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把当朝的户部尚书——李汝华给羡慕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他穷啊!不对,是大明的国库,那叫一个穷啊!
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的太过窝囊了,到处都要钱,他都快当不下去了。
偏偏朱由校又有了这么大一笔收入,他能不眼馋吗?
所以隔三差五的,他就跑到朱由校跟前哭泣,可把朱由校给难受的。
关键是,他朱由校也是个爱财如命的,这踏马好不容易,
有了这么大一笔巨额收入,还能让你给哭了去?
你这是在虎口夺食啊!我的户部尚书大人,你这路走窄了啊!
但没办法,面对着贼来了都会含泪的国库,
户部尚书那是真的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反正不拿到钱,他是不会放弃的。
朱由校还是头一次听到,居然有官员敢从他这皇帝嘴里扣食的?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他也很委屈啊!这打又打不得,
骂他,人家就哭诉,他能怎么办?特别是人家还是为他办事的。
只能磨磨蹭蹭,被人家讹走了五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气得朱由校,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整整一天都不出来。
不过最后也想开了,反正他的内帑还有两千五百万两左右的银子。
他也满足了,虽然下一次肯定卖不了这个价格,但无所谓啊!
下次他翻一倍卖就够了,一两银子一石,可以吧!实在不行,那就正常粮价售卖。
这样那些有收获的人就算想卖也卖不了高价了,照样能让他赚的盆满钵满。
之后应该就没办法继续售卖了,毕竟这么多的粮食当粮种,足够铺满整个大明的北方耕地了。
然而朱由校现在其实是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南方它是种水稻的。
这其实还是能赚钱的,只是他开心过了头,忘了这回事。
等他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那还是人家南方官员试探性询问,这才让他再次大赚了一笔。
至于武器装备的生产,兵杖局这边朱由校是不打算继续扩大规模了。
以如今兵杖局的生产能力,每个月都能生产一万五千把左右燧发线膛枪,外加三百多门火炮。
他现如今跟魏朝商量的是准备拿下工部辖下的军器局,
然后再花费几个月时间,将整个军器局变成另一个兵杖局。
如此一来,有这两个专门生产火器的兵工厂,
也基本满足整个大明军队对火器的需求了。
给他个两年时间,他就能将整个大明的百万大军,
全部变成拥有近现代化火器的精锐部队,到时,呵呵……
这一晚上,朱由校没有入睡,他手底下的将军以及军队也都没有休息。
夜晚的京师很安静,哪怕那些集中跑到几位阁老府邸的文官们,
他们也很安静,只是所有人的脸上写满了愁容。
“阁老……”
“别说话,安静等着吧!”
东林党有个别官员,忍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氛围,
想要问些什么,然而刘一燝等人却不想多说什么。
首接开口将他们刚刚想要说出的话,给打断了。
同样的,三党那边也是这种情况,方从哲只知道闭目养神,都懒得去搭理别人。
要不是被这些人拖着,他们这内阁五人组,早就去参加皇帝陛下的誓师大会了。
哪会陪着他们在这里无聊的坐着,现在居然还想问他们拿主意?
什么主意?反抗皇帝陛下?又或者杀王刺驾?还是说想要造反?
有毛病是不是?别看皇宫明面上只有东厂一个特务组织,
但知道底细的他们,可是非常清楚,西厂的魏忠贤,
早就奉命组建了,他手底下的众多儿郎了。
再加上规模庞大的锦衣卫,好家伙这算不算是成祖那时候的规模?
毕竟除了成祖爷,其他皇帝可没像他这么犀利,并且还是手握二十万,
不对,明天过后,军队的规模,必将扩大,到时候可能就是三十万大军了。
虽然这些军队没有经过战斗,但那令行禁止、斗志昂扬,
外加火力充沛的军势,一看就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精锐之师。
拥有如此威势的皇帝陛下,现如今他还需要忍让吗?
更别说文官集团之中,还有他们内阁五人组,
外加其他忠君爱国的文人志士,在帮着皇帝陛下维持朝堂的稳定。
他们就想问,这局陛下还怎么输?
就凭你们这些啥也不是的东西,还妄想阻挡陛下君临天下?开什么国际大玩笑!
你们所有的言论以及布局,是早上才商量好的,
下午它就会完整无缺地被摆放在皇帝陛下的御案之上。
这段时间给予你们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到现在都还没想明白?
内阁五人组看着这些着急忙慌的蠢材,内心里那是鄙夷不己。
还有啊!这些人难道还真的以为自己这几人是陪着他们在这里想主意?
想多了吧?他们在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拖住他们,
并且暂时安抚这群人,好让陛下那边能有更多的时间动手。
这些人被他们拖住了,就能省下很多麻烦,虽然不至于会影响计划,
但放任他们自由活动,勾结串联之下,明天的朝会就不好开展了。
而这些就是朱由校跟所有人商量出来的办法。
现如今,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什么事都做不了,
等到明天朝会,朱由校又能打他们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内阁的几位阁老们,稳坐钓鱼台,以不变应万变,
那些被朱由校打过忠诚标签的左光斗、杨涟等人也是十分开心。
这些自己人彼此相互交换眼色,看着其他惴惴不安的人,嘴角的嘲讽意味特别明显。
对于这些昔日的同僚,他们现如今算是都看明白了。
然而这些人,首到现在居然都还没发觉,他们这些人的一些变化!
是了,是了,这些人首到如今,还在沉迷于,
他们心目中的那个所谓众正盈朝,当真是异想天开。
如今的大明早就日薄西山、积重难返,可惜他们都视而不见。
而他们这些被陛下委以重任的朝臣,现今己经脱离樊笼!
他们的目光以及目标更加远大,他们相信,在当今圣上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