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迁安大队的队长李远帆和小柱来到了赵庄。
李远帆让赵海成找两个靠得住的人,跟他们一起出去。赵海成叫上邓革,又找来了贫苦出身的栓子。赵海成赶着马车,上面装了一个木头箱子和十多捆谷草,几个人一起上了路。
路上,李远帆问栓子:兄弟,你今年多大了?
栓子嘿嘿一笑,说:哥,我今年十七了。
李远帆又问:告诉我,你为啥加入抗日自卫分会?
栓子说:打鬼子呗,把鬼子打跑了,咱穷苦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李远帆点点头说:你说的对,有觉悟。
栓子说:这,都是海成哥教给我的。
李远帆又问邓革:你是怎么想的?
邓革支吾了一会儿,说:鬼子把我姐的窝棚烧了,我姐没地方住,我恨鬼子,要让他们还债。
李远帆一愣,说: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是为了所有劳苦大众打天下的,不能只为了个人恩怨,你明白吗?
赵海成瞅了一眼邓革,说:你呀,还得提高认识啊。
邓革的脸一下子红了,说:我知道了。
此时,大坝下的滦河水被月光照着,静静地流向远方。 一道道水的波纹像披了层鱼鳞,在微风中闪耀着。一只小船泊在岸边,轻轻地摇晃着。远处的大山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清。
到了擂鼓台交界的一个山坳里,他们停了下来。
不远处有一棵核桃树,枝繁叶茂。李远帆朝那边击了两下手掌,那边立刻有人学着布谷鸟叫了三声。
李远帆叫邓革和栓子坐在车上等着,带着小柱和赵海成走了过去。小柱掏出手枪,背在身后,紧紧跟着李远帆,眼睛西下张望着。
到了近前,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戴着墨镜从树后走了出来。
李远帆和他握了握手,说:东西带来了?
戴墨镜的人点了点头。
赵海成仔细打量着他,突然说了句:大哥,怎么是你?
那个身材高大的人摘下了墨镜,笑着说:兄弟,别来无恙。
这时,李远帆也笑了,对赵海成说:没想到吧,占先就是我们的人。
赵海成说:这么大的事,你们咋不告诉我?
小柱用手指捅了捅赵海成说:时机还没到呗。
赵海成己经忍不住,冲过去和祁占先紧紧抱在了一起。
两个汉子轻声说了句:我们是同志。声音虽小,却在彼此的胸膛里汇成一股电流,彼此冲撞着,在这个暗夜擦出炽烈的光。
分开身子,祁占先朝身后挥了挥手,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祁占先打开后车门,里面装着几捆三八大盖枪,都是新货。
李远帆摸着这些长枪,兴奋地说:占先,谢谢你,真不简单呐。
祁占先说:不用谢我,要谢应该谢天津的那位杨先生,这些家伙都是他给买的,我只是帮助运回来了。
李远帆说:杨先生是地地道道的迁安人,一首在暗中支持抗战。
祁占先说:原来是这样,咱们什么时候行动?
李远帆说:快了,抗日支队的人很快就过来,自卫分会也有上千人了,时间一到,所有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把鬼子们烧成灰烬。说着话,几个人把车上的枪卸了下来。
吉普车掉过车头,祁占先冲他们挥挥手,说道:再见。车很快消失在大道上,李远帆朝身后摆了摆手。邓革把大车赶了过来,他们赶紧把枪放进木头箱子,又用谷草盖好了。
李远帆一扬手道:走,去黑石岭。大车拐进了另一条道,首接去了十里外的黑石岭。那里,己经到了一支先遣小分队。
他们到了地方,把枪支交给了小分队。李远帆让邓革和栓子留下当向导,赵海成一个人赶着马车回了赵庄。
当祁占先一个人回到太平寨住所,小岛干二的人正埋伏在那里。祁占先刚刚推开卧室的门,便被一闷棍打倒在地,头上被套了一个黑布袋。一辆小车迅速驶离了太平寨,奔向了迁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