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轮事件后的几天,江蔚彻底从季音音的视野里蒸发了。
食堂门口不再有他堵截的身影,文学院楼下没了刻意的“偶遇”,连小组课题的线上讨论,也只剩周子扬和张超在插科打诨。
季音音的生活似乎回归了那种熟悉的、清冷而有序的轨道。她按时上课,泡图书馆,在迷路时依靠手机导航和林小雅的远程指挥,平静得仿佛那天在五十米高空,那个死死攥着她手腕、将滚烫汗湿的额头埋进她颈窝颤抖的少年,只是一场过于逼真的幻觉。
只是,偶尔在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远处篮球场跃动的人影时,季音音的指尖会无意识地左手腕内侧。
那里曾被攥得生疼,似乎还残留着一点滚烫的、带着汗意的搏动感。她微微蹙眉,对这种生理性的记忆残留感到一丝困惑。
这天下午,季音音照例坐在图书馆靠窗的老位置。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摊开的书页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中浮动着纸张和油墨的沉静气息。然而,她面前摊开的并非惯常的古籍文献,而是一本厚厚的《情感心理学导论》。
这是她为了理解陈教授课上提到的“情感隐喻与生理映射”概念,特意从社科区借阅的。
她翻过一页,目光落在“情感唤醒的生理机制”这一章节上。清晰的图表和数据罗列着人类在经历强烈情感波动,尤其是“浪漫吸引”初期阶段的典型生理反应:
典型生理表征:
心血管系统激活: 心率显著提升(常>100次/分钟),血压升高,面部潮红(血管扩张)。
呼吸系统变化:呼吸频率加快,可能出现短暂屏息。
神经内分泌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激增,导致手心出汗、身体轻微颤抖。
行为表征:目光接触异常(过度注视或刻意回避),肢体动作僵硬或出现无意识小动作(如整理衣物、摸头发),在特定对象面前语无伦次或出现攻击性防御(如否认、逃离)。
一行行严谨的学术描述,像冰冷的代码,解析着人类内心最汹涌澎湃的潮汐。季音音逐字逐句地读着,清冷的眸子映着书页上的铅字,思维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了一圈圈不受控制的涟漪。
心率过速……手心出汗……身体颤抖……
刻意回避……语无伦次……攻击性防御……
这些词句,像一把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记忆里某些被刻意忽略的片段:
——食堂门口,他堵住她,语气恶劣暴躁,耳根却可疑地泛红,手心似乎也带着汗意。
——图书馆旋转楼梯,他脸色惨白甩开她的手,动作僵硬得像生锈的机器。
——老城区调研,他找到迷路的她时,气息微喘,额角有汗。
——更清晰的,是摩天轮上,他死死攥住她的手,滚烫的汗意浸透了她的皮肤,身体无法抑制地颤抖,呼吸急促破碎,将脸埋在她颈窝时,那沙哑的、带着哀求的“别晃……”。
——以及,他莫名冲林哲发火,强行拽走她。还有那台被他硬塞过来、又被她严谨测评后指出缺陷而退回的导航仪。
所有的点,一个接一个,被书中这些冰冷的“临床表征”精准地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季音音感到无比新奇且需要验证的结论。
她合上书页,指尖轻轻点在“浪漫吸引”西个字下方。89%的吻合度……一个相当高的统计概率。
季音音抬起头,目光穿透图书馆明亮的落地窗,精准地投向远处那个喧嚣的篮球场。
阳光下,一群穿着运动背心的男生正在激烈地奔跑、跳跃。其中一个栗色短发的高大身影格外醒目——汗水打湿了他的额发,身形在人群中灵活穿梭,一个利落的假动作晃过防守队员,高高跃起,手臂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砰!”篮球空心入网,引来场边一阵小小的欢呼。
是江蔚。
他似乎完全恢复了那个张扬肆意的模样,进球后嘴角勾起一抹惯有的、带着点痞气的笑,和跑过来的周子扬击掌,汗水顺着他线条分明的下颌滑落,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几天前那个在摩天轮上脆弱颤抖的少年,真的只是一场梦。
季音音拿起桌上的《情感心理学导论》,站起身。书脊硬挺的边缘硌着她的掌心。她需要验证。基于严谨的学术态度,她需要获取第一手的观察数据,来确认这个高达89%吻合度的推论是否成立。
午后的篮球场像一块被点燃的炭。塑胶地面蒸腾起灼人的热气,混合着汗水和青春荷尔蒙的气息。篮球撞击地面的闷响、鞋底摩擦地板的锐声、男生们粗重的喘息和呼喝、场边女生的议论,共同织成一片喧嚣的声浪。
江蔚刚完成一个漂亮的抢断,正运球快速推进,额角的汗珠随着跑动甩落。阳光勾勒出他汗湿背心下蓬勃而充满力量的肩背线条。他眼角的余光似乎捕捉到场边多了个格格不入的身影,但那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他压低重心,一个快速的胯下运球变向,眼看就要甩开防守——
“江蔚同学。”
一个清晰、平静,甚至带着点图书馆冷气余韵的声音,穿透了球场的喧嚣,精准地钉入他的耳膜。
这声音像一道无形的冰棱,瞬间刺穿了江蔚全神贯注的竞技状态。他运球的节奏猛地一滞!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分神瞬间,他几乎是本能地、仓促地将手中的篮球朝着篮筐的方向奋力抛了出去!动作完全变形,失去了所有准头。
“哐——!!!”
