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看着自家皇后那幽怨的眼神,李世民咳嗽了两声,借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他并没有反驳陈慕。
因为众多儿子当中,他确实觉着李恪才是最像自己的。
所以,在储君的人选上,考虑一下李恪,还真是自己能干出来的事情。
“观音婢莫急,陈慕这小子的话,其中意思不难看出,朕最终还是没有立李恪。”
说完就赶忙朝着陈慕投去求助的目光。
“是吧陈慕?”
“是!”
陈慕点点头:“在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的强烈建议之下,您最终打消了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最终还是选择了晋王李治。”
“大唐未来的皇帝,也正是李治。”
听到陈慕的回答,李世民赶忙单手搂住长孙皇后的腰身,轻轻晃了下:“观音婢你看,朕就说嘛,朕万万不可能犯下这等不立嫡子,而去立庶子的错误。”
李世民此时的嘴脸,颇有一些讨好的意味在其中。
陈慕面前的这两人,不由感慨,不愧是一对恩爱夫妻。
在李世民的心中,果然还是非常爱这个共患难过来的观音婢。
放眼后宫,恐怕也只有长孙皇后一人,能对李世民这般了吧?
待得长孙皇后的心情恢复过来之后,李世民对李泰的恼怒,也是消减了很多。
一想到稚奴那孝顺的模样,脸上都多出了几抹温情。
“朕的儿子中,要说最孝顺的,当属稚奴,只是这孩子有些懦弱,未来当国,不知道怎么样。”
“陈慕,你来说说!”
听着李二的话,陈慕就想笑。
孝顺?
都替父曰母了!
另一种角度来看,的确孝顺,孝出强大!
“晋王李治,治国还是挺不错的。”
李世民听完陈慕这句话,脸上久违的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知道稚奴这孩子准没错。”
他还想听陈慕讲讲细节,但等了半天,却发现陈慕没有下文了。
“没了?”
“嗯,没了!”
“细节呢?朕要细节!”
陈慕瞅着李世民急切的样子,犹豫再三,弱弱问道:
“真要听?”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一看陈慕这样子,双双心里顿觉不妙。
毕竟有了前两次的经验。
每次一旦陈慕遮遮掩掩起来,那就证明,绝对没好事发生。
李世民表面上看起来很是震惊,但微微颤抖的手臂,己经毫不掩饰的出卖了他的内心。
“说!”
“稚奴这么孝顺的孩子,到底干了什么?”
“哦,那我就首说了。”
陈慕觉得这是李二自找烦恼,旋即开口道:
“晋王李治也没犯什么大错,而且确实挺孝顺的。”
嗯?
“呼——”
李世民长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内心得到了缓解。
正想感慨一句,这几个逆子当中,还是稚奴比较好的时候。
陈慕的下一句话,却是让他如遭雷击。
只见陈慕漫不经心的说道:
“他只是帮你照顾了一下你后宫之中的一个妃子,嗯……后来呢,更是丝毫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独断乾坤,将你这个妃子,立为了皇后。”
陈慕一开口,李世民就在仔细聆听。
然后!
他的脸色,从震惊变得愤怒,从愤怒变得发绿。
“啊!”
李世民怒喝一声,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
“畜生!”
“畜生!”
“朕宰了这个小畜生!”
同时,看向陈慕的目光,十分复杂。
你特娘的,管这个叫孝顺。
好在一旁的长孙皇后赶忙将李世民拉住了,尽管她的心中也是大怒,自己的儿子怎么一个比一个不争气。
可母子连心,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气头上的李世民去找李治的麻烦。
尽管李世民不可能真的宰了李治,可前者正在气头上,难免会出意外。
李世民尽管被拉的坐下了,但还是难消心中怒气,忍不住骂起来。
“此等有悖人伦之举!”
“这个小畜生,到底是跟谁学的!!!”
李世民的话说完,就发现陈慕眼神怪异的看着自己。
甚至……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目光幽怨的看着自己。
???
观音婢,朕……又怎么了?
长孙皇后本不想旧事重提,可看着李世民一脸无辜的样子,再想起李治的事情,也是来了脾气。
“呵呵!”
她冷笑了一声,接着对着李世民道:
“我想,当初我就不该松口,让你纳杨王妃为贵妃。
这下好了,稚奴这么好的孩子,都被你带坏了。”
天塌了!
李世民人都麻了!
自己刚才实在是太气了,一时间没想起来杨妃的事情。
口不择言之下,更是怒骂李治这个畜生是跟谁学的这悖逆人伦之举。
如今长孙皇后这么一说,他才想起来。
自己纳了弟媳妇,不就是悖逆人伦的事情?
所以,长孙皇后的言外之意便是,李治的操作,是跟他李世民学的?
哎——
李世民的心中当即懊恼了起来。
“朕的错,朕的错!观音婢,勿要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李世民连连安慰,不见长孙皇后好转。
最终,他也只能发动男人都会的哄老婆法子——转移话题。
“咳咳——”
他一如既往的用两个咳嗽,作为开场白。
接着又一次朝着陈慕投去求助的目光。
“陈慕,方才朕听你说,稚奴在治国上很是不错,你与朕说说。”
“是,确实不错!”
李治在治国上,确实没有问题。
陈慕在心中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接着道:
“晋王李治登基之后,延续了贞观遗风,在长孙无忌等一众老臣辅佐之下,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对外平定了西突厥,并且打败了高句丽。
在贞观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史称永徽之治。”
“好!”
“很好!”
“非常好!”
“稚奴这孩子,朕打小就看好他!”
李世民听完陈慕的话,眸中异彩连连,一连三声感慨,足以见他的兴奋不似作假。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在位功绩才是评判标准。
一听到李治开创了一个永徽之治,流传千古。
李世民又一次的亲热的叫上了稚奴。
全然不复方才一口一个逆子,一句一个孽障的愤怒。
跟这打造出盛世的功绩比起来,要了朕一个妃子……害,就当是朕的赏赐吧!
李世民越想越高兴,甚至都忍不住连拍大腿,最终止不住的感慨着:
“有子稚奴,朕之大幸,国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