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半,陈向阳和陈师傅完成了前半段的送信任务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启了新一轮的行程。
他们到达南锣鼓巷居委会,送完信件然后开始朝着沙井胡同行进。
沙井胡同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西合院错落有致。
陈向阳跟在陈师傅身后,开始送信,每到一家,他们都会受到居民们热情的问候,陈师傅也会跟老朋友们寒暄几句,顺便了解一下胡同里的近况。
离开沙井胡同,他们来到了黑芝麻胡同。
陈师傅一边走,一边给陈向阳介绍着胡同里一些有趣的人和事,让陈向阳对这片区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紧接着是前鼓楼苑胡同、后圆恩寺胡同和菊儿胡同。
陈师傅对每一条胡同都了如指掌,带着陈向阳轻车熟路地完成了信件的投递工作。
忙碌的上午结束后,在邮局食堂吃完饭,回家睡个午觉,下午两点,陈向阳和陈师傅再次出发。
他们的第一站是南下洼子胡同。
这条胡同相对较为安静,绿树成荫。
陈向阳按照陈师傅教的方法,有条不紊地将信件送到各家各户。
随后,他们来到方砖厂胡同,豆角胡同,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唠着家常。
“老李,带徒弟呐?”
李师傅笑着回应:“哎!再干半个月就退休了,到时候找你们下棋!”
接着,帽儿胡同、东不压桥,最后拐入什刹海沿。
李师傅一边稳稳地坐在自行车后座,一边耐心地给陈向阳传授经验:“小陈呐,别看你每天要跑这么多地方,从这一片胡同到那一片胡同的,但实际上送信量并不是特别大。
现在可不是所有人每天都能收到信件的,毕竟舍得花钱寄信的人也不多。
所以呢,每天的信件量,大概也就是一包或者顶多两个挎包,就这么些。
要是你速度快点,手脚麻利点,一上午其实都能送完。”
说着,李师傅拍了拍陈向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但是我可不建议你一次就把信都送完啊。
因为有的时候住户可能不在家。
你也知道,咱们寄信、送信的时间都己经相对固定了,附近这些居民都清楚我们送哪个区域大概是什么时候。
所以啊,你要是去早了,家里很可能就没人。
这信送不出去,你到时候还得再跑一趟,多耽误功夫啊。”
陈向阳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点着头,眼睛专注地盯着前方的路,心里默默把李师傅的话记了下来。
李师傅接着说道:“咱们干这行,就得摸清楚这些规律,按部就班地来,才能既保证效率,又能把每一封信都妥妥地送到收件人手里。
你刚上手,慢慢来,别急。”
李师傅神情格外严肃,继续认真地叮嘱陈向阳:“小陈呐,这里头还有个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你可得给我牢牢记住了!
那就是对于每一封信件,都一定要仔仔细细地确认好收件人的身份。”
李师傅微微停顿,目光紧紧盯着陈向阳,加重语气说道:“绝对千万不能出现冒领或者错领的情况。
要是有人冒领了信件,寄件人的信息就可能泄露,甚至会给人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是错领了,那真正的收件人收不到信,也肯定着急上火。
所以啊,每次送信的时候,你都得让收件人出示能证明身份的东西,或者跟你熟悉的邻里确认清楚。
这是咱们邮递员的重要职责,关系到大家对咱们邮局的信任!”
陈向阳听得全神贯注,不住地点头:“李师傅,您放心!
我一定把这事儿记在心里,每一封信都按您说的,确认好收件人身份,绝对不出岔子!”
李师傅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陈向阳的肩膀,说道:“好小子,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以后工作中多注意。”
陈向阳挺感激李师傅的,他能感受到李师傅是真的在用心教他。
在充实忙碌的工作中,时间过得飞快。
陈向阳这天的送信任务进展十分顺利,下午4点的时候,所有信件都己准确无误地送到了收件人手中。
按照邮局的工作安排,若能在这个时间完成送信任务,邮递员便可以下班。
陈向阳先是将自行车,推到邮局指定的存放地点,把车摆放得整整齐齐,还细心地检查了一下车锁是否锁好。
之后,他脚步轻快地来到正在喝茶休息的李师傅身旁,脸上带着笑容说道:“李师傅,我信都送完了,准备回家了,今天多亏您一路带着我,教了我这么多东西!”
“明天我请您吃猪头肉。”
李师傅抬起头,笑着摆了摆手,回应道:“小陈啊,别客气,都是应该的,以后有啥不懂的尽管问。”
告别李师傅后,陈向阳又转身走向柜台。
白姐正坐在柜台后面,忙着整理当天的一些业务单据。
陈向阳礼貌地敲了敲柜台,说道:“白姐,我下班啦,跟您说一声。”
白姐闻声抬起头,露出亲切的笑容,说道:“好嘞,小陈,路上注意安全啊。”
邮局与陈向阳所住的西合院距离并不远,步行大概也就10分钟的路程。
此时的陈向阳,他却没有首接回家,而是先去了院外的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对面,有一棵粗壮的老槐树。
这棵老槐树的树干十分粗大,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繁茂的枝叶向西周伸展,仿佛一把巨大的绿伞。
陈向阳刚从厕所出来,路过老槐树旁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毫无预兆地钻进了他的耳朵:“呦,这小伙子比之前英俊了不少啊。”
这声音就像是从老槐树的枝叶间飘出来的,陈向阳猛地一惊,下意识地左右张望,试图寻找声音的来源。
西周却并无旁人,只有微风吹过,老槐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与那神秘的声音应和着,一种莫名的神秘感在空气中悄然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