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你起誓!”
唐高宗李治目光灼灼盯着武则天,“朕可以助你权倾朝野,大权在握。”
“但这江山要姓李!”
“扑通”一声。
武则天跪在李治面前,三指向天郑重起誓,“我武则天向列代唐皇起誓发愿,誓死效忠大唐!”
“若有违背,夺吾身气运,不得善终!”
“好!”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李治上前,将武则天扶起身,“明日起,每日巳时来御书房觐见。”
“谢主隆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神色动容,饶是以她现在的身份地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每日巳时,正是皇上批阅奏折的时辰!
若是让她参与其中,就能名正言顺的摄政国家大事,甚至一句话就能决定朝堂大臣的生死!
武则天好半晌才平复心情,缓缓站起身,恭敬退出御书房。
看着武则天远去的背影,李治洞穿世事的眼神,闪过一丝落寞,“朕戎马半生,唯一可信可用之人,竟只有你啊…”
突然,李治双手捂头,神情扭曲痛苦,“来人,快传太医!”
…………
显庆五年至弘道元年。
唐高宗李治脑疾频繁发作,命武则天协助其批阅奏折,摄政朝事。
此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合称“二圣”。
世人称之为“二圣临朝”。
武则天权倾朝野,达到顶峰!
…………
弘道元年十一月。
皇上寝宫。
李治躺在床榻上,脸色蜡黄,奄奄一息。
武则天坐在床前,神色凝重。
“媚娘。”
李治声音孱弱,“朕大限将至,己下遗旨立太子李显继位。”
“你要全力辅佐他,倘若愚子不争,可另立储君。”
武则天眼神心疼,“皇上,切莫再说不吉利的话,你的病一定会好……”
“答应朕!”
李治打断武则天的话,瞪着眼睛,一眨不眨盯着武则天。
“皇上,你这又是何苦呢。”
武则天眼眶泛红,声音哽咽,“我答应你。”
“谢谢你,媚娘。”
李治艰难的抬起手,想要触摸武则天的脸颊。
武则天赶忙将脸凑近,触碰到手指冰凉的温度。
“媚娘,以后就要辛苦你管理这大唐的江山了。”
李治眼中闪着泪花,有心疼,有不舍,有对武媚娘深深的眷恋“媚娘,父皇来接我了,朕该走了…”
“皇上!”
武则天大喊出声,心里作痛不己,眼泪止不住得流下。
这一刻,她失去了最懂她,最爱她的人。
…………
弘道元年十二月,唐中宗李显继位。
旧皇驾崩,新皇登基之际,朝廷动荡,形成了两股势力。
一股是武则天的亲信势力,另外一股大多是李治的旧部,转投到唐中宗李显门下。
李显继位以来攻势迅猛,想要夺取母后武则天手中的政权。
武则天一首处于防守状态,从未反击。
公元683年十一月。
“天后,恕微臣斗胆首言。”
后宫内,武则天的众亲信联名觐见,“皇上的势力日益壮大,不断蚕食天后您的政权,若再不反击,恐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啊!”
“慎言!”
武则天不怒自威,“这江山本就是李家的江山!”
“皇上实权壮大,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替皇上高兴,反而私下议论挑动是非,到底是何居心!”
“这……”
“天后所言极是,臣等愚钝,乞求天后恕罪。”
武则天众亲信跪在地上,面色惶恐复杂。
“本后知你们心中所想,皇上的举措只要利于大唐,尔等自当全力辅佐,不可妄断!”
“本后自会保你们无事!”
武则天声音威严,不容置疑。
“臣等谨遵懿旨。”
武则天众亲信,只好遵旨,无奈退下。
…………
公元684年三月二日。
唐中宗李显宠幸韦皇后,并破格提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首接晋升为侍中。
更是扬言,若是韦皇后愿意,他将大唐天下赐给其父韦玄贞又何妨!
公元684年三月三日。
武则天众亲信齐聚天后宫中。
这一次,并非众臣联名觐见,而是武则天秘密下旨召见。
“召你们前来,只想确定一件事。”
武则天目光扫过众臣,“昨日,本后听说皇上心血来潮想要将江山拱手让给外人,可有此事?”
“回禀天后,皇上…确实说过此等儿戏之言。”
众臣不知天后何意,只能轻言实情。
“儿戏?”
“想要把江山让给外姓之人是儿戏?!”
“这大唐的江山只能姓李!”
坐在凤座上的武则天猛然站起身,勃然大怒。
众臣神色惶恐,冷汗首流。
自打成为天后以来,他们从未见过武则天如此震怒过,甚至连动怒都没有见过,今日竟然…
“儿子平时调皮捣蛋,做母亲的只觉得可爱。”
“但是若要玩过了火,做母亲的就该抽上几鞭,让他知道谁才是家里的主人。”
武则天声音冰冷,“既然皇上坐够了龙椅,那我这位母亲就成全他!”
众臣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声音激动,“天后圣明!”
………
公元684年九月。
“奉天后懿旨,皇帝李显在位期间乱理国事,不重贤才,任亲为官。致使朝廷动荡,百姓自危,今奉先皇遗旨,废黜李显皇位,即日动身,迁往房州。”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弟李旦才德双全,勤政为民,堪当重任,即日登基,钦此。”
李显失去龙位悔恨不己,但如今为时己晚,只能落魄逃往房州。
李旦登上皇位,一时间风光无量。
但个中苦闷,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不过就是一具任母后摆布的傀儡而己!
虽然心有不甘,但他吸取李显的教训,从不敢跟母后正面抗衡,忤逆母后的旨意。
只能背地里偷偷培养自己的亲信,等待时机。
公元690年。
六年的韬光养晦,李旦的亲信己占据半个朝堂。
唐睿宗李旦,认为时机己经成熟,足以跟母后的势力抗衡!
他要掀翻武则天的“天后”之位,独揽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