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之厅的巨幅星图被冰冷的数据洪流切割。左侧,那颗悬停在柯伊伯带外缘0.1光年处的“巢穴行星”,其庞大的暗红色轮廓如同深渊凝视的巨眼,周围调整队形的虫群生物舰闪烁着不祥的红点。右侧,一片由密集蓝色光点构成的钢铁星海正澎湃涌动——那是T-3星系联合体六年呕心沥血铸就的终极防线。
杨荣立于星图之前,如同立于文明存续的十字路口。他面前悬浮的数个全息数据板,流淌着星璇整合自无数牺牲与血火的冰冷情报。
数据板一:深渊之影 - 虫族单位特性整合(谛听/标本/血铸)
‘影刺’ (Scout/Striker): 高速(近50%光速)、隐形(环境伪装/能量吸收)、弱火力(高能生物射线)、集群侦察/骚扰/精准破坏。核心威胁:渗透、情报刺探、瘫痪节点。
‘撕裂者’ (B Assault):中型单位(30米)、强近战(生物骨刃)、高机动、酸液喷射(破盾/蚀甲)。协同‘影刺’发动接舷战。核心威胁:舰内破坏、夺取设备/数据。
‘冰隐者’ (Ambush Specialist):‘影刺’变种,极端环境伪装(冰晶/岩石)、伏击专家、反捕获。核心威胁:保护高价值目标、设伏。
‘钻心者’ (Infiltrator/Saboteur): 微型单位(拳头大小)、强隐形、钻蚀合金、分泌腐蚀液、生物电脉冲。利用诱饵渗透。核心威胁:内部破坏、瘫痪系统、窃取数据/活体捕获(高危推测)。
‘织网者’ (Tactiode):捕获样本(磐石-22)。强大生物信息处理/加密/定向传输、脆弱本体需保护。核心威胁: 局部战场指挥、信息中转、提升协同效率。
‘巢穴行星’ (Mobile Hive):战略核心。功能:移动兵工厂/资源库/堡垒。观测能力:生物舰生产(小型单位)、疑似行星级防御、地热/内核能源利用、环境改造。终极威胁:持续作战核心、难以摧毁。
结论:斥候部队展现极高战术素养、兵种协同、环境利用及信息战能力。未暴露巡洋舰及以上大型生物舰单位。
数据板二:血铸之盾 - 狩猎行动复盘(损失与成绩)
损失(触目惊心):
沉没:朱厌级护卫舰 x 1 (“坚盾号”),傒囊级护卫舰 x 1 (“潜行者”)。
损毁/重创:天兵级机甲 x 7,夜游神级机甲 x 9,毕方战机 x 12。
人员伤亡:舰员及陆战队员牺牲 387人,重伤 154人;机甲/战机驾驶员牺牲 42人,重伤 19人。
成绩(以血换知):
确认摧毁:影刺 x 183,撕裂者 x 67,冰隐者 x 29,钻心者 x 41(残骸),疑似小型生物舰 x 3。
摧毁据点/伏击点 x 19。
核心价值: 捕获‘织网者’ x 1(解析中);确证‘巢穴行星’功能;获取多类生物样本;极大丰富虫族战术数据库(伏击、渗透、反捕获、信息战)。
复盘结论:代价惨重,情报无价。虫族战术灵活、致命、欺骗性强,对信息极端重视。其斥候战力上限己探明(无大型舰),但威胁模式复杂多变。
数据板三:铁壁初成 - ‘铸剑’计划最终报告(超额完成)
舰队建设(钢铁洪流):
完成:23支标准主力舰队。
单支舰队标准构成:
烛阴级战略航母 x 1 (核心旗舰,指挥/蜂群控制/护盾节点)
应龙级战列舰 x 4 (重型火力支柱,毁灭性打击)
*英招级-A高速巡洋舰 x 5 + 陆吾级-B无人机巡洋舰 x 5 (高速突击/蜂群指挥,合计10艘)
狰级-A突击驱逐舰 x 8 + 猰貐级-B隐身驱逐舰 x 8 (突击/侦察猎杀,合计16艘)
夔牛级-A拦截护卫舰 x 7 + 朱厌级-B突击护卫舰 x 7 + 傒囊级-C隐身护卫舰 x 6 (防空/反导/近战/侦察,合计20艘)
精卫级-A预警信息舰 x 1 + 玄鸟级-B干扰信息舰 x 1 (战场感知/电子战)
重明级武装支援舰 x 3 (维修/补给/护盾增强/火力延伸)
舰载单位:毕方战机联队 (A/B/C型)、钦原无人机集群 (各型) 全数配齐,基础协同训练完成。
防御体系: ‘星链’柯伊伯带防御区一期工程完备武装;‘九鼎’行星护盾覆盖核心星球;‘河图洛书’轨道防御网核心节点部署。
工业产能:峰值运转,可持续维护、补充、升级。
核心短板:人员素质, 新兵比例:40%(战损补充 + 舰队规模急速扩张)。
表现短板: 对复杂舰船系统(尤其航母生物神经协同、信息舰多源数据处理)操作生疏。
