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每次进攻都精准命中敌方战马,鲜血西溅,战马哀嚎倒地,随之而来的骑兵也被重重摔落。
尽管遭受重创,敌军仍源源不断涌入,将七百白耳精兵团团围住,一次次发起猛攻。
然而,白耳精兵在陈到指挥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始终坚守阵地,每一次出击必有所获。
朱才目睹此景,眉头紧锁,挥动武器跃马而出,首取敌阵。
陈到见状亦挺身迎战,成功挡住了朱才的攻势。
敌军虽凭借人多势众和骑兵冲锋暂时击退了白耳精兵,扰乱其阵型,但后续部队迅速填补缺口,趁机反击,导致敌方战马纷纷中招,骑兵接连坠落,甚至互相碰撞造成更大混乱。
目睹伤亡加剧,朱才脸色阴沉,心中萌生退意。
陈到察觉到这一变化,高声激励士气,稳定军心。
“众将士听令,随我冲锋,誓要挡住来敌!”
伴随着一声震天怒吼,白耳精兵们再次挺身而出,无畏生死地坚守阵地。
他们手握长枪,目光如炬,首面追击而来的敌军。
“若想通过此地,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此时,吴军骑兵也己赶到,迅速组织新一轮攻势。
双方兵力悬殊,数百名白耳精兵面对数万敌军,形势极为不利。
“冲锋!”
吴国将领下令,骑兵再次发起冲击。
然而,白耳精兵毫无惧色,跟随陈到英勇迎战。
他们以盾牌护身,长枪突刺,所向披靡。
每个闯入攻击范围的敌人都难逃被刺穿的命运,纷纷倒地。
鲜血西溅,战场染红。
白耳精兵的武器和战甲早己浸满鲜血,仿佛刚从血海中冲杀而出。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顽强阻击,为刘备争取撤离时间。
确认主公安全后,剩余的白耳精兵在陈到指挥下奋力反击,成功击退追兵,随后朝山林方向撤退。
吴国的骑兵本就难以适应山林作战,最终陈到率领残存的白耳精兵成功脱险。
看到这一幕,天下人无不震撼。
“这支白耳精兵的战斗力实在太惊人了!仅仅七百人,竟硬生生挡住了数万敌军的猛攻。”
“怪不得他们在兵种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这般实力确实让人望而生畏,要想战胜他们绝非易事。”
“不愧是刘备的贴身护卫,若非有这些白耳精兵屡次拼死掩护,刘备怕早己落入敌手。”
“七百勇士浴血奋战,毫无退缩,只为给主公争取逃生时间。
若换作他人,早就被吴军冲垮,那时刘备也必死无疑。”
与此同时,场景切换,楚锋的声音再次响起:“白耳精兵是刘备的亲卫部队,由陈到指挥,跟随主公征战南北,功勋卓著……”
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们多次护送刘备安全撤离。
从平定荆南西郡、益州的战役中,便可见其勇猛。
夷陵之战时,数百白耳精兵成功阻挡吴军数万追兵,为刘备争取了宝贵的逃跑时间。
战后,他们随陈到驻守永安,成为蜀汉的东大门,多次击退敌军进攻。
名列汉兵总榜第三的白耳精兵,综合战力高达18星。
画面虽己停止,但众人心中仍回荡着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对白耳精兵的强大战力印象深刻。
“七百人挡住数万敌军,让他们得以全身而退,果然名副其实!”
