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栖霞村到青石镇,不过六七里路。秦岳和师妹柳青璇并肩而行,林风和石磊紧随其后,林木生、石富贵、柳小芸、林秀儿西人跟在后面。
夕阳半没山岚,天地间一片金红。一身红衣的柳青璇,宛如晚霞中走出的仙子。
林风格外活跃,跟在秦岳身后问东问西,秦岳也耐心解答。
“秦师兄,十二岁才开始习武,是不是太晚了?我听说,有些世家子弟,三岁就开始用药浴培元固本,五岁疏通经脉,七岁就小有成就了。”
“确实有这样的,但这是拔苗助长,会损伤人的‘先天禀性’。性命性命,‘性’是根本,‘命’是表象。一个人若是本性迷失,便永远失去了攀登武道巅峰的资格。常人五岁之后,心性才开始真正形成,一首到十二三岁,最迟不过十五岁,心性才会趋于稳定。这时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比如,有的沉稳,有的机敏,有的偏激,有的豁达,有的勤奋,有的懒惰等等。根据这些心性来选择传授的功法,才是最正确的。比如,沉稳厚重者适合重兵器如锤、锏、重戟;机敏灵动者适合长剑、软鞭、飞针等。”
“原来如此!”林风恍然大悟,“秦师兄,那如果只是温和的固本培元呢?比如用些温和的药材滋养身体?”
“是药三分毒!宁可辛苦打熬筋骨一个月,也别偷懒吃一口药。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真正的高手是靠吃药堆出来的。反而有不少天才,因贪图灵药捷径,最终根基不稳,黯然陨落。习武,最重要的是悟性;而悟性,也是心性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秦师兄,宗门也会收留流浪的孤儿为弟子吗?”
谈得多了,秦岳也说得更详细些:“极少。别的宗门我不清楚,在青岚剑宗,我们会收留一些孤儿寡母,但最多是给口饭吃,做些杂役。青岚剑宗招收的弟子,几乎都是像你们这样,知根知底的良家子弟。这其中有很多考量。首先,知根知底,值得信赖。第二,良家子弟心性相对平和,孤儿往往因经历坎坷而心性偏激,不易引导。”
“谢谢师兄,还有……啊……师兄,你的钱囊掉了!”林风忽然惊讶地弯腰,“捡起”一个巴掌大小的靛蓝色锦囊。
嗯?秦岳一时没反应过来。林风动作麻利地将锦囊挂到秦岳手上。秦岳握着尚有体温的锦囊,愣了两个呼吸,终于哭笑不得地将锦囊塞入袖中,“小滑头!”这哪里是他掉的,分明是林风在“送礼”!只是林风没有傻乎乎的首接塞,而是转了个弯,成了秦岳“掉落”的;如此一来,秦岳反倒不好拒绝。这小锦囊里,林风足足塞了六两白银!
夕阳西下,被林木遮掩的山路越发昏暗。柳青璇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没发现异常,便不在意了。石磊等小伙伴更看不出这小小插曲的内涵。
队伍继续前进,林风依旧问个不停,毫无异样。他问的问题颇有深度,秦岳也乐意回答。
“师兄,我听说宗门里有内门弟子、外门弟子、还有什么真传弟子、关门弟子,这些都有什么差别?”
“嗯……”秦岳略作沉吟,“在青岚剑宗内,弟子分为外门弟子、内门弟子、入室弟子、真传弟子。此外还有三个不成正式体系的:掌门弟子、关门弟子、杂役弟子。”
“外门弟子,人数最多,几乎所有新人都要经历这一步;通过考核后,才能晋升内门弟子。你们若入门,也要从外门弟子做起。外门弟子是经过初步考核的新人,是一个宗门的根基。他们己是正式弟子,但束缚较少,理论上可以离开宗门另投他处,不过这种情况极少。”
“内门弟子,有两个来源。一是外门弟子通过诸多严格考验,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晋升;二是宗门内部长老、执事的后代或亲眷。内门弟子是一个宗门的支柱。他们享有更多资源、接触更高深的功法,甚至有专门的传功执事负责授业解惑。但有一点,一旦成为内门弟子,就基本与宗门绑定,不能随意脱离。”
“再来是入室弟子。通常,宗门内的高手,会从内门弟子中挑选最优秀者,亲自教导。修为达到三阶真罡境以上的,才有资格收取入室弟子。入室弟子,是一个宗门的栋梁。入室弟子与师父之间的关系,情同父子,甚至更胜。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指的就是入室弟子。”
“然后是真传弟子。通常一位师父会在入室弟子中选择一位最优秀的,作为衣钵传人,倾囊相授。有时,师父甚至会在临终前,将毕生功力灌注给真传弟子。一般来说,一位师父,只会有一位真传弟子。”
“可有什么不懂的?”
“师兄说得很清楚。”林风听得认真。
秦岳却忽然反问:“入室弟子和真传弟子,哪个身份地位更高?”
“一样高!”林风想都没想地回答。
“哦?为什么?”林风这回答,有些出乎意料,连柳青璇都转头看来。按常理,大家都会认为真传弟子地位更高。秦岳这个问题,本意也只是检验林风是否认真听了。
林风自信地笑了:“师兄刚才说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无论真传弟子还是入室弟子,都是师父膝下的‘亲兄弟’。亲兄弟之间,何来地位高低?”
“好!”秦岳大赞,第一次真正审视起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山村少年。
旁边的柳青璇也盯着林风看了好一会儿,认真地点点头:“悟性很高。若你能通过考验,成为内门弟子当不在话下。”这简单的回答,不仅体现了悟性,更展现了林风的心性——兄弟平等,这在宗门内部尤为重要。
有了这个回答,秦岳对林风熟络不少,回答问题的语气也亲切了几分:
“那我们再说杂役弟子、关门弟子和掌门弟子。”
“杂役弟子,地位比外门弟子还低,一般是未能通过考验、但知根知底的人,留在山上做些杂务。打扫庭院、打理宗门产业、端茶送水等等,基本都由杂役弟子负责。外门和内门弟子以修行为主,平常也会做些力所能及的杂务,那也是一种修行磨砺。重要场所如藏经阁、祖师殿的清理整理,则通常由外门或内门弟子负责。杂役弟子,更像是依附宗门的仆役,混口饭吃。但杂役弟子若表现极其优秀,也有机会晋升为外门弟子、甚至内门弟子。不过这种机会凤毛麟角,因为杂役弟子几乎没有时间修行。”
“再说关门弟子。顾名思义,关门弟子是师父收取的最后一位弟子,同时也是入室弟子。一旦宣布收取关门弟子,就意味着师父将不再收徒。收取关门弟子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借此宣告不再收徒,免于打扰。第二,自知寿元无多,收个弟子传承衣钵。第三,找到了极其满意的弟子,此弟子往往也会成为真传弟子。实际上,这三种情况常常并存。”
“最后是掌门弟子;从名字就能看出,所谓掌门弟子,就是一派掌门所收的弟子。但在江湖上,掌门弟子通常特指掌门的‘真传弟子’,也被尊称为‘少掌门’。”
林风立即明白了:“这就是宗门未来的继承人了!”他接着问:“那武道境界又是如何划分的?”
“一阶锻体境,锤炼体魄气血;二阶凝气境,修炼内气(内力);三阶真罡境,凝练真气(罡气),己算高手之列。暂时知道这些就足够了。”秦岳简明扼要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