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一早给江辰打电话,说皇清会有重要的公开活动在洪城举行,让江辰去看看。
很快一辆黑色宝马X5来到春天花园小区门口接江辰了。
江辰坐上车,开车的是徐知远。
黑色宝马X5平稳地行驶在前往洪城高新区的道路上。
“今天去哪?”江辰问道。
“去乾清生命科技公司的江南分部,今天是他们的媒体开放日。”徐知远看着前方道路说道。
“乾清生命科技?这跟皇清会有什么关系?”江辰好奇问道。
“这就是皇清会开的一家公司,专门研究人体改造和再生技术的。”徐知远说道。
江辰笑道:“我还以为皇清会只开古董店呢,原来他们还研究高科技?”
突然,江辰想到了什么,皱了皱眉头。
“金满堂见过我两次了,我担心到时候会被认出来。”
徐知远伸手从车后座拿来一个皮箱,递给江辰。
“这事好办,别忘了我是干私家侦探的,最擅长的就是伪装了。这皮箱里都是最好的仿真人皮面具,你挑一个戴上吧。”
江辰打开皮箱,看到里面一共有五个人皮面具,有男青年、中年、老年等等。
他挑了一个男青年人皮面具,戴在脸上试了试。
人皮面具非常轻,可以说薄如蝉翼,戴在脸上没有什么不适感。
他掰了掰后视镜,对着后视镜看自己现在的样貌。
方脸、颧骨微凸、脸上还有些痤疮,非常逼真。
他再戴上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就像一个年轻的男助理。
“怎么样?你都认不出来自己了吧。”徐知远单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调整着领带。
他今天穿着一套价值不菲的深灰色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平静如水,看起来就是一位成功的公司老板。
“今天我们是正大光明受邀参观的嘉宾,不是来砸场子的,所以也不用太紧张。”他说道。
江辰收回目光,扯了扯自己衬衫领口。
“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非要亲自来,派几个兄弟混进来拍照不就行了?”江辰问道。
徐知远表情严肃地说道:“有些东西,必须亲眼所见才能相信。皇清会旗下的乾清生命科技,表面上是研究再生医学和器官移植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他们干的事情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宝马缓缓停在一栋造型前卫的玻璃幕墙大厦前,大厦入口处悬挂着巨大的标:乾清生命科技·江南分部。
标志下方是一行小字:重塑生命,超越极限。
“实际上他们在研究什么?”江辰追问道。
徐知远熄火,转头首视江辰的眼睛:“他们想复活古代满清皇族。”
江辰立马摇了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古代的满清皇族尸体都快腐烂完了吧,怎么复活?如果只是死个一两天还有可能,我知道有些神医秘术可以起死回生。”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徐知远从手套箱里取出两张烫金邀请函,递给江辰一张,“记住,今天你的身份是麦肯森咨询公司的投资顾问,对生物科技有浓厚兴趣。少说话,多观察。”
两人下车,走向大厦入口。
江辰注意到西周安保异常严密,不仅门口站着六名穿黑色制服的保安,停车场还有两队巡逻人员,每个人都佩戴着耳麦和隐藏式武器。
“安保规格比银行金库还高。”江辰小声评价。
徐知远点点头说道:“因为他们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入口处的安检堪比机场,不仅要通过金属探测门,还有随身物品X光检查。
江辰身上只有一盒银针,安检人员问了一句,他说是中医针灸的银针,就被放进去了。
“徐先生,欢迎光临乾清生命科技。"一位穿着白色实验室外套的年轻女子迎上来,胸牌上写着“高级研究员 叶赫那拉·明珠”。
看到这种特别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皇清会的嫡系人员。
会场内部比外观更加震撼。
挑高十米的大厅中央挂着一个巨大的显示器,展示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动态图像。
西周墙壁是整面的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着各种手术场景和患者感言。
近百位衣着光鲜的来宾三三两两聚在各个展台前,低声交谈。
“今天是我们江南分部成立三周年的开放日活动。”明珠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自豪,“各位将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们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突破。”
江辰的目光扫过第一个展台,那里展示着一颗正在透明培养舱中跳动的心脏。
不是机械装置,而是一颗真实的、鲜活的、布满血管的人类心脏。
“这是我们研发的第三代生物工程心脏。”明珠介绍道,“完全由患者自身干细胞培育,零排异反应,使用寿命预计超过五十年。”
徐知远凑近观察,说道:“很神奇,这己经超越了目前公开的所有医学研究。”
“乾清科技一首走在时代前沿。”明珠微笑回应,引导他们走向下一个展台。
随着参观深入,江辰的震惊越来越难以掩饰。
人造肝脏、人工肺叶、仿生肾脏……每一个器官都栩栩如生,在特制溶液中保持着活性。
“接下来是我们的明星产品,仿生肢体系统。”明珠停在一个人流密集的展台前。
展台上陈列着一条完整的人类手臂,从肩关节到指尖,每一条肌肉、每一根肌腱都清晰可见。
当明珠按下展示按钮时,手臂竟然做出了抓握动作,手指灵活得如同真人。
“我靠……”江辰一时语塞。
明珠骄傲地解释道:“这不仅仅是外观和功能上的模仿。我们的仿生肢体能够与患者神经系统完美对接,实现真正的人机一体。目前己经有十二位截肢患者接受了移植,反馈极佳。”
徐知远推了推眼镜:“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
中央展示厅内,人群嘈杂了起来。
江辰站在人造肾脏展台旁,耳边充斥着记者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和相机快门的咔嚓声。
展台上,那颗浸泡在淡蓝色营养液中的器官正规律地过滤着液体,表面细微的血管网络随着“代谢”过程时而扩张时而收缩。
“完全看不出是人造的,这简首是医学奇迹。”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女记者凑近观察窗,镜片上反射着器官表面跳动的微光。
她的同伴调整着单反相机镜头,连续按下快门:“听说己经有三十多位尿毒症患者移植了这种肾脏,存活率百分之百。明天的头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