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 65 盗版危机

65 盗版危机

加入书架
书名:
七零供销社:我带全家吃肉
作者:
秋秋常
本章字数:
5222
更新时间:
2025-06-12

65.盗版危机

胜利牌润肤膏的名声被人们口口相传,名气也越来越大,当初的城南供销社是山城市唯一一家不缺货的供销社。

同样是看售货员的脸色,哪怕多走一段路,人们也愿意来这里买东西。

失去了最响亮的招牌,城南供销社的业绩一落千丈,青天白日的站在门口,就能看到屋里的售货员正在打瞌睡。

干花荷包的名声多亏了约翰先生的鼎力支持,使其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销售渠道,至今都在为国家创造一笔又一笔数额少但是收入稳定的外汇。

为了感谢约翰先生的知遇之恩,整个D国只有约翰先生能买到干花荷包,约翰先生也凭借着干花荷包一跃成为了D国的知名商人。

接到约翰先生的电话时宋书意还是挺高兴的,这笔外汇可是她亲手促成的。

“宋,真的是你,谢天谢地。”约翰先生的中文进步了不少,还会说四字成语。

“约翰先生,您怎么会给我打电话?”在宋书意的认知里,和约翰先生达成交易的事林大强,就算打电话也应该找林大强才对。

约翰先生苦笑:“我本不应该麻烦你,但在华国只有你和林能帮助我,我认为林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决定寻求你的帮助。”

宋书意欣然接受:“愿意为您效劳,究竟是什么样的麻烦让您和林大哥都觉得棘手呢?”

“我们的干花荷包遭遇了危机,它们的质量不好但是价格十分低廉,很多人都愿意买他们不好的荷包,我们好的荷包没有人买,很多商量好的订单也没有了。”

简单来说就是荷包被盗版了,并且有很大的价格优势以至于荷包手中忽略了质量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这批盗版,约翰先生购入的荷包就要砸手里了。

宋书意作为生意的促成者,哪怕是出于人道主义都应该对约翰先生伸出援手。

“约翰先生请您不要着急,我想到办法就立刻给您回电话。”宋书意说这话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了成算,只是还需要去找林大强确认一下。

约翰先生千叮咛万嘱咐,最后依依不舍的挂断了电话。

田经理调侃:“书意你还真是让我意想不到,你竟然还认识约翰这样的外国人,他为了找到你可是废了一番功夫。”

宋书意莞尔一笑:“瞧您说的,强将手下无弱兵,我是您的兵,自然不能差。”

田经理被宋书意哄得眉开眼笑。

事关林大强和林家村的工厂,宋书意没有再用办公室的电话给林大强回电,而是离开办公室后去了报亭。

林大强的电话接得很快,他的语气听起来要比约翰先生轻松很多:“书意啊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啊,未雨绸缪,你的说的小巧思可以派上用场了。”

早在生产第一批荷包的时候,宋书意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后世的盗版猖獗,他们很难保证现在的人没有这样的想法。

尤其是在国外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的情况下,人们的版权意识没有那么强,一样商品卖到最后往往都要打价格战,谁家的商品便宜谁家是赢家,但价格战打到最后往往都是两败俱伤。

为了避免这一点宋书意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提议在荷包上绣上防伪标志,林家村的绣工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决定把“林”字作为标识,采用复杂的手艺在荷包收口的褶皱处绣上与荷包同色的两棵小树。

双木成林,两棵小树就是林家村的标志。

小树的工艺极其复杂,目前市面上的任何一台机器都无法做到精准模仿,林家村内部也只有不到十个绣工会这样的绣法。

虽然现在的人们版权意识淡薄,但是都好面子,如果把防伪标志透露出去,绝大部分人一定会碍于面子,即使买了盗版荷包也不会带出去招摇过市。

盗版荷包没了销路,很快就会自取灭亡。

只是光有防伪标志还不够,他们要在公布之前做足宣传,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重视才行。

想到对应的手段,宋书意这才给约翰先生回了电话,国际长途很贵的,宋书意控制着语速,长话短说。

“约翰先生您也知道,我们的干花荷包每一个都是纯手工制作,是绝对的独一无二。为了防止盗版的情况发生,我们的荷包在生产时就绣上了防伪标志。”

“与您通话之后我立刻找到了林大哥商议,经过询问我们得知林家村的绣工在每一个荷包收口的褶皱处都绣了两棵小树作为区分。”

“据我所知,这种小树的工艺十分复杂,是华国的古法技艺传承,机器无法模仿,人工也很难复刻。”

约翰先生喜不自胜:“太好了宋,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林家村的绣工,棒!”

“难怪你们不可能给我更多的荷包,原来是珍贵的手工艺品。”

宋书意加快了语速简单讲述了自己的计划,约翰先生毕竟也是个成熟的商人,很快就理解了宋书意的想法。

约翰先生的动作很快,他按照宋书意的想法分别雇佣了几个在酒馆、集市工作的男人和女人。

人越多的地方传播消息就越容易,短短几天的时间,约翰先生所在的城市就已经有了正版和盗版的说法。

对于D国人来说,荷包是珍贵的进口货,没有人愿意被说成是盗版,越来越多的人找到约翰先生的商店讨要说法。

看守商店的店员不慌不忙的给前来讨要说法的顾客解释正版和盗版的区别。

买了盗版的顾客原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正版和盗版的知识一普及,他们越来越不敢把荷包戴在身上了。

舆论的风越刮越大,很多不知道华国荷包的人都纷纷来到约翰先生的商店竞相购买,出门佩戴荷包成了D国年轻人的新风尚。

两棵小树是最显著的标识,有些标新立异的年轻人甚至将其纹在了身上。

在约翰先生的口中了解到盗版危机基本解除,宋书意顺势提出了第二项计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