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萧景珩来到骠骑将军府。
骠骑将军陈渊是军中老将,手握五万铁骑,在军中威望极高。
萧景珩见到陈渊后,先是行了晚辈之礼,然后恭敬地说道:“陈将军,久仰您的威名,今日特来拜访,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陈渊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子,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客气地说道:“六皇子客气了,老臣何德何能,能让皇子如此看重。不知皇子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萧景珩笑了笑,说道:“本宫自幼喜爱兵法武艺,听闻将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心中十分钦佩。今日特来向将军请教一些兵法之道,还望将军不要嫌弃本宫愚笨。”
陈渊见他态度诚恳,便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开始与他谈论兵法。
萧景珩聪慧过人,对陈渊所说的内容一点就通,还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让陈渊对他刮目相看。
萧景衍带着月一,月一是萧景衍私下收的隐卫,其功夫更不用多说,高手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一般高手都不是对手!
街道茶楼喝茶听到有人议论陈渊小儿子,据说得了一种怪病,需要五味叶入药引!听说这五味叶药及其罕见之地才会有一姝,五十年才能成型入药用!
一般人可没有,更别提听谁说有了。那不是就发达了吗!
萧景衍听着,心思微动,抬头于月一正对,起身离了茶楼,走前吩咐月一回府取来五味叶!
而萧景衍首奔骠骑将军府,到了将军府,跟陈渊首接开门见山,手上有五味叶,可以赠送给陈渊!
让陈渊感激涕零。起身跪拜!此乃我陈渊全府上下的恩人呐!
多谢六皇子仗义解救我儿!老臣愿以性命效忠六皇子!
此事过后,陈渊为萧景衍不留毅力效力。
然而,萧景珩的这些举动,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太子萧景瑜。太子的眼线遍布京城,很快就将萧景珩的所作所为报告给了他。
萧景瑜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担忧气愤。他深知六弟此举的用意,若是让他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自己的太子之位恐怕将受到威胁。于是,他决定采取行动,打压萧景珩的势力。
太子先是在朝堂上弹劾那些与萧景珩来往密切的官员,以结党营私的罪名,要求父皇严惩。
景元帝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十分无奈。
他知道太子此举是为了打压六皇子,但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偏袒萧景珩,只能将此事暂时搁置。
与此同时,太子还暗中派人去调查萧景珩与军中将领的往来,试图找到他谋反的证据。然而,萧景珩行事谨慎,并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萧景珩得知太子对自己动手后,心中十分愤怒,但他并没有慌乱。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与太子正面冲突的时候,他需要寻找机会,给太子致命一击。
次日,北境传来急报,月离国大军压境,边关告急。景元帝接到战报后,心急如焚,拖着病体连夜召集众臣商议对策。
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出兵迎战。
太子萧景瑜主动请缨,愿意率军出征,平定匈奴之乱。
他认为,这是一个树立威望的好机会,只要能打退月离国,他的太子之位将更加稳固。
萧景珩听到此话心下了然随即站了出来,说道:“父皇,太子大哥心系国家,主动请缨,儿臣十分钦佩。
但此次月离国来势汹汹,太子大哥身为储君,肩负着社稷重任,不宜轻易涉险。
儿臣愿替太子大哥出征,定当不负父皇和众臣的期望,将匈奴赶出我大盛疆土。”
景元帝看着两个儿子,心中犹豫不决。他知道太子出征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又担心六皇子经验不足,难以应对月离国的大军。
就在这时,骠骑将军陈渊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六皇子聪慧过人,又精通兵法武艺。臣愿辅佐六皇子出征,定能将月离国打退。”
在陈渊的支持下,再加上萧景珩的再三请求,景元帝最终同意了让萧景珩率军出征。
萧景珩得到命令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他的声望将大幅提升,离那个位置也就更近了一步。
出征黎明前的夜晚,大雪再次纷纷扬扬地飘落。萧景珩站在军营中,看着漫天的雪花。朝堂上只有陈渊支持他还远远不够!想到此!心思流转!将军府嫡女自幼军中长大,想到此眼神微眯…又向是做了什么决定一样!
而在皇宫中,太子萧景瑜看着窗外的雪,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而六弟一旦立下战功,他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太子表面奉承着恭喜六弟可以替父出征,他在暗中谋划着,准备在萧景珩出征期间,派出杀手拦截他…
而另一边朝堂之上也部署替代萧景珩的人,明里暗里打压萧景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