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 第18章 扩张

第18章 扩张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农女,带崽跑路
作者:
睡羊
本章字数:
572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坡地里的豆苗窜出两寸高,油绿绿的叶子在春风里招摇。院角那株野杏树也开了花,粉白细碎,风一过,花瓣簌簌往下落,沾在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豆酱缸沿上。

新制的五香豆酱刚封缸,在阴凉处静静发酵,空气里飘着一股奇特的、混合着豆香和辛料的气息。江小鱼正蹲在酱缸旁,手指蘸了点缸壁渗出的酱汁尝咸淡,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林掌柜拎着个蓝布包袱,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学徒,抱着几匹新到的细麻布。“小鱼妹子!忙着呢?”他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爽利劲儿。

“林掌柜!您怎么有空来了?快屋里坐!”江小鱼赶紧起身招呼,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林掌柜没进屋,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新挖的豆田绿意盎然,墙角堆着新烧好、码放整齐的陶罐,灶房门口还立着那个正冒着丝丝热气的烘房(翠花在里面照看一批新烘的笋干)。他眼里露出赞许的光:“好家伙!这才多久没来,你这小鱼工坊又变样了!豆子种上了,罐子烧得越发规整,连烘房都用上了!这规模,这势头,窝在村里可屈才了!”

他走到酱缸旁,抽了抽鼻子:“嚯!这新酱味儿够冲!闻着就下饭!”他话锋一转,拍了下大腿,“小鱼妹子,我今天来,就是跟你商量个大事!你这工坊的东西,腐乳、陶罐、菌干、豆干,还有这新酱,样样都是独一份的好东西!光靠陈老板那杂货铺和我酒楼里零散卖,太可惜!得把招牌打出去!”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眼里闪着精光:“我看中了县城西街口一个小铺面!地段好,人流旺!就是小了点,胜在租金便宜!咱俩合伙,开个‘小鱼工坊’首营店!你出货,我出铺面、管账、疏通关节,利润对半分!咋样?”

开铺子?县城?江小鱼心头猛地一跳!这步子迈得太大,她有点发懵。县城不比村里,规矩多,开销大,万一……

林掌柜像是看穿她的顾虑,大手一挥:“放心!铺面我看过了,虽小,收拾出来亮堂!账目我亲自管,保准清清楚楚!至于关节……”他嘿嘿一笑,“咱不是还有李刚兄弟在县衙当差嘛!该办的税牌、该走的章程,他门儿清!有他指点,出不了岔子!”

江小鱼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机会摆在眼前,不抓住,工坊永远是个小作坊。她看着林掌柜热切的眼神,又看看院子里蒸蒸日上的景象,终于重重点头:“成!林掌柜,我听您的!这铺子,咱开!”

“痛快!”林掌柜一拍巴掌,“事不宜迟!明天我就带你去看看铺面!顺便把契书签了!”

第二天一早,江小鱼带上青林(识字会算),跟着林掌柜进了城。西街口果然热闹,那铺面就在街角拐弯处,位置极好,只是门脸窄小,里面黑黢黢的,堆满了前任租客留下的破烂家什,灰尘积了老厚。

“地方是小,拾掇出来能摆两排货架,一个柜台。”林掌柜指着里面比划,“后头还有个小隔间,能堆点货。”

江小鱼仔细看了看,地方虽小,但位置实在难得。她点点头:“位置好,小点不怕,收拾干净就成。”

林掌柜立刻找来房东谈租金、签契书。契书是房东带来的,条款写得密密麻麻。江小鱼看得仔细,青林也凑过来小声念着。江小鱼指着其中一条:“林掌柜,您看这条,‘修缮费用由承租方自理’,这铺子破成这样,拾掇起来可不少钱……”

林掌柜正要开口,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修缮费用,契书上最好写明双方分担比例,或者限定最高额。另外,税牌需在开业前十五日,持此租赁契书及东家户籍册,至县衙户房办理,逾期有罚。”

是李刚!他不知何时来了,穿着衙役的皂色公服,腰间挎着短棍,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沉稳。

“李刚兄弟!你来得正好!”林掌柜大喜。

李刚对江小鱼点点头,目光扫过契书:“小鱼嫂子,这契书我看看。”他接过契书,手指点着几处条款,声音不高却清晰:“此处‘转租需经房东同意’是常例,但最好加上‘不得无理拒绝’字样。此处‘遇天灾人祸致铺面损毁’条款过于模糊,应写明具体如何分担或免责。还有税牌,”他看向江小鱼,“办税牌时需带齐文书,我回头写个单子给你。若有泼皮滋扰,记下形貌,首接报西街巡铺,报我名字即可。”

字字句句,都是干货!江小鱼心头大定:“多谢李刚兄弟!太麻烦你了!”

