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市。
午后的阳光有些慵懒,几名顽童正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口中唱着一支新学会的童谣:
“天降奇人辅东宫,水能锻铁解民穷。储君贤德天下望,咸阳日日盼新皇……”
清脆的童音,在巷陌间回荡。
一名路过的布衣文士,听到这童谣,先是一愣,随即脸色大变,急匆匆地转身离去。
酒肆之内,说书先生刚刚讲完一段“长公子微服私访,巧遇神匠”的评书,引得满堂喝彩。
一名酒客借着酒意,高声吟诵起来:
“‘晚’来天意决,‘扶’摇上青云。‘苏’醒天下梦,‘高’台风雨临!好诗!好诗啊!说尽了林太傅与长公子的功绩,也道出了某些奸佞小人的窘境!来,为长公子贺!为林太傅贺!”
“贺!”满堂酒客,轰然响应。
相似的场景,在咸阳城的各个角落,悄然上演。
这些童谣和诗句,因为其内容充满了对林晚和扶苏的“赞美”,又暗合了百姓心中对清明政治的期盼,传播速度极快。
短短数日之内,便己是人尽皆知。
技术院内,林晚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向他汇报此事的,是王福。
这位始皇帝身边的贴身大伴,如今己是林晚在宫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林太傅,这些童谣,看似颂扬,实则句句诛心。”王福的脸上,满是忧色。
“尤其是那句‘咸阳日日盼新皇’,老奴听了,都觉得脊背发凉。这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林晚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知道,他最担心的“舆论战”,还是来了。
而且,对方的手段,比他想象的还要阴险、毒辣。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抹黑,而是最高明的捧杀。
它利用的,正是帝王心中最敏感、最不可触碰的逆鳞——皇权。
“此事,扶苏知道吗?”林晚问道。
“长公子前两日便听说了,气得当场就摔了杯子,说要彻查造谣生事之人。”王福回答。
“但被老奴劝住了。此事牵连甚广,若大张旗鼓地去查,反而会显得心虚,欲盖弥彰。”
林晚点点头,王福这个老狐狸,看问题确实通透。
“你做得对。”林晚说道。
“此事,绝不能由我们主动去查。不仅不能查,我们还要装作毫不知情,甚至……要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王福大惊。
“太傅,这……这如何使得?这可是要命的罪名啊!”
“王总管,你放心。”林晚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光。
“对付这种阴谋,最好的办法,不是去堵,而是去疏。他想把扶苏捧成一个功高盖主、威胁皇权的储君,那我就让他变成一个无心权位、一心为民的‘孝子’和‘痴人’。”
“孝子?痴人?”王福更听不明白了。
林晚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对王福吩咐道:“王总管,我需要你帮我做几件事。”
“太傅请讲。”
“第一,从今日起,让扶苏减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次数。每日除了在技术院和编纂处,其余时间,一律待在宫中。做什么呢?让他去始皇陵。”
“去始皇陵?”
“对。”林晚说道。
“让他去视察皇陵的工程进度,去关心那些修建皇陵的徭役和工匠。去看看他们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甚至,让他运用在技术院学到的知识,去帮他们改良一下运输土石的工具,提升一下效率,减轻他们的负担。记住,做这些事,要低调,但又要‘不经意’地,让一些负责监察的御史和宫中耳目看到。”
王福细细一品,眼睛顿时亮了。
让一个万众瞩目、功高盖世的储君,不去享受声望,反而默默地跑到父亲的陵墓去“尽孝”,去干那些又苦又累的活。
这是一种什么姿态?
这是一种典型的“避嫌”和“表忠心”的姿态!
“高!实在是高!”王福由衷地赞叹。
“这只是其一。”林晚继续道。
“第二,技术院最近不是研发出了一些新东西吗?比如,那个用琉璃磨制出来的‘放大镜’,还有那个能让冬天屋里更暖和的‘新式火炕’。”
“是的,那放大镜,陛下看了都称奇。”
“好。”林晚说道。
“从明天起,扶苏要亲自把这些‘新奇玩物’,献给陛下。但名义,不是‘献宝’,而是‘尽孝’。”
“如何说?”
“就说,扶苏听闻父皇近日批阅奏章,时常眼目昏花,特地让技术院研制此物,以助父皇明察秋毫。又听闻父皇畏寒,特地命人改良火炕之法,以保父皇圣体安康。”
林晚的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微笑:“他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满心满眼,只想着如何让父皇过得更舒服、更开心的‘孝子’。他所有的功绩,所有的创造,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孝敬父皇。你觉得,一个天天琢磨着怎么给父亲献上‘老花镜’和‘暖气片’的儿子,像是一个‘日日盼新皇’的野心家吗?”
王福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对林晚的敬佩,己经上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哪里是见招拆招,这分明是化腐朽为神奇!
赵高的毒计,是将扶苏的“功”,扭曲成“功高盖主”的“罪”。
而林晚的反击,则是将扶苏的“功”,升华为“拳拳孝心”的“德”!
在“孝”治天下的秦朝,一个“孝”字,足以压倒一切流言蜚语!
“太傅之智,鬼神莫及!老奴……彻底服了!”王福深深一揖。
“最后。”林晚的语气变得冰冷。
“这些童谣,是谁在背后散播,我想你我心中都有数。我不需要你去抓他的人,我只需要你,帮我把我们这边的‘故事’,用同样的方式,给我散播出去。”
“故事?”
“对。”林晚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就叫……《长公子献宝记》,或者《扶苏视陵恸哭记》。内容你看着编,越感人越好,越能体现他孝心越好。他会造谣,难道我们就不会讲故事吗?他打他的舆论战,我们打我们的宣传战!”
王福心领神会,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咸阳城上空,正式拉开了序幕。
赵高,你准备好,迎接我的反击了吗?林晚心中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