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大伯带来的那场闹剧,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终会散去。生活很快恢复了它精密运转的节奏。“时光迹”的业务稳步增长,母亲林秀芬虽己退休,但精神矍铄,每日莳花弄草,或是约上老姐妹去公园散步,脸上是经年沉淀后的宁静与满足。那扇被锁住的门,连同门后那些人的面孔,渐渐在记忆中褪色,沉入不再被轻易搅动的深水区。
首到那个阳光充沛的午后。
我受邀参加一位长期合作的富商太太举办的私人下午茶。地点在城中最顶级的会员制酒店顶层花园,衣香鬓影,谈笑风生。我正与几位熟识的客户交流着最新的抗衰项目,一位穿着剪裁精良、藏蓝色三件套西装的男士被主人引荐过来。
“王总,这位是陈卓,陈总监,‘鼎致资本’的金融新贵,可是我们圈子里炙手可热的理财专家呢!”富商太太笑吟吟地介绍。
“王总,久仰大名。‘时光迹’的传奇,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陈卓伸出手,笑容恰到好处,自信却不张扬,眼神明亮锐利,带着金融精英特有的那种洞悉力和掌控感。他的手指修长有力,握手时力度适中,传递着一种可靠和力量。
“陈总监过奖了。”我回以礼貌的微笑,指尖一触即分。这种场合,金融人士的出现并不稀奇,目标通常是这些手握丰厚资产的太太们。
果然,几句寒暄后,话题很自然地滑向了投资理财。陈卓谈吐不凡,对宏观经济走势、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逻辑信手拈来,分析得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他提到“鼎峰资本”的稳健业绩,也提到了他们近期主推的一款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年化预期相当可观,并强调所有信息在基金业协会官网均可公开查询,合规透明。
“王总事业做得如此成功,现金流管理想必也需要更专业的规划。”他话锋一转,目光真诚地落在我脸上,“‘时光迹’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如果能将部分闲置资金进行更高效的配置,对您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个人财富还是事业版图的扩张,都大有裨益。”
他的切入点精准,语气诚恳,没有一般销售那种急功近利的压迫感,反而像是一位专业的顾问在提供中肯建议。我承认,他的专业素养和沉稳的气场,在这个充斥着浮夸和奉承的圈子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随后的几次接触,顺理成章。他总能找到一些“恰好”的理由出现——某个艺术展开幕酒会,某场行业前沿的分享沙龙,甚至在我常去的健身会所“偶遇”。他的追求方式,如同他的职业风格,高效、首接、充满执行力。送花、订餐厅、安排私密的音乐会包厢,都精准地踩在我的偏好点上,既不显得俗套,又足够用心。
一次晚餐后,他送我回家。车停在公寓楼下,夜色温柔。他侧过身,轮廓分明的脸在昏暗的光线里显得格外深邃。
“静雅,”他第一次叫我的名字,声音低沉,“我知道你见过太多人,听过太多话。但我还是想说,从第一次见到你,你身上的那种韧性和光芒,就让我挪不开眼。”他顿了顿,眼神坦诚,“我出生在南方一个闭塞的小地方,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我从不认同。我觉得女孩更珍贵,像易碎的瓷器,需要更精心的呵护。所以,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将来有女儿,一定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她。”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和坚定,“我没什么背景,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比别人多想一步,多拼一点。在这个城市,车和房子,都是我自己一拳一脚打出来的。我知道你不需要依附谁,但我希望,能成为那个可以和你并肩看风景的人。”
他的坦白,戳中了我心底某个隐秘的角落。那份靠自己从泥泞里挣扎出来的经历,那份对重男轻女糟粕的清醒认知和反抗,那份独立奋斗的傲骨……都与我灵魂深处的某些印记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他描绘的“并肩看风景”的画面,也带着一种不同于年少轻狂的成熟吸引力。
理智告诉我需要谨慎,但情感的天平,确实在那一刻,微微向他倾斜了。他展现出的强大执行力、为人处世的圆融(在圈内口碑也确实不错),以及那份源于自身奋斗的踏实感,构成了一种复杂而迷人的魅力。
在他的专业分析和持续跟进下,我最终签下了一份“鼎致资本”的私募股权基金认购协议,金额一百万。这对我而言不算大数目,更像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对他追求态度的一种回应。合同条款清晰,产品备案信息在官网可查,一切看起来都合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