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骑都尉
汉末骑都尉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末骑都尉 > 第10章 谷雨后土,人心初定

第10章 谷雨后土,人心初定

加入书架
书名:
汉末骑都尉
作者:
墨远岑
本章字数:
350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初平元年的谷雨来得缠绵。范阳城外的官道上,春泥被车轮碾出两道深辙,车辙里映着天光云影,像两条蜿蜒的碎镜。林缚披着油布雨披,蹲在犁过的田垄间,指尖捏起一撮混着草根的湿土——这土松得能看见蚯蚓钻动的痕迹,正是用黑松林战役后缴获的铁料改良犁铧翻耕的成果。“校尉,那批乌桓俘虏咋处理?”赵武牵着马走来,马蹄溅起的泥点落在林缚的斗笠上,“陈先生说,审出点眉目了,袁绍的人给峭王送过马料。”林缚首起身,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在衣襟上。他望着远处正在撒种的农人,忽然想起半月前黑松林里燃烧的篝火。“让陈先生慢慢审,”他从袖中摸出一张竹片,上面刻着水车的图样,“春耕要紧,等雨停了,先让百姓把这玩意儿用起来——袁绍想借乌桓的刀,咱就得先把自己的锄头磨快。”

雨丝渐疏时,远处传来更夫敲梆的声响。刘备蹲下身,用竹枝在泥地上勾勒范阳地形图,雨水顺着他袖口的补丁滴落在“黑松林”的标记上。“贤弟你看,”他竹枝一顿,点在拒马河与易水的交汇处,“若乌桓从西北来,袁绍从东南袭,范阳便成了瓮中之鳖。”

林缚顺着竹枝的痕迹望去,泥地上的水洼映出两人模糊的倒影。自初平元年春击退乌桓第一次入侵,他己在范阳城外挖掘了三道护城河,黑松林里埋了十二处响箭哨卡,但面对袁绍与乌桓的潜在夹击,这些仍显单薄。

“玄德兄有何良策?”林缚拾起一块卵石,压在地图上代表“范阳”的土堆旁。

刘备放下竹枝,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帛展开——竟是平原郡的布防图。“某在平原开渠时,让糜子仲画了这玩意儿,”他指着图上密如蛛网的线条,“水渠既能灌田,也能阻敌。贤弟若在范阳周边开挖沟洫,引拒马河水绕城,既能防旱,又可当护城河用。”

林缚瞳孔微缩。这法子看似笨拙,却是冷兵器时代最实用的屏障。他想起穿越前看过的宋代《武经总要》,里面记载的“深沟高垒”之法,正与此意相通。

“好主意!”林缚一掌拍在泥地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刘备的裤脚,“只是这工程量……”

“不难,”刘备指向正在撒种的农人,“春耕后农闲,可征发民夫,以工代赈——就用你那改良犁头挖沟,效率能提三成。”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腰间解下一个布袋,“某在平原试种了些桑苗,听说范阳的土壤更适合……”

“报——!”赵武的呼喊打断了对话。他骑着马从雨幕中冲出,马蹄在泥地上打滑,“西北哨卡发来响箭,发现乌桓探马!”

林缚与刘备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刘备将桑种布袋塞给林缚,顺手从田埂上抄起一根木棍:“去城头!”

三人策马驰向城门时,雨又下大了。林缚望着黑松林方向的雨幕,那里此刻定有乌桓斥候正潜伏在树影里,将范阳的春耕景象画在桦树皮上。他摸了摸袖中刘备给的桑种布袋,指尖触到颗粒的种籽,忽然想起初到范阳时,百姓们麻木的眼神——绝不能让这片刚有生气的土地,再遭战火蹂躏。

城头上,陈群正带着文书吏登记民夫名册,糜竺则蹲在墙角,用算筹计算挖沟所需的土方。林缚接过斥候送来的桦树皮画,上面用炭笔画着正在转动的水车,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几个胡文。

“他们知道水车了。”林缚将桦树皮递给刘备,雨水顺着他的甲叶滴在画上,晕开一片深色。

刘备看着画上车轮的纹路,忽然道:“贤弟,某有一计。”他指向城外正在灌溉的水车,“乌桓人擅长野战,但若我们把战场引到沟渠纵横的农田……”

林缚猛地抬头,与刘备的目光撞在一起。雨声中,他听见自己的心跳与对方的重合——那些为春耕挖的沟渠,此刻正悄然变成困住草原骑兵的天罗地网。

“传我将令,”林缚拔刀劈断城头一根枯木,刀光在雨幕中闪过,“一,所有民夫暂停春耕,按陈先生的名册开挖护城渠;二,让鲁师傅把床弩搬到西城门楼,弩箭换上破甲锥;三,”他看向刘备,雨水顺着发梢滴在刀刃上,“玄德兄,借你的仁义一用——写告示,就说范阳愿以百石粟米,换乌桓人退兵。”

刘备先是一怔,随即抚掌而笑:“贤弟是想……”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林缚将环首刀插入城墙砖缝,刀刃上的雨水顺着砖缝渗入,像极了初到范阳时埋下的第一粒种籽,“他们以为我们怕了,便会轻敌。等他们踏入沟渠纵横的农田……”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望着黑松林方向。此刻雨势渐猛,原本清晰的林线己被雨雾吞没,唯有偶尔响起的几声狼嚎,穿过雨幕,像极了乌桓人即将吹响的冲锋号。而范阳的田垄间,那些刚播下的粟种,正在雨水与泥土的掩护下,悄然生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