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齐截胡了兰陵王
我在北齐截胡了兰陵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在北齐截胡了兰陵王 > 第13章 高殷艰难的革新

第13章 高殷艰难的革新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北齐截胡了兰陵王
作者:
归隐的小仙子
本章字数:
2496
更新时间:
2025-06-03

乾明新朝的金銮殿上,少年天子高殷端坐龙椅,稚气未脱的眉宇间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凝重。御案上,奏章堆叠如山,杨愔、斛律光等重臣肃立阶下,气氛沉肃得如同铅云压顶。

“陛下,”杨愔手持笏板,声音清朗却难掩疲惫,“并州、青州两地刺史联名上奏,言及新颁之《均田令》清丈田亩,触及豪强根本,地方阻挠甚剧,胥吏遇袭、田册被焚之事,己非孤例。”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天子,“更有甚者,谣传朝廷此举乃为敛财充填内帑,民心......颇有浮动。”

斛律光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带着武将特有的首率:“陛下!臣领兵巡查京畿,亦见流言西起!那些被裁撤的冗员、失势的旧吏,暗地里勾连串联,煽风点火,说什么‘新君年幼,受奸佞蛊惑,欲行苛政’!其心可诛!依臣之见,当以雷霆手段,抓几个为首的,杀一儆百!”

高殷握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显得沉稳:“不可。杨相所倡改制,乃为革除积弊,富国强兵,非为盘剥百姓。若以杀止谤,岂非坐实了谣言?反中宵小下怀。”

他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杨相,斛律将军,当务之急,是派得力干员分赴各州,详查实情,宣谕圣意,安抚民心。凡清丈受阻之地,可暂缓推行,务必查清是何人作梗,再行定夺。至于流言......”

少年天子的眉头蹙得更紧,“着御史台严查源头,无论涉及何人,务必揪出幕后主使!”

“臣等遵旨。”杨愔与斛律光躬身领命,但彼此交换的眼神中都透着一丝忧虑。新法甫行,便阻力重重,这朝堂的水,远比想象中更深、更浑。

晋阳王府,暖阁深静。

炉中炭火噼啪,映着高演半明半暗的脸。他斜倚在软榻上,指尖捻着一枚温润的黑玉棋子,目光却落在窗外庭院中一株虬劲的老梅上。

心腹幕僚躬身立于榻前,低声禀报着邺城朝堂的动向:杨愔焦头烂额,斛律光西处弹压,小皇帝高殷的“新政”在地方上碰得头破血流,反对的声浪如同地底暗流,汹涌不息。

“哦?并州豪强竟敢焚毁田册?”高演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眼神却冷得像冰,“倒是有几分胆气。”他指尖的黑玉棋子轻轻落在棋盘一角,发出清脆的微响。

幕僚觑着他的神色,小心翼翼道:“王爷,如今朝野怨声载道,皆言新法苛酷,杨愔专权,小皇帝受人蒙蔽。此乃天赐良机!若王爷此刻振臂一呼,以‘清君侧、正朝纲’为名......”

“急什么?”高演淡淡打断,目光依旧流连在那株老梅上,“鱼,刚闻到饵香,还没咬钩呢。火候......还差得远。”

他慢条斯理地又拈起一枚白子,悬在棋盘上方:“让他们闹。闹得越凶,这‘君侧’之名才越正,这‘朝纲’之乱才越显。杨愔和斛律光不是能臣吗?让他们去扑火,去得罪人。等这把火烧得足够旺,烧得那孤儿寡母六神无主,烧得满朝文武离心离德......”

他指尖的白子终于落下,不偏不倚,正卡在黑子唯一的生路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定音。

“才是本王出手,收拾残局,重定乾坤之时。”高演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冷酷和笃定。暖阁内,炭火依旧温暖,只余下棋子落定的余韵,森然弥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