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手指在"锦绣家园安置房"的超链接上悬了三秒。
前世他在街道办时,曾听老主任提过这项目——说是给拆迁户建的安置房,最后却闹出住户屋顶漏水、墙皮脱落的纠纷,当时负责协调的科员被骂得狗血淋头,最后不了了之。
他点击进去,项目档案的PDF文件在屏幕上展开。
施工方是"恒远建筑",眼熟的名字——正是这次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王志远旗下公司。
验收报告里,建委副主任刘振华的签名龙飞凤舞,日期是2013年11月15日。
可林深记得,前世有位被砸伤的拆迁户老人曾攥着病历找他,说房子刚住半年就漏雨,找建委时对方说"验收合格,责任自负"。
键盘敲击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林深调出近三年刘振华审批的所有项目,逐一比对:2014年河西镇小学扩建,合同价480万,结算却做了620万;2015年光明街道养老中心,验收单上的"无安全隐患"西个字,与前世他见过的消防通道堆满杂物的照片重叠;最刺眼的是2016年的"云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施工日志里暴雨天打地基的记录,竟对应着验收报告里"地质条件优良"的结论。
"笃笃"。
办公室门被推开一道缝,李会计探进头来,怀里抱着厚沓银行流水:"林助理,你要的近三年建委监管项目流水调出来了。"她推了推金丝眼镜,发梢沾着档案室的旧纸味,"档案室王姐说你查得细,还问是不是要评年度先进?"
林深接过材料时,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折痕——是李会计逐页核对时留下的。
他翻到"锦绣家园"那页,合同约定分三期付款,可流水显示第二期款刚到账,第三期就提前打给了恒远建筑,备注栏写着"工程进度超预期"。
"李姐,"林深指着付款时间,"2013年10月暴雨,云安连续下了半个月,工地根本没法施工。
这'进度超预期'..."
李会计的手指顺着日期划过去,突然顿住:"这里!
第三期款到账后第二天,恒远账户转了50万到'金盛贸易',这家公司我查过,注册地址是个空门面。"她的声音轻了些,"去年我帮张副县长核对扶贫资金时,也见过这家公司的名字。"
林深的后槽牙轻轻咬了咬。
前世他被灭口前,最后接触的正是一起扶贫资金挪用案,当时线索也指向"金盛贸易"。
他抽出钢笔在"金盛贸易"旁画了个圈,抬头时正撞见李会计欲言又止的眼神。
"李姐,"他放轻语气,"你帮我把这些流水和合同付款节点做个对照表,重点标红时间差超过15天的。"见李会计点头,又补了句,"做完先存你私人U盘里,别放单位电脑。"
李会计的睫毛颤了颤,指尖无意识地着胸前的工牌——那是她女儿用橡皮泥捏的小熊猫,被封在透明膜里。"我明白,"她把材料拢进怀里,"下午下班前给你。"
办公室门刚合上,林深的手机就震了。
是张律师发来的微信:"证据材料整理好了,刑事控告书初稿在邮箱。"他点开邮箱,二十多页的文档里,农民工讨薪记录、合同复印件、银行流水截图分门别类,连王志远在酒局上拍着胸脯说"建委刘主任罩着"的录音都标了时间戳。
"张律师,"林深拨通电话,窗外的梧桐叶在风里沙沙响,"先别急着交检察院。"他望着楼下正在给树苗浇水的环卫工——那是上次讨薪成功的老周,"先以农民工代表名义发律师函,就说要公开施工方和监管方的责任。"
电话那头传来翻纸声:"您是想先从民事层面施压?"
"对。"林深指节抵着太阳穴,前世他吃过"打草惊蛇"的亏——当时刚查到点线索,关键证人就突然"生病"去了外地。"等刘振华坐不住了,再递刑事控告书。"
张律师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林助理,您这招像下围棋,先围后打。"
挂了电话,林深看了眼表,10:45。
他拿起座机,按下刘振华办公室的分机号:"刘主任,我是林深。
下午三点方便来我办公室吗?
有点关于王志远的情况想汇报。"
电话那头的停顿只持续了半秒:"行,三点见。"
下午三点整,刘振华准时推门进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袖口规矩地挽到小臂,倒像个刚下班的工人。
可林深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的戒指在阳光下闪了闪——那枚翡翠戒指,前世他在王志远的朋友圈见过,配文是"感谢刘哥指点"。
"小林啊,"刘振华拉过椅子坐下,膝盖却没碰着椅面,"听说农民工的钱都发了?
好事,说明咱们基层工作就得实心实意。"
林深把一份《关于王志远涉嫌挪用资金的情况说明》推过去,封皮上"己潜逃"三个字被红笔圈着:"王老板昨天联系了几个工人,说要'出国谈项目'。"他盯着刘振华的眼睛,"不过他走之前,把公司账户流水都删了——好在银行有备份。"
刘振华的喉结动了动,右手无意识地摸向衬衫第二颗纽扣——那是他刚才坐下时解开的,现在又慢慢扣上。"年轻人就是有冲劲,"他的声音没变调,指节却在桌下攥成了拳,"不过查案得讲证据,别让人家说咱们搞针对。"
"当然。"林深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纸,是李会计早上整理的资金流向图,"您看,恒远建筑三年前转给金盛贸易的50万,上个月又转了80万。
巧的是,金盛贸易的法人,是王老板的远房表舅。"
刘振华的脸瞬间白了。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小林,我还有个会。"转身时,后颈的汗渍在衬衫上晕开一片深色。
林深望着他撞上门的背影,手指轻轻敲了敲资金流向图——前世他就是在查到"金盛贸易"时出的事。
抽屉里的手机突然震动,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本地"。
"林助理,"电话里的声音压得很低,像含着块石子,"别以为查几个流水就能翻天。
你才当几天官?
小心晚上走路别摔着。"
林深把手机按在免提上,打开录音功能:"您是哪位?
有话不妨首说。"
对方挂了。
他盯着通话记录看了三秒,点开微信,把录音文件发给县长秘书小周,附上消息:"刚收到的,麻烦转县长。"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他想起父母信里的话:"真正的保护,是让自己站在光里。"
次日清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
椭圆桌旁坐满了人,张副县长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证据?
就凭几个流水和威胁电话?
这要是传出去,影响的是云安的投资环境!"
县长没说话,目光落在林深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
"我申请播放一段录音。"林深点击播放键。
"林助理,别以为查几个流水就能翻天......"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
张副县长的脸涨成猪肝色,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还有这个。"林深点开李会计做的资金流向图,投影屏上,刘振华的名字和王志远、金盛贸易连成一张网,"2013年至今,刘主任审批的12个项目里,8个存在提前付款、结算超支问题,涉及金额共计476万。"
空气凝固了。
坐在末位的纪委书记推了推眼镜:"我建议启动内部调查。"
散会时,林深收拾电脑,听见县长低声说:"小周,联系市审计局。"
刘振华是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的。
他的衬衫后背全湿了,领带歪在锁骨处。
回到办公室,他反手锁上门,从抽屉最深处摸出一部黑色手机,按下一串号码。
"喂?"
"事情有点不对劲......"他望着窗外林深办公室的窗户,那里透出的光像把刀,"得找人谈谈。"
当晚,林深在办公室加班。
电脑右下角弹出微信提示:"张律师:案例回顾初稿发你邮箱,您看看这样写行不行?"他打开邮件,标题是《176张欠条的终结:云安农民工讨薪全程记录》。
鼠标悬在"保存"键上,林深笑了笑。
窗外的月光漫进来,照在桌上的"为人民服务"镇纸上,那些被热气模糊过的字迹,此刻清晰得像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