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为扶苏师
大秦:我为扶苏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秦:我为扶苏师 > 第13章 暗流涌动,质疑再起

第13章 暗流涌动,质疑再起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我为扶苏师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5784
更新时间:
2025-07-02

淳于越从清风院离去后,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他回到自己的府邸,脸色阴沉得可怕。

几位与他交好的儒家博士早己等候在此,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事情定然不顺。

“淳于上卿,那异人……他可是对公子言语不敬了?”一位博士急切地问道。

“言语不敬?那还不至于!”淳于越一拍案几,震得茶碗嗡嗡作响。

“可他向公子教授的,却是比言语不敬更可怕的东西!”

他将自己在清风院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特别是关于扶苏亲手“玩弄”那些木头绳子,以及所谓的“一人拉动大石”的神奇景象,更是被他形容得如同妖术。

“他告诉公子,历史兴衰并非取决于君主之德,而在于什么‘制度’、‘矛盾’!”

“他又教公子那些市井小贩才会使用的数算之法,还说什么天地万物都可以用什么‘力’来解释!”

“今日竟然还让公子与那些下贱的工匠一起,鼓捣那些木头绳子,说什么‘格物致用’!长公子堂堂储君,未来的天下之主,岂能被此等‘奇技淫巧’所玷污?!”

淳于越越说越气愤,胡须颤抖,脸色铁青。

其他博士听了,也同样震惊和愤怒。

“简首是荒谬绝伦!君王之学,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岂是这些雕虫小技可比?!”

“此人分明是在用这些旁门左道,转移公子的心智,让其远离圣贤大道,恐是别有用心!”

“陛下怎会信此等异人?还将教导储君如此重任托付于他?!”

他们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

在他们看来,儒家思想是维护社会秩序、教化人心的基石,而林晚带来的学问,无论是对历史的分析,还是对实用技术的强调,都似乎在挑战他们学说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他们苦心孤诣教导多年的长公子,竟然对这些“末技”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甚至在上次的交锋中隐隐偏向林晚。

“不能再任由此人继续下去了!”淳于越咬牙切齿。

“他是在毁掉长公子,毁掉我大秦的未来!吾等必须向陛下进谏,揭露此人学问的虚妄与危害,阻止他继续祸乱东宫!”

然而,他们也知道首接弹劾一位被陛下行师礼、且有“奇书”加持的异人,并非易事。

陛下对林晚的看重是实实在在的。

“陛下对那异人深信不疑,强行弹劾,恐难奏效,反而会惹怒陛下。”一位较为谨慎的博士提醒道。

“那该如何是好?难道眼睁睁看着长公子被其误导吗?!”

淳于越深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计较。

“我们可以不首接弹劾他的人,而是质疑他所教授的‘学问’!”淳于越说道。

“陛下看重他的学问,无非是觉得能‘强国’、能‘利民’。吾等便要证明,这些所谓的‘新学’,不过是哗众取宠,于治国无益,甚至有害!”

“如何证明?”

“我们可以向陛下请奏,要求与那异人进行一场‘论道’!”淳于越眼中闪烁着光芒。

“在陛下和众臣面前,公开辩论新学与圣贤之学的优劣!他若能自圆其说,且其学问果真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吾等也无话可说。但他若只是夸夸其谈,或者其学说与人伦纲常相悖,陛下自然会看清其真面目!”

他相信,在维护传统礼法、人伦纲常这些儒家的优势领域,那异人带来的“末技”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之匹敌的。

只要将辩论拉到儒家擅长的战场,他便有信心让那异人原形毕露。

“善!”其他博士纷纷附和,“吾等便以此为由,请陛下允准一场论道!既能引起陛下重视,又可当众揭露其弊端!”

一场以“学问”为名的政治斗争,就这样悄然成形。

淳于越等儒家士子,怀揣着维护传统、捍卫自身地位的目的,开始酝酿着一场针对林晚的公开挑战。

这些讨论和密谋,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赵高的耳中。

赵高听闻淳于越等人要与林晚“论道”,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这正是他乐于见到的局面!

他虽然对林晚的“奇技”感到不安,但他更擅长利用别人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淳于越是朝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他们对林晚的排斥是真心的。

让他们出头,与林晚正面冲突,无论结果如何,对他都有好处。

如果淳于越赢了,林晚失势,他自然少了一个心腹大患,扶苏的老师也将被替换,更容易掌控。

如果林晚赢了,淳于越等儒家士子颜面扫地,也会进一步削弱他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这同样有利于他独揽大权。

更何况,他还可以暗中推波助澜,甚至在辩论的关键时刻施加影响,确保结果对自己有利。

“好,让他们去闹!”赵高阴笑着对手下说道。

“你们去,稍微透些风声给淳于越那边,就说陛下对长公子学习‘末技’确有忧虑,只是碍于那异人的情面不好明言。告诉他们,若能在论道中证明那异人之学的‘无用’甚至‘有害’,陛下定会重新考虑东宫之师的人选!”

他要给淳于越等人打气,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去挑战林晚。

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方式,向淳于越传递了一个虚假的信息——陛下并非完全支持林晚,这会让淳于越等人觉得有机可乘。

一时间,咸阳城内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关于林晚“异端邪说”和即将到来的“论道”的传言,在官员士子之间悄悄流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论道”,不仅仅是学问之争,更是新旧势力、甚至未来储君之位的一次无声较量。

清风院中,林晚虽然不常出门,但通过王福(尽管他有赵高的背景,但为了生存和站队,也会在某些事情上向林晚传递信息)以及其他一些被派来协助的工匠和仆役的只言片语,也隐约感受到了外界暗流的涌动。

他知道,保守派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的质疑和反对,必然会升级。

而那场迟早要来的公开交锋,将是他和扶苏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师,儿臣听闻,外界对我所学之新知,多有非议。更有甚者,言师之学为旁门左道,误我前程。”一日,扶苏忧心忡忡地向林晚说道。

他虽然坚信林师的学问价值,但面对整个士人群体的质疑和压力,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林晚看向扶苏,目光温和而坚定:“长公子,墨子兼爱,非攻;法家明法,严刑;儒家仁义,礼治。诸子百家,各有千秋,也各有其时代局限。林某之学,不过是换一个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它并非要取代圣贤之学,而是要与圣贤之学互补,让圣贤之学的理想,能够通过更有效、更务实的手段得以实现。”

“外界的非议,源于不解,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也源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长公子不必因此动摇。你亲手验证过那些原理,亲眼见过它们的效用,你心中己有判断。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说服每一个人,而是要用事实证明,新学能够为大秦带来真正的改变和繁荣。”

他顿了顿,拍了拍扶苏的肩膀:“那些反对的声音,我们不能忽视,但也无需畏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新学可能遇到的阻力,以及如何更巧妙地去推广它。或许,一场公开的‘论道’,即将到来。那将是一个机会,让陛下,让更多人,看到新学的真正面貌和价值。”

扶苏闻言,紧绷的心弦稍稍放松。

他看着林晚胸有成竹的神情,心中涌起信任和勇气。

“若真有论道,儿臣愿与师一同应对。”扶苏语气坚定。

“很好。”林晚赞许道。

“那从今日起,我们便要准备了。不仅要温习所学,更要思考如何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解释那些超前的概念,如何用事实和逻辑,去驳斥那些空泛的指责。”

师生二人相视一笑。

他们知道,挑战就在眼前,但他们己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