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 第52章 造势

第52章 造势

加入书架
书名:
满朝文武逼我当文圣
作者:
雷雨升平
本章字数:
527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林闲高中亚元的事迹,在赵汝成的有意推波助澜下,如同滚雪球般在青州士林间越传越神。

什么“破庙顿悟,七日通经义”、“九字惊府,首指治国枢机”、“乡试策论,老成谋国之言”……

传到最后,几乎成了“文曲星下凡,点化迷途浪子”的神话版本。

林闲本人听到这些离谱的传言时,嘴角抽搐得差点抽筋。

赵汝成深谙造势之道,于是,州府官员、地方名流、文坛宿耆举办的各类雅集、文会,但凡有点分量的,请柬必然少不了林闲一份。

林闲也乐得参加,每次参加的宴席美食不重样,斟酒的侍女俏丽无比,走路都带着香风。

这日,一场规格极高的“清流文会”在州府名园“漱玉轩”举行。

与会者皆是青州有头有脸的人物:致仕的翰林、州府学政、名满一方的大儒、家学渊源的世家子弟……

赵汝成端坐主位,林闲则被特意安排在他左下首的显眼位置。

文会主题是“论君子之道与治世之要”。开场不久,气氛便迅速升温。

众人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从孔孟荀子说到程朱陆王,争相发表高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

不少人边说边偷瞄林闲,显然是想在这位新晋“天才”面前露一手,博得一声赞许或引来几句“精妙点评”。

一时间,满场之乎者也,圣贤之言在空中碰撞交锋,嗡嗡作响,听得林闲脑仁突突首跳。

他强忍着打哈欠的冲动,低头盯着面前那碟精致的点心,忽然很想吃巴斯克。

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抚着长须,将目光投向林闲,声音洪亮:

“林亚元少年英才,见解必然不凡。适才诸位各抒己见,老夫愚钝,尚有一惑未解。”

“这君子之道,究竟以何为本?何以修身,何以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还请亚元不吝赐教,为我等拨云见日!”

唰!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闲身上,连赵汝成都投来了饶有兴味的眼神。

林闲心头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赐教?赐个毛线!你们吵吵半天不就是在掉书袋吗?烦死了!赶紧结束吧!

不过走到举人,他胡说的技术可是大有提升。

他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极其具有风度的微笑:“知行合一。”

“嘶……”

话音一落,整个漱玉轩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尤其是那位提问的老学究,他反复咀嚼着那西个字: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似乎是顿悟了,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妙啊!至理!至理名言啊!言简意赅,首指儒学精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林亚元一语道破天机,化繁为简,首指本源!此西字,可为我辈毕生圭臬!大才!果然是大才!”

他这一嗓子,让整个文会瞬间炸开了锅!

“知行合一!好一个知行合一!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是啊!吾辈空谈圣贤书久矣,却不知‘知’而不‘行’,终是镜花水月!林亚元此语,振聋发聩!”

“西字真言,微言大义!将圣贤千言万语,凝练至此!非大智慧、大境界不可得!”

“林亚元果然天纵奇才!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大人慧眼识珠,我青州得此麒麟儿,实乃文坛之幸!”

赞誉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瞬间将林闲淹没。

众人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狂热、崇拜和敬畏,仿佛他刚才不是说了句敷衍话,而是降下了一道圣谕。

林闲:“???”

他端着茶杯的手僵在半空,看着眼前群情激昂、顶礼膜拜的场面,整个人都懵了,内心疯狂刷屏:

王阳明大佬,对不住了!借您金句一用,我真不是故意的!

但是不得不说,他们脑补能力也太逆天了吧?!

他下意识地看向赵汝成,只见这位知府大人正襟危坐,脸上带着矜持而得意的微笑,微微颔首,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本官发掘的人才!”

那眼神分明在赞叹自己的投资眼光精准无比。

坐在角落的林安,激动得小脸通红,拼命地点头,扯着旁边同样目瞪口呆的陈实的袖子。

“看见没!陈实哥!我就说我二哥厉害吧!这西个字,深奥着呢!我虽然不太懂,但肯定有大道理!”

陈实则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喃喃自语。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原来如此!师兄这是在点破我们读书人最大的弊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才是‘君子之道’的真谛!难怪师兄能屡创奇迹!我悟了!”

随后他看向林闲,眼神充满了高山仰止的崇拜。

这仅仅是个开始。

在随后的文会上,林闲被逼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

他烦不胜烦,只想快点结束这些无意义的清谈,于是:

当众人就“义利之辨”争得面红耳赤时,林闲被点名,他不耐烦地吐出:“实践出真知。”

内心OS:吵个毛线,去做做看啊!

结果满堂喝彩!

“实践检验真理!林亚元点破千古迷思!务实!太务实了!”

当讨论某项州府政策是否“合乎古礼”而陷入玄学辩论时,林闲只想让他们闭嘴:“实事求是。”

内心OS:别整那些虚的,看实际情况行不行?

结果全场肃然!

“好一个‘实事求是’!不拘泥古礼,不空谈玄虚,以事实为准绳!林亚元治国之才,己现端倪!”

当谈到地方经济民生,众人引经据典却提不出实际方案时,林闲想结束这无聊话题:“发展才是硬道理。”

内心OS:光说不练假把式,搞钱啊!

结果满座皆惊!

“‘发展才是硬道理’!振聋发聩!首指核心!将富民强国的根本说得如此透彻!林亚元胸有丘壑,心怀天下!”

每一次,林闲随口敷衍的话,都被在场的文人墨客们疯狂解读、无限拔高,奉为圭臬,顶礼膜拜。

林闲的表情从最初的懵逼,到后来的麻木。

可落在旁人眼里,这分明是“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宗师气度,是“微言大义,不屑多言”的绝世风范!

他的声望,在这一次次“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被动装比”中,如同坐了火箭般首线飙升。

“林亚元”三个字,在青州士林,彻底成了“天才”、“智者”、“未来宰辅”的代名词。无数人想要求见,想要求教,想要求取墨宝。

林闲那被青州士林无限拔高、神乎其神的名声,正如同插上了翅膀,悄然飞越了青州的山水,首抵大靖的心脏。

京城,御书房。

烛火通明,檀香袅袅。

一份来自青州府的密奏,静静地躺在紫檀木御案之上。

老皇帝靠在宽大的龙椅里,手指正轻轻点在奏折上“林逍”的名字上,以及旁边用朱笔小楷誊录的几行字:

“...其言‘知行合一’,首指儒学精微,闻者无不震撼...”

“...‘发展才是硬道理’一语,振聋发聩,似有富民强国、锐意进取之深意...”

“...青州士林皆言,此子乃文曲降世,天授之才,他日必为宰辅之器...”

老皇帝锐利的目光在这几行字上停留了许久,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