高强度信息洪流下反应迟缓,判断易出错。
多兵种协同脱节:无人机集群控制与主力舰火力节奏失调;信息舰与火力舰实时交互迟滞;支援舰能量传输效率低下。
模拟对抗虫群复合战术(大规模蜂群突袭+隐形渗透+电子压制)时,失误率显著高于老兵,协同效率下降35%。
结论:钢铁洪流己成,然驾驭洪流之手尚显稚嫩。此短板为决战时最大隐忧,可致体系崩坏。
杨荣的目光在“40%新兵”、“协同脱节”与星图上那颗悬停的猩红巨眼间反复扫视。厅内落针可闻,唯有星璇核心光晕流转的微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
“星璇,”杨荣的声音如冰刃破开沉寂,“推演虫群减速意图及后续行动。”
星璇光晕急闪:“分析结论:
1. 意图主因:我方在柯伊伯带展现的抵抗强度与组织性远超其预估(斥候大量损失、‘织网者’丢失、渗透受阻),触发其威胁重评估与战术调整机制。
2. 后续推演(概率):
最高 (65%): 加速投放更隐蔽、更强力的新型侦察/渗透单位(含小型生物舰),深入探测我方防御细节、舰队部署及对‘巢穴行星’的应对。主力同步优化突击阵型。
次高 (30%):利用‘巢穴行星’产能,就地孵化一支规模庞大的先导突击集群(中小型生物舰),在新型侦察指引下发动高强度试探进攻,测试我方防御极限与反应漏洞。
极低 (5%):放弃转向(不符其掠夺特性与己暴露行踪)。”
“磨刀。”上官婉冷然道,“它们在磨更狠、更准的刀。”
“正是!”杨荣目光如电,扫过核心层,“留给我们的时间,比‘提前三个月’更紧迫!虫群主力随时可能发动更致命的攻势!最后窗口,必须用于补强最弱一环!”他指向那片蓝色光海:
“‘铸剑’己成,锋芒慑人。然剑柄不稳,西十新血,是希望,亦是阿喀琉斯之踵!” 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命令!”
1. ‘砺刃’计划(即刻执行): 23支主力舰队,轮换进驻柯伊伯带‘星链’防御区!以残余虫族斥候为‘磨刀石’,进行最高强度实战化淬炼!上官婉总领!
大纲核心:模拟虫群主力复合冲击(蜂群饱和、隐形渗透、电子压制、接舷战),进行无预案、多舰队、跨兵种高强度对抗演习!
核心策略:新老混编,以血淬火! 重点锤炼:复杂系统极限操作、信息洪流下的精准决策、无人机集群/信息舰/火力舰/支援舰无缝实时协同、高压下的心理韧性!
严苛标准:贴近实战,允许‘战损’! 演习表现低下者(舰长、关键岗位),即时轮换下岗特训!星璇全程监控,建立个人/舰队‘战力系数’档案,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决战!
2. ‘标本’深化(争分夺秒): 伊兰特、伊万诺夫!集中顶尖力量,不计代价解析‘织网者’及虫族样本!目标:破译通讯加密规律、定位生物护盾/装甲弱点、锁定信息节点特征信号!为‘玄鸟级’干扰及舰队火控提供致命优化参数!时间即生命!
3. 防御‘神经’强化(查漏补缺):王动!于‘星链’防御区关键节点,加装被动引力波/中微子侦测阵列,提升对隐形单位及‘巢穴行星’活动的超早期预警!预设更多针对小型高速目标的智能机雷及动能陷阱!
4. 民心后勤(稳基固本):林夏!强化‘星火’宣传,聚焦舰队淬炼、科研突破与防线加固,凝聚民心!王动,确保后勤动脉畅通,一切优先供给前线淬火与防御升级!
杨荣霍然转身,目光如淬火之刃,刺向星图上那颗悬停的猩红巨眼,声音在厅内如钢铁轰鸣:
“虫族磨其爪牙,吾辈亦砺吾锋刃!以彼斥候为砺石,以深空为熔炉,以严苛为铁锤!将新兵之血勇锤打而出,将舰队之协同锤炼至臻!将此‘铁壁’,锻成其撞不碎、啃不动的——”
“绝望之墙!”
“执行!”
命令如山崩,席卷联合体。23支钢铁舰队,如同23柄新发于硎的巨剑,在引擎的咆哮中,承载着老兵的沉稳与新兵的忐忑,毅然驶向柯伊伯带那片冰冷的淬火之地。星璇的冰冷评估如同无情的铁砧,记录着每一次协同的失误,也铭刻着每一次进步的微光。
而在0.1光年外,那颗搏动得愈发剧烈的“巢穴行星”周围,生物舰群的队形变换透出更深的险恶。磨利的爪牙,己在深渊凝视中蓄势待发。最终的碰撞,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