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滢一边抓紧时间学规矩,家里也在加紧替她备办嫁妆,董氏开了自己的私库,把自己的嫁妆拾掇了许多,领着儿媳,让下人们浩浩荡荡的抬进了曦滢的院子。
妃嫔的嫁妆都是由内务府统一备办的,但也不是不能从娘家带行李,这会儿曦滢的院子里摊着内务府搬来的嫁妆,曦滢正领着院子里的人收拾要带进宫去的东西。
见董氏又搬来这么多箱子,曦滢一时有些头疼,院子里基本没有能下脚的地方了。
“额娘,你这是把你的嫁妆都搬空了吗?多少给哥哥留点儿。”
董氏恨铁不成钢的看了曦滢一眼,哪有嫌自己家私太多的:“给你的你收着就是,你额娘心里有数,不会短了你哥哥的,再说,男儿们就该自己去挣,哪有盯着母亲嫁妆的。”
曦滢扶额:“这么多东西,到时候进宫会不会太过招摇了?”
“先前陆陆续续给你攒的嫁妆,摆件家具你是用不上了,你便多带上些衣料首饰和银钱进宫吧,你现在看着多,归拢归拢便没多少了。”
“你虽进了宫,得守着宫里的规矩,但吃穿用度上面,也别委屈了自己。妃子的份例就那点儿,还得养你一宫的人,人情往来,打赏下面人,说不准还得接济接济跟你同宫而居的妃嫔,都是花销,让你带你就带上。”
董氏一边看着下人装箱,一边叮嘱道。
大嫂富察氏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虽说咱们家不如内三旗那几个包衣娘娘家里那般在内务府扎根多年,但我阿玛管内务府也有些年头了,回头缺了什么,差人传个话,哥哥嫂嫂必会尽力帮你置办妥当。”
富察氏的父亲是马齐的弟弟马武,从康熙五十年便成了总管内务府大臣,至今己经十余年了,虽然马武岁数大了,近来在他有意避让之下,内务府的权柄一定程度上转到了华妃的远亲黄规全的手上,但他依旧在内务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办事也都方便。
(ps:内务府总管不止一个,常有同时出现几个内务府总管的情况,有时候是挂名,也有时候是荣誉职称,富察家那三个“姓”马的都陆续当过,雍正西年之前马武都是内务府总管,雍正西年他噶了,很多皇子也当过内务府总管,比如老八允禩十六允禄都干过,年妃他大哥年希尧也当过。)
富察家没几个格格,大嫂也很喜欢曦滢这个聪明伶俐不搞事,现在还要为家族牺牲进宫的小姑奶奶,若曦滢真的有需要,她也愿意出力。
-------------------------------------
雍正元年三月初日,吉日,宜嫁娶,宜搬家。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是嫁娶,但今天曦滢要换地图了。
听之前入凡间历练的仙人们所说,皇帝身上的龙气很是滋补,曦滢对此深表好奇。
曦滢一早就被薅起来,在众人的协助之下换上了繁复的妃位礼服。
董氏一连生了几个儿子,只得了曦滢这一个小女儿,现在必须送她入宫,忍着鼻酸,语带颤抖的叮嘱:“记得额娘跟你说的话,你要好好的,进宫了别像在府里那般任性,但也别受委屈,咱外头有人给你撑腰,若是能生下子嗣站稳脚跟最好,若是不能如意也不要着急,钮祜禄家的荣耀自有男人们自己去打拼,不必太过惦记家里……”
一旁的五个哥哥也七嘴八舌的这般叮嘱,三个嫂子也感慨万分,这年头,跟曦滢一般善解人意还聪明能干的小姑子不多了,朝夕相处了这么多年,处也处出了几分真感情。
吉时一到,跟着礼部官员的指引,登上轿辇,准备离开。
仪仗和护卫队之后,曦滢的轿辇在前,后面是宫里备办的嫁妆,再后面是曦滢自己的陪嫁。
为了把行李最大程度的压缩,装箱的人首接化身空间管理大师,每一抬箱子都被塞得满满当当,沉得离谱。
来抬嫁妆的侍卫一口气差点没抬起来,心里无不感叹钮祜禄氏的家底深厚。
车辇摇摇晃晃准备启程,身后传来父母兄嫂们跪送的声音。
掀开车帘回望,董氏一边擦眼泪一边拧尹徳的腰肉。
曦滢也有些鼻酸,在礼官的提醒下放下了车帘。
车驾穿过市井之地,喧嚣渐远,取而代之的是临近皇城的戒备森严。
厚重的宫门打开,曦滢在这里下了车。
宫门缓缓关上。
哦豁,喜提十三年徒刑。
换了软轿一路从宫道通过,浩浩荡荡的众人在永寿宫门前停下了。
春妮和春囡扶着曦滢从轿子上下来,她看了一眼满汉文并列镌刻这永寿宫三字的匾额,叹了一口气,抬脚走了进去。
永寿宫本就是离养心殿最近的宫殿,己经见完朝臣的雍正呷了一口苏培盛新换上的热茶:“外面是什么动静?”
苏培盛低声回话:“回皇上话,应该是和妃娘娘被迎进宫了,这会儿正在行册封礼。”
“是她啊。”
雍正手指轻轻在御案敲击了几下。
勋贵、武将、宗室、子嗣——
朝局的稳定和大清的未来。
她还是十三弟的救命恩人,她既然救了宇宙好弟弟十三,那就是他爱新觉罗·铁血真汉子·胤禛的救命恩人了。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个钮祜禄家出身的和妃都值得他看重。
“去传旨,今日在永寿宫用晚膳。”苏培盛躬身退下,遣人去永寿宫传信。
这次的册封,怡亲王主动请缨,要和妃册封的正使,为自己救命恩人抬咖,宇宙第一好弟弟的请求,雍正就没有不答应的。
命怡亲王为正使,保和殿大学士马齐、礼部尚书张廷玉为副使,持节册封和妃。
这次的册封,雍正给足了钮祜禄家面子,就是狠狠的落了老人们的面子,毕竟此前册封皇后之时,公隆科多是正使,副使是马齐,虽然当初存在怡亲王身体不好的客观原因,但相比之下这个规格实在是太超过了,皇后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华妃和齐妃了。
远在东六宫的宜修扶额:剪秋,本宫的头好痛。
至于永寿宫隔壁的翊坤宫主殿己经是满地碎茬子,下人跪了一地,连碎茬都不敢避开,丽嫔和曹贵人都识相的当缩头乌龟,根本不敢上翊坤宫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