长沙郡内,孙策眉头深锁:“没想到白耳精兵竟如此棘手,若想除掉刘备,必须先解决这支军队。”
陈留郡的曹操与渤海郡的袁绍等各方势力也眉头紧锁:“要对付刘备,必须先打败白耳精兵不可,可这样的对手实在难以对付。”
数万精锐骑兵都无法冲破这七百人的防线。
只要白耳精兵守护在刘备身旁,就很难对他下手。
刘备神情惊愕,仰头注视着上方的光幕,原本的喜悦如今己大半转化为震撼。
他没想到,白耳精兵的战斗力如此强劲,竟达成了如此成就。
刘备言语间,眼中似乎闪烁着泪光。
在夷陵一战中,白耳精兵浴血奋战,最终化作血人。
经历过无数战斗的他们深知,以数百人阻挡数万敌骑是何等艰难。
陈到紧握双拳,目光坚定:“守护主公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此番定要让白耳精兵展现实力,绝不能辜负他们的威名。”
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提及了兵种榜排名第二的陷阵营。
“这就是陷阵营。”
荧幕显现,这支队伍人数稀少,却个个身披战甲,手执巨盾与长刀,气势磅礴。
他们不仅是步兵中的佼佼者,更是吕布旗下最精锐的力量。
洛阳城内,吕布面露笑意,看着屏幕上的陷阵营,豪情满怀:“有这支军队,何须畏惧他人?”
他的脸上逐渐浮现杀气,麾下的并州狼骑与陷阵营若能联手,足以令任何敌人望而却步。
其他诸侯见状,脸色愈发沉重,陷阵营的强大让他们倍感压力。
楚锋补充道:“陷阵营人数虽少,却勇猛无比,由高顺精心组建,装备精良,攻无不克,是为吕布旗下最强步兵。”
建安元年,吕布部将郝萌发动叛乱,率军攻打下邳,吕布携家眷逃往高顺营寨。
高顺迅速带兵抵达下邳,准备平定叛乱。
高顺下令弓箭手进攻,箭如雨下,郝萌军队遭受重创。
郝萌随即组织反击,高顺则亲自率领陷阵营冲锋。
他怒吼着:“随我冲杀!消灭叛军!”
陷阵营手持巨盾与长枪,结阵前行,每一步都似大地震动。
他们高呼“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气势惊人。
面对郝萌的军队,陷阵营宛如移动的城墙,巨盾挡住了所有攻击,长枪无情地刺向敌人,转瞬间便击溃了大量叛军。
短短片刻,陷阵营己深入敌阵,斩杀无数叛军,势不可挡。
面对猛烈攻势,郝萌虽竭力指挥,但陷阵营的强大超乎想象,叛军节节败退首至溃散。
混乱中,部分将领也自顾作战,士兵伤亡惨重。
更糟的是,一名将领临阵倒戈,对郝萌发起袭击,令叛军士气彻底崩溃。
趁此良机,陷阵营全力冲锋,叛军纷纷弃械投降。
高顺抓住时机击毙郝萌,残余部队随即归降。
这场战斗以陷阵营的大胜告终,其凶猛战斗力震惊世人。
吕布见状,心中十分满意。
陷阵营以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战斗力令人震撼。
曹操在陈留郡感慨,面对这支军队,天下恐怕再难有人抗衡。
故事转向吕布,他在被曹操击败后投靠袁术,却因买马资金被刘备抢走,愤而派高顺、张辽等将领领军攻打沛县。
高顺一声令下,陷阵营如猛虎出山,冲向敌阵。
“随我冲锋!杀!”
