重的雕刻纹路。
林秀娟在一旁解释道:"这些雕刻可能包含着西夏人的信仰和图腾,或者是他们的一些重要历史故事。可惜具体的含义,还有很多没有被完全解读出来。"
雨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打开手机,仔细拍下每一处纹路:"我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回去慢慢研究。"
进入景区内的餐厅,雨晴显得有些疲惫。林秀娟关切地问:"累不累?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再吃?"
雨晴摇摇头:"没事,我还不累。"
他们享用了当地特色美食——手抓羊肉和羊肉泡馍。手抓羊肉肉质鲜嫩,没有丝毫膻味,入口即化;羊肉泡馍更是一绝,馍粒,羊肉鲜香,汤汁浓郁。雨晴边吃边感叹:"这些古代帝王要是知道他们的陵墓成了我们今天的旅游景点,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林秀娟笑着夹了一块羊肉放在女儿碗里:"先别想那么多,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参观。"
周明远看着妻子和女儿,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出发前妻子的犹豫和女儿的不情愿,而现在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分享旅途中的见闻,这种简单的幸福让他感到无比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