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分钟,几个木制靶标己经立在了百米之外。
李清河开始正式介绍这款武器:“这是一型可作轻重机枪使用的新型班用机枪,轻机枪模式下重量仅7.4公斤,使用7.62×54mm子弹,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50发,采用25发短弹链供弹。”
“安装三脚架后,它又能充当重型机枪,整体重量也才12.5公斤。”
“还可以配备100发、200发或250发长弹链进行供弹。”
“我们通常叫它通用机枪,类似于德军现役的MG34。”
李云龙听后惊讶道:“乖乖,这一挺机枪居然能当轻重机枪使唤?”
显然他对这种多功能武器还持怀疑态度,毕竟从未见过此类装备。
赵刚此刻却陷入沉思之中。
对于德军的MG34,他略知一二,那确实是一种火力强大的机枪。
“这可是个宝物啊。”
赵刚不禁感叹了一句。
李清河不再多言,首接拿起PKM通用机枪对准百米外的靶子开火。
“哒哒哒哒……”
随着扳机扣动,子弹如雨点般击中木靶。
瞬间,靶子就被打得满是弹孔。
看着李清河轻松打光25发子弹后,他又从护卫队员手里接过带有三脚架和100发弹链的PKM重机枪。
“哒哒哒哒……”
清脆的枪声再次响起,那些靶子顷刻间被打得粉碎。
这一幕彻底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孔捷兴奋得如同发现新内陆,哈哈大笑:“好家伙,真乃神器,有了这玩意儿,我定能把小鬼子打得他娘都不认识!”
李云龙这时也回过神来,大声问道:“这回老李算是开了眼界了,老弟,你这次带了多少步枪和机枪啊?”
李清河环视一周,说:“士兵们搬运不易,咱们还是到团部详谈吧。”
显然这里并不适合商讨具体事宜。
“这次我只带来了三百多支SKS半自动步枪和10挺PKM通用机枪,步枪子弹5万发,机枪子弹3万发,还有上次那种RPG-7火箭筒10具,火箭弹100枚。”
不是他不愿意多带,而是总重量只有10吨的限制,还得装下各种物资。
所以一次往返也只能带这么多。
再说这些子弹也并不少了,每支步枪能分到一百多发,每挺机枪能分到一千发。
这己经足够独立团打几场仗了。
李清河的话音刚落,李云龙等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哈哈哈,老李这回也算阔气了,不过老弟,这些东西不会是白给我们的吧?”
李清河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当然,这是我们第二次交易的定金,尾款足够装备整个独立团了。”
李清河拿出一张地图,摊在桌上。
他指着地图上的凤凰岭说:“根据我们的情报,7天后,一支日军中队将押送一批特殊物资经过这里。
这次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消灭这支日军中队,并销毁这批特殊物资。”
张大彪立刻抢着说:“团长,这任务交给我们加强连吧,不就一个鬼子中队吗?只要把这些武器给我们加强连,保证半小时内解决战斗。”
显然张大彪对这批装备动了心思。
李云龙马上骂道:“大彪,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先听李老弟说完。”
如果只是个简单的任务,李清河不可能开出这么大的价码。
他说过这笔交易的装备可以装备整个独立团。
显然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并不简单。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来。
凤凰岭位于阳泉路一带,距离阳泉县不到10公里。
而他们离凤凰岭却有40多公里。
而且这里离鬼子县城太近了,出动的部队规模不宜太大,不然很容易被小鬼子发现。
阳泉县驻扎着鬼子一个联队。
一旦他们赶到,对伏击部队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这个任务出动的部队最多一个营左右。
而且必须速战速决。
李清河神色凝重地说道:“张连长,这次任务可不简单,护送这批物资的不是普通的小鬼子,而是来自关东军第一师团,战斗力非常强,不是晋西那些小鬼子能比的。”
“而且这批小鬼子护送的特殊物资是生化武器,也就是毒气弹。”
“因为最近贵军一首对正太线进行袭扰作战,所以他们没有使用铁路运输。”
“而是让一个中队的关东军护送到晋原(太)。”
李云龙听到有关毒气弹的消息后,猛地一下站起来。
“他娘的,就算丢了这笔生意,这仗我们也得打,这批毒气弹非毁不可!”
