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阿姐!”谢崇佑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说话都结巴起来,“你、你怎么会……”
谢明澜当然不能说自己是重活一世才知道他未来会在商海中几经沉浮。
她只是轻轻笑了笑:“猜的。”
这个回答让谢崇佑整个人都怔住了。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谢明澜的脸色,发现她脸上没有一丝愠怒,反而带着温和的笑意。
那一刻,惊喜涌上心头,他几乎要跳起来:“知我者,阿姐也!”
但很快,理智又将他拉回现实。
他压低声音,谨慎地问道:“阿姐,那你会反对吗?”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衣角,“我知道,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我作为世家大族的郎君,尤其是淮阳谢氏的嫡系郎君,若是出去经商,恐怕会遭人耻笑……”
谢明澜静静地听着,看着谢崇佑眼中闪烁的不安与期待。
她忽然很庆幸,自己比前世更早地看清了这一切。
谢崇佑跟谢明夷一样,都值得更好的选择,而不是被家族的枷锁束缚一生。
前世的谢明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个自小就看透世家大族内部尔虞我诈的少年,为了逃离权力旋涡,毅然决然从戎。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能在战场上挣出一片清明天地。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做到了。
他凭着赫赫战功,一步步坐上了庆安侯的位置,掌一方兵权。
可他终究还是太天真了。
只要他一日姓谢,就永远摆脱不了谢氏大郎君的身份。
在萧氏皇族眼里,在其他谢氏族人心里,他永远是谢家人。
更可笑的是,作为他胞妹的谢明澜贵为当朝皇后,他更是无法完全撇清关系。
最终,当萧昱昇对谢氏下手时,谢明夷还是没能逃过这场劫难。
想到这里,谢明澜的手指不自觉地掐紧了衣袖。
在谢氏全族被斩首的前夕,在狱中的谢明夷其实托人给她送过一封书信,内容很简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映映,你要好好活。”
可惜上一世的她最终也没能活下去。
谢明夷或许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试图远离朝堂争斗,却还是摆脱不了这一切。
这一世,她决不能再让悲剧重演。
谢崇佑还来得及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前世的谢明夷为了躲避纷争选择从军,却最终被家族身份所累。
而谢崇佑若能光明正大地走经商之路,远离权力旋涡的尔虞我诈,至少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阿姐?”
谢崇佑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少年忐忑不安地望着她,眼中既有期待又有恐惧。
谢明澜深吸一口气,露出一个坚定的笑容。
这一世,她不会让任何人左右谢崇佑的选择,包括她自己。
“阿姐问你,纵使知道会遭人耻笑,还要毅然决然地去经商吗?”谢明澜目光灼灼地问道。
谢崇佑挺首了腰板,眼神坚定地重重点头:“那是自然!我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谋生,何耻之有?总比那些只会耍耍嘴皮子,却在家中坐吃山空的世家子弟强上百倍!”
他越说越激动,脸颊因兴奋而涨得通红。
见他想得这般通透,谢明澜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几分。
“那你且说说,若想经商,需要具备哪些本事?”
她故意板着脸,“阿姐知道你有经商天赋,但你要明白,这世上有多少仅凭天赋就能做好的事?”
这个问题显然把谢崇佑问住了。
他歪着脑袋认真思索起来,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要会管账……要会看人识货……要会算计利弊……”
说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干脆摇头:“阿姐,我一时也想不全。”
“那如今的你,可都具备这些本事了?”谢明澜步步紧逼。
谢崇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又急忙抬头保证:“可是我会努力学的!我保证!”
看着他这副既倔强又认真的模样,谢明澜心头一软。
她放缓语气道:“你有这份决心,阿姐就放心了。”
说着,她伸手替谢崇佑理了理微乱的发丝,“不过你现在在书院所学,还停留在修身明志的阶段,离科举应试还远着呢。
这都是立身之本,若连做人的根本都打不好,谈何经商?难不成你日后想做个黑心奸商?”
见谢崇佑急得涨红了脸,她忍俊不禁:“阿姐建议你再在书院待一年,也好哄祖母开心。
等阿姐出嫁后,就送你去东莱郡,让你跟三叔父、三叔母团聚。”
恰逢几年后,谢云岫夫妇将会“意外”双双离世。
如此一来,她也有了一个派人去东莱郡帮衬谢云岫夫妇,避免“意外”发生的正当理由。
“真的吗?”谢崇佑眼睛一亮,随即又忧心忡忡起来,“可是祖母和伯父他们……真的会同意吗?”
他小心翼翼地拽着谢明澜的衣袖,“倘若此事让阿姐为难了,那崇佑宁愿继续留在书院读书。”
“这事交给阿姐来办。”谢明澜揉了揉他的发顶,眼中闪过一丝笃定,“你目前只管安心读书便是。”
谢崇佑乐得差点在地上打了个滚,一张脸因兴奋涨得通红:“阿姐,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阿姐!”
话音未落,他就像只撒欢的小鹿般蹦跳着往自己的院子跑去,绣着精致云纹的衣摆随着他的动作欢快地翻飞。
果然,从第二天起,谢崇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每日天不亮就乖乖起床,穿戴整齐后背着书箧就往书院跑。
这一反常态的举动可把书院的夫子们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几个平日里最了解谢崇佑脾性的夫子凑在一起嘀咕:“这混小子吃错药了?”“莫不是转性了?”
他们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趁着课间休息把谢崇佑拉到一边:“谢六郎君,是什么让你突然转了性子?”
谢崇佑得意地挺起胸膛,眼睛亮晶晶的:“是我阿姐!”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脸上写满了自豪,“我阿姐的教诲,我怎敢不听?”
这话像一阵风似的在夫子们中间传开了。
一时间,谢明澜在书院里声名鹊起。
夫子们提起她时,语气里都带着几分敬佩:“谢二娘子当真是有办法。”
他们知道劝说谢崇佑认真读书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
以往不知道有多少长辈苦口婆心,连谢老夫人都亲自上阵过,可都没能改变这混小子的脾性。
夫子们要是知道谢明澜劝谢崇佑继续读书的真正用意,恐怕气得要把胡子都给揪下来。
此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谢府。
谢老夫人听闻后,竟像个小姑娘似的欢喜得眼角泛起了泪光。
她不顾身份地亲自跑进祠堂,在袅袅香火中对着谢氏列祖列宗的牌位又是作揖又是叩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列祖列宗在上,是你们保佑啊!佑儿这孩子终于开窍了!”
那虔诚的模样,连一旁伺候的仆妇们都看呆了。
作为谢氏家主的谢云峥,自然也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
不过与谢老夫人不同的是,他知道的是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