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 第45章 风口浪尖

第45章 风口浪尖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基层:从科员到一方父母官
作者:
骑猪的白马
本章字数:
5272
更新时间:
2025-06-09

县府大院的梧桐叶在晨风中簌簌作响时,林深正站在办公室窗前,盯着手机里那条未读短信——是纪委老周发来的:"刘副主任今早八点亲自送了举报材料,你最好过来一趟。"

他捏着手机的指节微微发白。

前世处理欠薪案时,也曾遇到类似的反咬戏码,那时他急于证明清白,反而落了后手。

此刻窗玻璃映出他紧绷的下颌线,他突然笑了,指腹蹭过胸口的党徽——这一次,他早把该收的网扎紧了。

"叩叩。"

办公室门被推开,苏晚晴抱着一摞文件进来,发梢还沾着晨露:"建委的小王偷偷拍了刘振华的举报信照片,说他在材料里写你'胁迫企业主、违规调取财务数据',还说你和农民工串通作伪证。"她把文件摊开,最上面那张A4纸上"滥用职权"西个字刺得人眼睛疼。

林深的拇指划过举报信落款处"刘振华"三个字,笔锋抖得像筛糠——和今早约谈时对方捏茶杯的手一个颤法。

他抬眼时目光清亮:"晚晴,联系云安晚报和市台记者,十点在县府新闻发布厅,我要公开整个调查过程。"

"你疯了?"苏晚晴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现在县府里都在传'林主任为了政绩搞大动作',张副县长刚才还说'要顾全稳定大局'。"她抓起手机晃了晃,"我刚收到消息,上午的常委会有人提议'暂停调查,先安抚刘副主任情绪'。"

林深弯腰捡起钢笔,在指尖转了两圈:"因为他们没看见这些。"他抽出苏晚晴带来的文件,最下面是一沓银行流水复印件,"李会计昨晚加班到凌晨,把兴远公司近三年的资金流向全捋清楚了——每笔转到境外的钱,都对应着刘振华审批的项目。"他敲了敲其中一页,"08年光明街道养老中心项目,10年河西镇小学扩建工程,还有上个月刚批的锦绣家园安置房......"

苏晚晴的瞳孔微微收缩。

她突然想起昨夜在县档案馆,林深蹲在旧档案堆里翻查时,镜片上沾着的灰尘。

那时他说:"要掀盖子,就得连根拔起。"

十点整,新闻发布厅的顶灯次第亮起。

林深站在发言席后,面前摆着三个牛皮纸袋。

台下坐着二十多号记者,苏晚晴举着相机站在最前排,镜头对准他胸前的党徽。

"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是要说明三起农民工讨薪事件的调查进展。"林深翻开第一个纸袋,里面是一叠协议复印件,"首先,关于'胁迫企业主'的指控——这是王志远与176名农民工签订的欠薪确认书,每一份都有他本人签字,按了红手印。"他抽出其中一张,对着镜头展示右下角的签名,"大家可以注意看,这份协议的签署时间是7月15日上午十点,早于我与王志远的约谈时间。"

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

有记者举手提问:"林主任,网传您违规调取企业财务数据,是否属实?"

林深翻开第二个纸袋,取出一份盖着县司法局公章的文件:"这是张律师代表农民工申请的调查令,调取范围仅限于与欠薪相关的财务流水。"他转向坐在第二排的张律师,"张律师,能否说明调查令的申请流程?"

张律师起身,推了推眼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本次我们通过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经县法院审查后依法出具调查令。"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整个过程符合法律程序。"

第三个纸袋打开时,现场突然安静下来。

那是一沓转账记录,每一页的收款方都标注着"刘振华"。

林深将其中一页投影到屏幕上:"这是今年3月20日,兴远公司账户向刘振华个人账户转账50万元的凭证。

而就在三天前,刘副主任刚审批通过兴远公司承接的锦绣家园安置房项目。"

"哗——"

台下炸开一片议论。

苏晚晴的相机连续快拍,镜头里林深的侧脸被顶灯照得发亮,眼尾的细纹里凝着锐光。

她注意到他的右手始终按在第三个纸袋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那里面,应该还有更多证据。

"关于刘副主任举报的'滥用职权',我想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林深点击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县府门口的监控画面。

画面里,赵铁柱攥着皱巴巴的信纸,工人们排着队领现金,阳光把"为人民服务"的金字照得发亮,"这是7月17日下午三点,农民工工资现场发放的实况。"他转身看向镜头,"如果这也算'滥用职权',那我愿意滥用一辈子。"

发布会结束时己近正午。

林深刚走出发布厅,就看见县长站在走廊尽头,手里夹着半支烟,目光落在他胸前的党徽上。

"跟我来。"县长转身往办公室走,皮鞋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清晰。

推开门,办公桌上摆着刚泡好的浓茶,热气模糊了"为人民服务"的镇纸。

县长坐下时,藤椅发出"吱呀"一声:"刚才常委会临时加了议题,张副县长说'年轻人做事太冲,容易寒了干部的心'。"他端起茶杯,吹开浮着的茶叶,"我问他,是干部的心重要,还是176个农民工的血汗钱重要?"

林深站在办公桌前,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前世被灭口前,也是这样站在领导办公室,听着"稳定压倒一切"的训诫,最后看着凶手的影子从门外逼近。

"你提出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常委会通过了。"县长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下午就发文件,所有新开工项目必须按合同价3%缴纳保证金,由建委和人社局共同监管。"他把一份文件推过来,"这是会议纪要,你看看。"

林深翻开文件,"年度重点改革试点"几个字赫然在目。

他抬头时,县长的目光己经落在窗外——那里,工人们领完钱后自发组织的清扫队正在打扫县府广场,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像首歌谣。

"小林,"县长的声音突然放轻,"你这条路走得正,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他指了指桌上的举报信,"刘振华在县里干了二十年,关系盘根错节。

今天你掀了他的盖子,明天就有人想掀你的。"

林深握紧了手中的会议纪要,指腹蹭过"试点"两个字。

前世他死得不明不白,首到重生后才在旧信封里发现父母的密信,信末写着:"真正的保护,是让自己站在光里。"

"我明白。"他抬头时,眼里有光在跳,"但有些盖子,必须掀。"

夕阳把办公室的地板染成蜜色时,林深终于回到自己的工位。

电脑开机的提示音响起,他鬼使神差地打开浏览器,搜索栏里自动跳出"刘振华"三个字——是今早查建委官网时留下的记录。

他盯着跳动的光标看了三秒,指尖落在键盘上,慢慢敲下"历史项目"。

回车键按下的瞬间,屏幕亮起,密密麻麻的项目名称涌出来。

林深的目光扫过"2008年光明街道养老中心",扫过"2010年河西镇小学扩建",最后停在"2013年锦绣家园安置房"上。

鼠标悬在"项目档案"的超链接上,投下一片小小的阴影。

窗外的蝉鸣突然变了调子,像是某种预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