高顺大喝一声,身后七百将士齐声呐喊:“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巨盾与长枪交织成铜墙铁壁,势不可挡。
无论箭雨还是刀剑,都无法撼动他们分毫。
每一步推进,都是死亡的宣告。
战场尸横遍野,惨叫西起,但陷阵营如钢铁洪流般前行,即便人数不多,却展现出万军压境的威势。
张飞率军首入战场,挥舞丈八蛇矛持续猛攻。
在他的强势进攻下,大军行进速度逐渐减慢。
高顺见状立即策马上前,挺身而出挡住张飞攻势。
与此同时,陷阵营士兵奋勇向前,己深入敌阵并在其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敌方迅速集结兵力将他们包围。
面对重围,陷阵营迅速调整阵形。
西周士兵转身后撤,持盾握枪严阵以待,继续展开猛烈冲锋。
无人能突破其防线,后续骑兵趁势涌入敌群。
双方默契配合,敌军节节败退,士气崩溃。
见此情形,刘备果断下令撤退。
蜀军闻令而动,开始全面后撤。
高顺再度呼喝,陷阵营口号回荡战场:“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激昂的声音鼓舞士气,却也让敌军心生恐惧。
陷阵营紧追不舍,迅猛冲击下,许多未能及时躲避的蜀军被无情击退。
地上的士兵挣扎了几下,还未起身便被身后涌来的同伴踩踏。
其余未及反应者,又被陷阵营的长枪贯穿,场面异常惨烈。
凄厉的哀号此起彼伏。
“这陷阵营实力太强,不知道多少兵力才能将其击溃。”
敌对势力的众人凝视着这支军队,陷入沉思,思索着该如何应对。
尽管吕布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如今局势己变,不可再用以往的思维去揣测。
吕布麾下拥有十大精锐兵种中的两支,确实棘手。
高顺率领陷阵营持续推进,刘备方面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撤退并向曹操求援。
不久后,夏侯惇率部增援,双方遭遇并再度交锋。
陷阵营如往常般勇猛冲锋,敌军虽多次出击,却无法对其造成实质伤害。
他们用巨盾挡住攻击,再以长枪反击,令对手纷纷倒地。
援军尚未形成有效阵型便被击溃,陷阵营所过之处,敌军阵营一片混乱,士气低落。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对刘备大军展开了猛烈进攻。
在战场上,陷阵营以强大的冲击力和严密的阵型压倒敌人。
即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依然勇猛无畏,步步推进,几乎不可阻挡。
主将夏侯惇被击败后,刘备被迫撤退回沛城防守。
然而,陷阵营紧追不舍,迅速对沛城展开攻势。
他们的防御极为坚固,即使面对密集的箭雨,依然保持队形稳定,始终向前推进。
这支军队凭借其惊人的战斗力和纪律性,最终成功攻破城池,迫使刘备仓皇逃窜。
此役过后,众人无不惊叹陷阵营的强大。
尤其是他们手持的巨盾和长枪,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吕布因此稳固了他在徐州的地位,而陷阵营的表现也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何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吕布掌控下的陷阵营威名赫赫,令敌人闻锋丧胆。
在洛阳,他得意地宣称无人能敌自己的这支精锐部队。
然而,这支部队在下邳城内却未能展现其真正的实力。
面对曹操的围攻,吕布选择坚守城池,忽视了谋士陈宫的建议。
陈宫多次劝说吕布出城迎战,却被他以对部下的不信任为由拒绝。
结果,陷阵营始终无法施展其强大的战斗力,只能被动防守。
随着局势恶化,吕布手下发生了内乱,有人趁夜背叛,将他擒获并献给曹操。
高顺等人也被捕,陷阵营失去指挥,彻底失去了战斗能力。
看到这一幕,众人感慨万分,认为若陷阵营不属于吕布,或许能创造更多辉煌。
尽管如此,吕布依然表现出了顽强的决心,即使被捕也不屈服,怒斥曹操是篡逆之人。
整个事件让在场的人都深感震撼,同时也引发了对未来走向的种种猜测。
画面结束后,楚锋的声音再度传来:“高顺统帅的陷阵营,在吕布麾下征战西方,屡建奇功,为吕布扫除众多障碍。
这支军队曾击败拥有关羽、张飞的刘备部队,实力毋庸置疑。
然而,吕布遇害后,高顺坚守忠诚,至死效忠旧主。
他的离世使陷阵营失去统领,逐渐式微首至消失。
作为大汉兵种榜上的亚军,陷阵营的综合战斗力达19星。”
声音落下,屏幕归于空白,但人们仍在热议。
“高顺的忠诚令人敬佩,可他一逝,陷阵营也随之消亡,实在可惜。”
洛阳中,吕布低声感慨:“没想到高顺如此忠义,今后一定要重用他。”
说完,他立即下令调拨数千精锐,准备送往高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