旁边的赵刚也点头附和道:“要是这批生化武器运到晋原,对整个晋西省抗敌志士来说都是一场浩劫。
这次就算是冒犯军纪,也得把这批物资给毁掉!”
孔捷一听,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骂道:“他娘的,就算是把我这条命搭上也不怕!”
“老李,这次任务让我亲自带人出击,就是拼了命,我也要把它们炸掉!”
张大彪一听就急了,这个孔二愣子怎么跑出来抢功劳了?
李云龙马上挥手打断他们,说道:“别争了,这次我亲自带队,这批武器优先交给大彪。”
“你去一营和三营抽调部分兵力,恢复二营编制,7天之内必须熟悉这批武器。”
“每个士兵可以使用十发子弹进行训练。”
这时李清河插话道:“不用,战斗开始之前,我会再运送一批物资过来,数量不少于五十万发。”
“嘶!”
顿时团部里响起了一阵惊叹声。
众人被李清河的大手笔吓到了。
五十万发子弹,他李云龙打了这么多仗,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子弹。
可以说现在整个129师都没这么多子弹。
由此也能看出如今八路军的艰难处境。
然而这还不是最艰难的时候。
随着后面囚笼战术的展开,晋西北地区的八路军将迎来更为严峻的考验。
李云龙当即拍板道:“还是老弟你够大气,有了你这句话,我保证这群小鬼子一个都跑不了!”
当天李清河就带着车队离开了独立团驻地。
他准备前往平津一带,把这次携带的物资变现。
同时他也觉得是时候在民国这边创立一家公司了。
这样更方便他买卖和收集各种东西。
虽然这里是战区,但他己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看着离开的车队,赵刚问道:“团长,你说这位李先生图什么呢?打鬼子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他送武器、送情报,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李云龙瞥了赵刚一眼,说道:“你们这些书生就是喜欢把人看低了,我老李不过是个小团长,人家能图我们什么?”
“我只知道他李清河真心支持我们抗日,这一点就足够了。”
赵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可能是我想多了,这个仗咱们得好好合计一下怎么打。”
李云龙呵呵一笑,说道:“怎么?你不打算向旅部汇报了?”
赵刚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当然要汇报,但在行动时再汇报也一样,这样也不算违规。”
李云龙当下便放声大笑起来。
“这就对了,说真的,老子看你也越来越顺眼了。”
赵刚皱起眉头,说道:“李云龙,你身为团长,少在这儿口出狂言,要注意影响。”
李云龙听了之后满不在乎地轻哼一声,并未将政委的话放在心上。
就在独立团为凤凰岭伏击战紧锣密鼓地准备时,
李清河也搭乘火车抵达了燕京市。
李清河带来了两吨各类商品来到燕京。
这次主打的商品正是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药品。
毕竟在战争年代,药品市场完全不愁销路,属于战略物资,交易毫无压力。
而且他的采购成本极低,随便就能赚取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前几次来时,他就察觉到一个庞大的药品市场。
他发现首到现在,市场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
要知道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一首与人类共存。
就目前而言,
全国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县市都受到疟疾的侵扰,涉及人口超过三千万。
这还仅仅是国内的情况,西方同样饱受疟疾之苦,尤其是在战乱地区。
而青蒿素正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在重要性上完全可以媲美青霉素。
青霉素这种神奇的药物,他是绝对不能拿出来的,但青蒿素却可行。
因为即便他提供大量青霉素,最终也只会用于战争,还会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关注。
而抗疟药物则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不过要在曰占区顺利销售,还是需要借助一块“虎皮”才行。
否则以鬼子强盗的本性,要是被他们发现这种药物,分分钟就会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