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薇、顾屿和王姐去了派出所。经过调查,事情很快水落石出:
* 那个抱孩子的妇女,孩子身上的红疹是几天前被蚊虫叮咬所致,并非过敏。她承认是有人给了她一百块钱,让她抱着孩子去闹事,还教了她那些说辞。
* 那几个混混,是本地一个绰号“龙哥”的手下。“龙哥”在城南一带有些势力,开着小赌场和地下游戏厅。混混们交代,是“龙哥”让他们去夜市捣乱,目标是“风行”的店,要求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让店开不下去。
* 至于“龙哥”为什么针对“风行”?混混们一问三不知,只说是“上头交代”。
线索似乎指向了“龙哥”,但林薇和顾屿都明白,“龙哥”背后,必然站着赵志强!只是没有首接证据。
“林老板,这事…恐怕有点麻烦。”负责案子的老警察私下对林薇说,“‘龙哥’那帮人,滑得很,做事不留把柄。这次抓的几个都是小喽啰,关几天就得放。那个女的也够不上刑事。你们做生意,得多加小心了。这种人,明的不行,怕是要来阴的。”
林薇谢过警察,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派出所。王姐经过这次惊吓,有些心灰意冷:“林老板,要不…我这加盟店…先关一阵?我怕他们再来闹…”
“王姐,别怕!”林薇握住王姐的手,眼神坚定,“这次是我们连累你了。关店不是办法,只会让他们更嚣张!这样,你先休息几天,店里的损失我来承担。安保方面,我会加强!我向你保证,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安抚好王姐,林薇和顾屿回到仓库。气氛凝重。
“‘龙哥’…赵志强肯定跟他有勾结!”顾屿一拳砸在桌上,眼中满是愤怒,“这个混蛋!阴魂不散!”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林薇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龙哥’收钱办事,目标明确是我们。赵志强躲在暗处,我们抓不到把柄。硬碰硬,我们根基浅,吃亏。”
“那怎么办?难道就任由他们欺负?”顾屿不甘心。
“当然不!”林薇眼中寒光一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的‘暗箭’射不出来,或者射出来也伤不到我们!”
她开始部署:
1. **强化防御:** 所有加盟店和形象店,立刻加装更清晰的监控摄像头(咬牙投入),并配备强光手电和防暴喷雾(给店员防身用)。与辖区派出所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定期“汇报经营情况”,增加警察巡逻的频次。
2. **舆论反制:** 林薇让李丽以“风行时尚”店的名义,联系本地晚报的民生记者(塞了点车马费),主动“爆料”昨晚夜市被恶意造谣、破坏的事件,强调“风行”品牌坚持质量、合法经营,对恶意竞争和违法行为绝不姑息!打一场小小的舆论战,抢占道德高地。
3. **追查源头:** 林薇再次找到王姐,请她利用夜市的人脉,打听“龙哥”的底细和活动规律,特别是他和赵志强可能的联系。同时,她让顾屿通过周师傅在厂矿圈子里的人脉,侧面打听赵志强近期的动向和背后可能的关系网。
4. **内部清查:** 林薇对所有员工和加盟商进行了一次内部谈话,强调保密纪律和忠诚度,并暗示公司正在追查内鬼(虚张声势,敲山震虎)。
几天后,王姐那边传来消息:“龙哥”本名张龙,是城南一霸,手底下养着十几号人,主要靠开赌档、收保护费和帮人“平事”赚钱。据说他最近攀上了一个搞建材的老板,出手阔绰了不少。
“搞建材的老板?”林薇和顾屿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赵志强前世就是在一个建材公司做销售,后来靠着坑蒙拐骗和人脉爬上去的。时间线吻合!
与此同时,顾屿通过一个在工商局工作的老同学(周师傅介绍的)查到一条关键信息:赵志强目前挂靠在一家名为“宏发建材”的公司名下,名义上是业务员,但行踪诡秘。而这家“宏发建材”的老板,姓孙,据说和“龙哥”关系匪浅!
线索串起来了!赵志强通过“宏发建材”的孙老板搭上了“龙哥”,用钱买凶,针对林薇的生意进行恶意打击!
“孙老板…宏发建材…”林薇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找到了幕后支点,就有了反击的方向!但如何反击?首接硬撼?对方财雄势大,又有“龙哥”这种地头蛇,风险太高。
“林薇,我们报警抓赵志强!”顾屿提议。
“证据呢?”林薇摇头,“混混指认的是‘龙哥’,‘龙哥’不会供出孙老板,孙老板更不会承认指使赵志强。没有首接证据链,动不了他们。”
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阴沉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前世积累的商业手腕和灰色地带的斗争经验,在脑海中快速翻腾。对付这种盘踞一方的地头蛇和依附其上的蛀虫,正面强攻是下策,需要借力打力,攻其必救!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逐渐在她心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