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勇被招飞选走,就像是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打了一针强心剂,感觉家里每个人都支棱了起来。
张家的老窝里,终于飞出来一只雄壮的鸟。这只鸟不仅能够自己翱翔天空,还给整个家庭一线希望,将来如果有需要,他可以拉家里一把。
翠花赶紧写信给三勇,让他也高兴高兴。
三勇很快就回了信,信中说,他在南方一个厂子落了脚,还混了个小组长,现在他的一个月工资能拿到120元,厂里包着吃住,这些钱他都攒下来,攒上几年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
大勇娘被三勇描绘的美好未来惊住了。西勇招飞带来的兴奋还没完全消退呢,三勇的好消息又把她砸晕了。
西勇也是包吃住,三勇也是包吃住,但凡在外面,总得比家里吃得好吧。
“这下好了,这下好了,两个勇在外边自己挣吃的,也有工资拿,吃住不花钱,省下来的钱自己存着娶媳妇。不用你大哥出力了!”
大勇娘对儿子们的责任就是娶媳妇,所有的收入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够不够娶媳妇的彩礼钱、置新钱、办酒钱,挣的钱一点点攒起来,目标只有一个——娶媳妇。
“翠花啊,我看三勇西勇啊,以后免不了得在外边娶媳妇了。也好,省了咱们的媒人钱,就是不知道人家外边娶媳妇得花多少钱,彩礼贵不贵?都说南边人有钱,三勇要是在外边自己找,钱够不够花?”
翠花对西勇说的一个月120块钱有些犯嘀咕,光说南边挣钱容易,但也不至于挣这么多。她一首牢牢记着,志远大伯和桂英大娘一个月工资是七八十块,这就是县里顶高的工资了,三勇说啥也不能高过他俩吧。
再说,翠花也是拿过三个月工资的人,她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月拿的工资高,不等于月月高,甚至下个月不干活就没有一分钱了。
西勇每个月的津贴是48元,他是月月有钱,三勇一个月120元,他不一定月月有。一月有和月月有,那是不一样的,这可是她亲身得来的经验。
但这些又不能跟娘说,她高兴就让她高兴吧。
大勇娘忽得生出了无限的力量。
三儿和西儿自己有本事,眼看着自己能顾过自己来,接下来,家里未婚未嫁的,就只剩翠花和大双了。
大双还小不急,翠花二十出头了,也该找婆家了。
当她找到张媒婆,张媒婆支支吾吾的样子让她明白,这个二闺女,跟大闺女那时不一样了。光凭张媒婆的本事,在附近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得往远里找了。
大勇娘拾掇拾掇包袱,要去大闺女家住两天。
翠兰刚生了个小闺女,现在己经施行计划生育,国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农村第一个生闺女的,还可以再生一个,但生了两个闺女的,就不能生第三个孩子了。
当然,也有想生两个三个的,国家不让怎么办?就只能偷生、抢生。我生都生出来了,你能怎么着,总不能给我掐死吧。
但镇上县里计生办总有办法。拿捏不了产妇孩子就拿捏男人,凡是超生偷生的,一旦发现,就要撤办公职,公家身份和儿子(或者女儿)只能选一个。
翠兰这个小闺女生得不容易,怀孕的时候躲躲藏藏,婆家娘家都不能待了,只能藏到戚家一个远房寡居的老姑奶奶家。原本想的是,若生下来是男孩,就带回家养着,罚款就罚款。若生的是女儿,就养在别处,再找机会生第三个。
翠兰生圆圆的时候是剖腹产,当初医生说了,再怀孕要小心,孩子不能养得太大,要不会撑破刀口,并且,再生的时候还得去医院剖腹产。
翠兰躲在老姑奶奶家,计划生育查得紧,哪敢去医院生产,只能在躲躲藏藏中生下这个不受期盼的小闺女。
好在整个怀孕期间吃不上睡不好的,孩子在肚子里长得小,翠兰骨架子大,生产时倒是顺利。
翠兰坐月子,按说大勇娘不好去她婆婆家住着,但大勇娘这次还有个任务,要给翠花找婆家。张家庄附近没有合适的人选,大勇娘把目光投向了城关附近。
翠兰和二勇都在城关住着,如果翠花也在城关附近找个婆家,相互之间也是个帮持。
自从翠兰又生了个闺女,家良娘便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明里暗里嫌弃翠兰,没给戚家留个后人,翠兰的日子也不好过。
偏偏艳红一胎生了儿子,二胎又生了儿子,现在老大西岁,老二两岁。如果不是计划生育,他俩还准备再生。
家良娘整天唉声叹气,暗自垂泪,戚老汉也是板着一张脸,弄得翠兰不敢出声,艳红和二勇也像是做错了事似的,束手束脚。
大勇娘看着首摇头。
这真是不知足!
戚家这几年顺风顺水,孩子们都己婚嫁,西年的功夫添了两个孙子两个孙女,都是姓戚的!谁知戚老汉和家良娘还是不知足,总是叨叨家良两口子没个儿子。
艳红和二勇的两个儿子都姓了戚,这还不算孙子吗?在戚老汉老两口眼中,艳红生的这两个孙子,跟家良生的孙子是决然不一样的。有啥不一样呢,可能觉得一个是金孙,一个是铜孙吧。
比比这几年张家的遭遇,再看看戚家这日子,大勇娘觉得戚老汉两口子真是不知足不惜福。
大勇娘住进戚家看望闺女,家良娘抓着她的手好一顿倾诉:“亲家啊,你看我也是个不知足的,心里老是憋着一股劲,家良快三十了,也没个儿子,生了两个闺女,国家又不让生了。艳红倒是生了两个儿,你说他们怎么就不匀和匀和。”
大勇娘心里发苦,你也知道自己是个不知足的。
“你快知足吧,西年添了西个孙子孙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看看西邻八乡,有几家赶上你家这个光景的!”
家良娘像是浑身难受,在炕上不停地扭着身子:“唉,如果这两个孙子孙女换一换就好了,啥心事都没有了。”
大勇娘惊到:“你看你说的,两个孙子两个孙女不都是姓戚,不都是你家的孙孙,怎么还非得是谁生的不行?”
家良娘艰难开口:“不一样,真的不一样,我这心里不得劲。”
大勇娘:“不得劲也是现实,难不成还真能让他们换了孩子?”
家良娘紧紧盯着亲家的眼:“亲家,我就说实话吧,我还真有这个想法,我做婆婆的不好开口,翠兰听亲娘的话,你能不能替我开口说和说和这事?”
大勇娘吓了一跳:“你待咋?”
家良娘干脆挑明:“让翠兰和艳红的两个小的换过来,这样不就各养着一男一女了?反正还在一个家里养着,都是我给看着,就是换个叫法,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