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你过来,来
宋香香又忙解释:“我没有不吃饭,就是没吃食堂的饭。”
“哎呀,就是当时我们住校的时候,姐姐给了我们好几瓶肉酱还有小零嘴,肉酱配上窝头再加上小零嘴就已经吃饱了。”
“食堂的饭我就吃不完了,老五说他长身体,我就全让他吃了。”
合着不是宋香香不吃饭,而是宋老五太能吃了。
周爱梅踢了宋老五一脚。
宋老五自知理亏,嘿嘿一笑。
“在学校里还习惯吗,老师有没有说可以回家住?”宋书意和宋香香躲到一边说悄悄话。
宋香香猜到宋书意的意思,嬉笑道:“姐姐你就别操心啦,我们在学校里挺好的,我们这批人住的是空教室,又凉快又宽敞。”
“老师还组织我们采艾草放在教室和宿舍里驱蚊。”
面对姐姐,宋香香小嘴说个不停,眉眼含笑,很是活泼。
“别光顾着玩儿,去学校是学习的。”周爱梅听了,忍不住教育。
“知道了,妈。”宋香香随口应道。
宋建设和宋老大回家后,几个人又是一顿闲话。
“肉呢,肉呢,有没有给我留肉?”宋老二推门而入,咋咋呼呼的样子顿时引起了周爱梅的注释。
“老二,你过来,来。”周爱梅皮笑肉不笑。
“咋啦?”宋老二不明所以,第六感告诉他来者不善。
他慢吞吞的踱步,周爱梅却等不及了,站起来拍了他两巴掌。
宋老二冤枉,嗷嗷直叫:“干嘛呀妈,我又怎么了?”
“还说你怎么了,就是你这个大嘴巴害的!”周爱梅嫌不解恨,又给了两巴掌:“你看看锅里有肉吗,桌子上摆的是什么?”
“爸,爸,救命啊!”
宋老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宋建设更是糊里糊涂,只是在宋老二的求救声中茫然地帮忙拦着妻子。
“行了,把嘴闭上。”周爱梅坐回凳子上。
宋书意对上宋老二委屈的眼神,哭笑不得的解释了刚才因为宋老二一句话引起的闹剧。
宋老二已经恢复了嬉皮笑脸:“那也不能怪我啊,我就瞥了那么一眼,看错也是正常的。”
“谁知道妈炖土豆的时候还炒糖色啊。”
每个人都有做菜的习惯,因为家里从前不大买肉,周爱梅就在炖土豆的时候炒点糖色,糊弄小时候的儿女们把土豆当肉吃。
周爱梅气得翻白眼:“吃还堵不上你的嘴。”
宋老二见好就收,不再说话。
吃过晚饭,宋书意找借口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拎着个圆墩墩的布包。
“姐,这里面装的啥啊?”宋老五好奇不已。
“打开看看。”宋书意的笑容暗藏玄机。
“西瓜,是西瓜!”宋老五惊喜道。
“这才刚入夏,哪儿来这么大的西瓜?”周爱梅望向宋书意,“囡囡宝你老实交代,这个西瓜花了多少钱?”
“你一个月发多少工资,经得起这么花啊?”
宋书意驾轻就熟的揽住周爱梅的胳膊卖乖:“这是库房的样品,没花几个钱。”
“仓库主管下乡的时候买了好些个不同地方的西瓜带回来,让我们帮着尝尝,挑出最好的几个品种进货。”
“妈,这西瓜可不能白吃,你们吃完了还得给我反馈才行。”
宋书意连蒙带骗,说到最后连自己都信了,振振有词的质问周爱梅:“妈,你是不是不相信我?”
“再说了我有没有门道,如果不是第一百货,我上哪儿整这么大的西瓜来?”
好话坏话都让她一个人说了,周爱梅笑骂:“你这孩子,我又不说你骗我,问问还不行了?”
“好啦好啦,快切西瓜吧。”宋老五吞吞口水:“这西瓜闻着就好吃。”
宋老二早就出去拿了菜刀和菜板,又在楼下打了一盆水。
“洗了吗,别切成大蒜味的。”宋老五咧咧嘴。
家里就一把菜刀,不管切菜还是切水果都用这一把,一个没注意就让水果沾上菜味,其中大蒜的味道最为严重。
宋老二迫不及待洗干净西瓜,:“洗了好几遍呢,放心吃吧。”
他利落地对半切开,墨绿的瓜皮映衬着嫩红的瓜瓤,西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不多时,菜板上就摆满了三角块。
宋书意拿起一块西瓜塞进嘴里,带着浓郁的果香和糖分,西瓜清爽的汁水流进喉咙。
“嗬,这西瓜可真水灵啊。”宋建设夸道:“上星期我们厂里分的西瓜,跟这个一比,都不能叫西瓜了。”
一个大西瓜让全家吃了个肚歪,摊在一角感叹幸福。
只有周爱梅不闲着,趁热打铁把西瓜皮切成条,又装到盆里。
“这西瓜可是好东西,瓜瓤解渴,瓜皮还能做菜,腌成咸菜能吃好长时间呢。”
“剩下一半留着明天,我给你们烙饼。”
宋老五欢呼:“哦!吃饼喽!”
宋老五的积极性很高,就连宋老二也撺掇,原本安排到晚上的烙饼也被兄弟俩催到了中午。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合面用的是二合面,总共烙了五张饼,周爱梅怕不够吃又烙了两张大油饼,又熬了一大锅菜汤。
宋老二分享着出车路上的见闻,精气神和半年前已经是今非昔比。
周爱梅借口吃饱了躲进屋里,宋建设察觉到妻子的情绪,跟着进屋,就看见妻子在偷偷抹眼泪。
“咋了这是,怎么还哭了呢?”宋建设拿来卷纸给妻子擦眼泪。
周爱梅擦干眼泪,脸上却是幸福的笑容:“我这是高兴的,老二终于长大了。”
“你想想去年,再看看现在,多好啊。”
宋建设坐到她身边:“是啊,这臭小子终于是懂事了,我们也不用跟着操心喽。”
周爱梅翻箱倒柜找出了这些年的相片,夫妻二人坐在一处回忆过往,仿佛又回到了刚结婚的时候。
宋老二贴着墙面听了半晌,什么都没听清,招呼着哥哥、弟弟妹妹们收拾着刷锅洗碗。
水管和水槽在楼下,是筒子楼一大帮人共用的。
中午头上没几个人在外头,姐弟几人带着锅碗瓢勺下去,没一会儿就洗刷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