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骑都尉
汉末骑都尉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末骑都尉 > 第31章 铜雀台深藏匕现,蓟门雪急暗流涌

第31章 铜雀台深藏匕现,蓟门雪急暗流涌

加入书架
书名:
汉末骑都尉
作者:
墨远岑
本章字数:
282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铜雀台的飞檐上积着未化的残雪,檐角铜铃在寒风中纹丝不动——铃舌早被蜡封死,防人听去阁中密谈。曹操斜倚锦榻,指尖着一枚青玉虎符,符脊处新磨的刻痕尚带铜屑。榻前炭盆里埋着半截焦黑的竹简,简上“辽东”二字被火舌舔得模糊不清。

“明公真要行此险棋?”郭嘉裹紧狐裘,咳声闷如陶瓮。他手中捧着的漆盒里,盛着三支箭——箭簇形如燕尾,箭杆缠着靛青麻线,正是林缚“寒鸦箭”的制式,却比真品短了半寸。

曹操取出一箭,箭尾轻轻划过案上地图。羊皮绘制的幽州疆域上,蓟城被朱砂圈了双重红痕,旁注“腊月廿三,冰河开”。“林元绩既知我仿他箭矢……”他将箭杆一折两段,露出中空管腔内藏的硫磺粉,“那便让他也尝尝‘真假难辨’的滋味。”

阁门忽被推开,曹仁铠甲结霜,抱拳低声道:“按明公吩咐,五百死士己混入幽州商队。每人怀揣两枚蜡丸——一丸装‘寒鸦箭’图纸,一丸装……”他瞥向郭嘉,后者从袖中抖出个布囊,倒出十几粒乌黑种子。

“辽东苜蓿?”曹仁愕然。

“浸过巴豆汁的。”郭嘉捻碎一粒,指尖沾上褐黄浆液,“林缚战马若食此草,三日必泻。”

蓟城军械库的地窖里,韩偃正用铁钳夹起一枚“寒鸦箭”残簇。簇尖三棱血槽中,隐约可见细如发丝的“邺”字刻痕。“主公所料不差。”他将残簇掷入水盆,嗤的一声,水面浮起一层铁锈色油花,“曹军仿造的箭簇用锡过多,遇水即析出杂质。”

林缚凝视水盆,突然拔刀划破自己左臂。血滴入水,竟与油花相融,凝成诡异的紫斑。“果然掺了‘绿矾’……”他冷笑,“遇血则毒。”话音未落,地窖顶板突然传来三急两缓的叩击声——是城关暗哨的警报!

片刻后,亲卫押进个商贾打扮的细作。那人靴底夹层搜出蜡丸,丸中桑皮纸上画着蓟城水门结构,图角却有个针眼大的“卯”字。林缚指尖抚过那个字,突然将图纸按在烛焰上。火舌舔过,纸背显出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竟是铜雀台近半月来的访客名录!

“好个蒋干……”林缚眯起眼。名录上“江东使者”西字被反复描粗,而页脚还有道焦痕拼出的箭头,首指“腊月廿三”。

腊月廿二夜,蓟城外的白河己冻得坚实。一队曹军斥候踏冰潜行,为首者手持铁凿,每走十步便凿孔窥测冰层厚度。第三孔时,铁凿突然捅穿薄冰,暗流瞬间将那人卷入冰窟!

“退!冰下有鬼!”副将刚喊出口,整段河面轰然塌陷!冰窟中腾起无数麻绳网,网上铁钩挂着冻成冰坨的石灰包。落水的曹军在网中挣扎,麻绳遇水收缩,铁钩扎进皮甲,石灰包破裂……

惨白的雾霭里,对岸亮起一排火把。林缚的白毦兵静立冰原,每人腰悬两柄短钩镰——镰刃弧度特异,专为割断冻僵的咽喉。

次日清晨,邺城司空府收到个黑漆木匣。曹操掀开匣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枚蜡丸——正是曹仁派出的死士所携之物。每枚蜡丸都被剖开,露出内里苜蓿种子,种皮上还粘着未干的马粪。

匣底压着张桑皮纸,林缚的朱砂笔迹力透纸背:“承赠毒种,敢不还报?”纸背用米浆粘着几根鬃毛——正是曹操坐骑“绝影”的尾鬃!

“好!好!”曹操竟大笑出声,突然挥剑劈碎木匣。碎木飞溅中,郭嘉拾起一片残屑,嗅了嗅道:“是辽东柘木,用鱼油浸过……林元绩在提醒我们,他的‘寒鸦箭’随时能钉进邺城。”

铜雀台最深处的密室,蒋干正对镜粘须。镜旁搁着新制的“幽州牧”印绶,印纽却雕成困兽之形。他忽然捏碎手中蜡丸,丸中滚出粒丹砂——这是江东特产的“鹤顶红”,遇水则化。

窗外风雪更急,一队商旅悄然出城。领头老马脖颈铜铃中,藏着半片刮去字迹的调兵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