李刚摆摆手:“分内之事。村长嘱咐过,能帮衬的,自然要帮。”他交代完,便匆匆离去当值了。

有了李刚指点,契书很快按合理条款签妥。接下来是收拾铺面。

林掌柜找来两个短工清理垃圾。江小鱼则把目光投向了那些需要拆掉的旧隔板、需要新打的货架和柜台。这活儿,得找信得过、手艺好的人。

她立刻想到了李勇。

回村后,江小鱼首奔村长家。李勇正在院里劈柴,斧头抡得虎虎生风,粗壮的柴禾应声而裂。

“勇哥!有个力气活,想请你帮忙!”江小鱼开门见山。

李勇停下斧头,抹了把汗:“小鱼妹子,啥事?说!”

“县城铺面盘下来了,得拾掇。旧隔板要拆,新货架、柜台得打。这活儿,非你莫属!”江小鱼笑道,“工钱按天算,管两顿饭!”

李勇一听,二话不说,把斧头往柴墩子上一剁:“成!包我身上!啥时候动身?”

第二天,李勇就扛着他的家伙什(斧头、锯子、凿子、墨斗)跟着江小鱼进了城。铺子里灰尘弥漫。李勇二话不说,抡起斧头就开始拆那些腐朽的旧木板,动作麻利,力气又大,三下五除二就把碍事的隔断清理干净。接着,他按江小鱼画的简单图纸,量尺寸,锯木板,叮叮当当地开始打造货架和柜台。木屑纷飞,汗水很快浸透了他的粗布褂子。他干活极认真,榫卯严丝合缝,做出来的架子方正结实。

趁着李勇埋头苦干的功夫,江小鱼把青桐和翠花叫到一边。铺子开张,光靠她一个人可不行。

“青桐,翠花,”她指着空荡荡的铺面,“这以后就是咱工坊在县城的门脸了!卖货、收钱、招呼客人,都得靠你们俩!”

青桐眼睛唰地亮了,小胸脯一挺:“娘!我行!我认得钱!会算账!”

翠花有些紧张地绞着衣角,但眼神里也透着跃跃欲试:“嫂子……我……我能学!”

江小鱼笑了:“好!从今天起,你俩就是这铺子的‘小掌柜’和‘二掌柜’!”她开始教他们认识工坊所有货品——腐乳罐的大小、价钱;陶罐的型号、用途;菌干、豆干的品相等级和价格;新豆酱的特点……又教他们怎么摆放货品才整齐好看,怎么招呼客人,怎么算账收钱。

青桐脑子活络,学得快,小嘴叭叭地跟着江小鱼模拟招呼客人:“大娘!您看看咱家新出的豆酱!咸香下饭!买一罐送一小包豆干尝尝!”学得惟妙惟肖。

翠花则更细心,她找来半截烧黑的木炭,在废木板上歪歪扭扭地记下各种货品的价钱,一遍遍默念,手指头还在空中比划着算账。她学得慢些,但格外认真,指节都因为用力攥着炭笔而微微发白。

李勇那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渐渐稀疏。一个结实的两层货架和一个带抽屉的简易柜台己经初具雏形,立在铺子中央,散发着新木料的清香。

夕阳的余晖透过刚擦干净的窗户,照进焕然一新的小铺。灰尘散尽,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新打的货架和柜台散发着木香,静静等待着货物上架。青桐和翠花站在柜台后,一个跃跃欲试,一个紧张又期待。

江小鱼看着眼前的一切,长长舒了口气。县城开店这步棋,终于落下了第一子。背后是林掌柜的魄力,李刚的稳妥,李勇的实干,还有两个半大孩子懵懂却认真的起点。新豆酱的香气,仿佛己经飘进了这间小小的铺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