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是出门的好日子。
兖州站的人潮熙熙攘攘。
我和王玉拖着行李找到软卧车厢,将自己的行李放好。
随后推门进来一对银发老夫妻,行李不少。
“叔叔阿姨新年好!”
热心肠的玉儿便主动帮着安放行李,整理床铺。
老先生戴着金丝眼镜,儒雅气质扑面而来;阿姨穿着素色毛衣,手上拎着的帆布包里露出半截画筒。
王玉眼睛弯成月牙和两人聊了起来。
“叔叔、阿姨,你们这是去哪呀”
“我们是回大连”
“真巧,咱们同路”
玉儿拉着的胳膊,
”波哥,咱们路上有伴了“
”叔叔阿姨,我们带了点特产“
“一起尝尝呀!”
说着,她熟稔地打开油纸包....
将老家带来的糕点和柿饼放到中间小桌板上。
老先生笑着推辞不过,拿过一颗柿饼。
“哎哟,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了!”
火车缓缓启动。
王玉又提着暖壶去接热水,回来时细心地给老夫妻的杯子都倒满。
“出门在外,热水可得备足。”
阿姨拉着她的手,满眼喜爱....
“丫头嘴甜又贴心,跟我们家小孙女似的。”
一聊才知,二老都是从这座小城走出去的。
老先生曾是大学中文系教授,阿姨则是美院退休的画家,这次特意返乡祭祖。
车厢里暖意融融,王玉托着腮,听得入神。
当阿姨说起在江南写生的趣事时.....
她忍不住感叹:“要是能亲眼看看您的画就好了!”
老先生闻言,与阿姨对视一眼,突然笑出声.....
“老婆子,要不咱们给这对小情侣露一手?”
阿姨兴致勃勃地取出画板,铺上宣纸。
老先生则从行李中翻出毛笔,蘸墨写下 “琴瑟和鸣” 西个苍劲大字。
阿姨以速写的笔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我和王玉依偎在窗边的轮廓。
又用淡彩晕染出火车窗外飞驰的雪景....
远处山峦如黛,近处的我们眉眼含笑,画面温馨又灵动。
“画好了!”
阿姨将画递给我们,
“愿你们往后的日子,也如这画中一般,岁岁常欢愉,万事皆胜意。”
王玉捧着画,眼眶微微泛红....
“太珍贵了,我们一定裱起来挂在家里!”
火车轰鸣向前,载着满车厢的欢声笑语。
我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
掏出来一看,是路晴打来的。
接通电话,她的大嗓门瞬间穿透听筒...
“波哥!你们上车了没?”
"我跟你说个事儿!”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我有个朋友,是个挺有名的影视制作人,“
”最近在筹备一部青春题材的电视剧,想找你写主题曲,你看能不能接?”
我下意识看了眼身旁正捧着画细细端详的王玉。
她察觉到我的目光,凑过来好奇地问。
“是路晴姐吗?”
我点点头,捂住话筒小声和她解释了几句。
王玉眼睛一亮,小声说....
“波哥,你要是觉得合适就答应呗,我相信你的才华!”
得到王玉的支持,正好多点资金,也方便过几天广东的生意开展。
“路晴,详细说说对方的要求吧。”
路晴立刻来了精神....
“对方希望歌曲风格青春热血,能体现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劲儿。“
”制作费给得挺大方,而且剧播出后还有分成!“
”不过……”
她语气有些犹豫......
“他们希望能尽快拿到成品,可能得辛苦你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