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起将最后一道关于册封仪典的奏折批红完毕,望着案头金册上镌刻的"德配坤元"西字。
册封诏书颁布那日,整个宫城都沉浸在喜庆之中。宫墙换上崭新的朱漆,御花园的牡丹提前半月绽放,就连平素肃穆的太和殿,也缀满了金丝织就的云纹绸幔。
皇贵妃——不,如今该唤作皇后——倚在雕花铜镜前,任由女官为她梳妆。
珍珠流苏掠过鬓角时,她望见镜中自己容光焕发的面容,忽然想起初入宫时,父亲握着她的手说"家族荣耀皆系于你身"的模样。
册封大典当日,卯时三刻,钟鼓齐鸣。
燕云起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立于丹陛之上。当礼部官员宣读册文的声音响彻云霄时,他望着丹墀下缓缓走来的皇后,凤冠霞帔下,那张曾因生产而苍白的脸如今己恢复红润。
册宝递到她手中的刹那,玉色护甲轻轻擦过他的掌心,带着温热的温度。
"臣妾谢陛下隆恩。"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与钟磬之声融为一体。
燕云起望着她起身时摇曳的翟衣,恍惚看见多年前那个初遇的少女。
那时她还只是个不受宠的侍妾,却敢为冷落的宫女解围。
册封礼毕,皇后在女官簇拥下前往长乐殿。宫道两旁,各宫妃嫔依位而立。
元贵妃抱着柔福站在最前列,望着盛装的皇后,眼中既有祝福,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柔福突然挣脱母亲怀抱,跌跌撞撞跑向皇后,奶声奶气道:"皇额娘的衣裳好漂亮!"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皇后俯身抱起柔福,凤冠上的东珠垂落在小女孩发间:"等柔福长大了,皇额娘给你做更漂亮的嫁衣。"
她抬眼望向元贵妃,两人相视一笑,往日的嫌隙仿佛都被这漫天的喜庆冲淡。
长乐殿的合卺宴上,觥筹交错间,皇后悄悄褪下一枚翡翠戒指,塞到素心手中:"去,将这个赏给今日当值最尽心的小太监。"
素心接过戒指,望着主子眼角眉梢藏不住的笑意,忽然想起数月前那个心惊胆战的夜晚。那时她们谁也没想到,当初那个荒唐的安排,最终竟促成了今日的凤仪临朝。
夜深了,宴会上的宾客渐渐散去。
燕云起牵着皇后的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御花园。荷塘里的残荷早己被新荷取代,晚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燕云起忽然开口,"你蹲在假山下,给受伤的小麻雀包扎。"
皇后仰头望着他,凤冠上的流苏轻轻晃动:"陛下那时还笑话臣妾,说后宫里哪有娘娘学太医的。"
她顿了顿,声音放柔,"其实臣妾只是想着,这宫里的生命都太脆弱了,能护一个是一个。"
燕云起将她搂入怀中,望着天上明月:"如今你是皇后了,这后宫万千性命,都要仰仗你照拂。"
皇后靠在他肩头,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宫殿:"臣妾定会尽心,不负陛下所托。"
次日清晨,皇后依例前往太后宫中请安。
途经棠梨宫时,正遇元贵妃带着双生子出来。景翎和柔福看见她,立刻欢呼着扑过来。"
皇额娘!"两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呼唤,让素来端庄的她也忍不住露出温柔的笑容。
"快起来。"她蹲下身,给两个孩子整理弄乱的衣襟,"往后若是想皇额娘了,尽管来坤宁宫玩。"
起身时,她与元贵妃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这一刻,宫墙内不再是充满算计的后宫,而是属于她们共同守护的家。
册封大典的余韵持续了整整三日。
当最后一支舞姬退下,最后一盏宫灯熄灭,皇后独坐长乐殿,望着案头的凤印。烛光摇曳中,她忽然明白,这凤冠霞帔不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窗外,景宸的啼哭声隐隐传来,她起身披上外衣,朝着婴儿房走去。
今夜的宫城,依然静谧而祥和,如同她此刻安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