一声巨大的、沉闷到令人牙酸的巨响炸开!篮球没有奔向篮网,而是像一颗失控的炮弹,狠狠砸在坚硬的篮板正中央!巨大的反作用力让球以一个极其难看的弧度猛地弹飞,骨碌碌滚到了场边的草丛里。
全场瞬间安静了一秒。
周子扬保持着准备接球的姿势,张着嘴,一脸呆滞。防守队员也愣住了。场边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江蔚保持着那个别扭的投掷后姿势,僵在原地。心脏在胸腔里失序地狂跳,不是因为运动,而是因为那个声音和这丢脸到家的失误。一股灼热的气血“轰”地一下首冲头顶,瞬间烧红了他的脸颊、脖子,连露在背心外的胳膊都泛起了红晕。额角和后背瞬间涌出一层新的热汗。
他猛地转过身,胸口剧烈起伏,喘着粗气,像一头被激怒又莫名狼狈的年轻雄狮,恶狠狠地瞪向声音的来源。
季音音就站在篮球场边界的白线外,离他不过几步远。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她身上,给素色连衣裙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她怀里抱着那本厚厚的《情感心理学导论》,平静得像一株不受烈日影响的植物。清澈的目光透过长长的睫毛,毫无波澜地落在他汗津津、红得快要滴血的脸上,像是在观察一个突然产生异常反应的实验样本。
“你……”江蔚喘着气,喉咙发干,声音带着运动后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有强行压抑的恼怒,“你来干什么?!”他几乎是吼出来的,试图用音量掩盖此刻剧烈的心跳和无所适从的窘迫。摩天轮上的狼狈记忆被她的出现瞬间点燃,烧得他理智快要蒸发。
季音音仿佛完全屏蔽了他的怒火和尴尬。她向前走了一小步,无视了周围投来的各种好奇、探究的目光。然后,她从容地翻开怀中那本厚重的书,白皙纤细的手指精准地划过书页,最终停留在某一页的图表和数据上。
她抬起头,目光重新聚焦在江蔚脸上,语气是纯粹的学术探讨式平静,吐字清晰:
“根据《情感心理学导论》第7章第3节关于‘浪漫吸引初期生理唤醒机制’的论述,”她的指尖轻轻点着书页上醒目的黑体字,“观察到目标个体近期存在一系列显著生理表征异常。”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最严谨的语言,目光像扫描仪一样掠过江蔚通红的脸、布满汗珠的额头和脖颈、剧烈起伏的胸口,以及他无意识攥紧的、指节发白的拳头。
“具体表现为:面部及颈部持续性非运动性潮红(血管扩张反应),静息及低强度运动状态下心率显著高于基础值(目测>100次/分钟),伴随掌心及体表汗腺分泌异常活跃(非环境高温所致),并观察到目光接触回避倾向及特定情境下的攻击性言语防御模式。”
她一口气说完这一长串专业术语,语速平稳,逻辑清晰得可怕。篮球场上的风声、远处的喧嚣仿佛都成了背景噪音。
江蔚的脑子嗡嗡作响。那些“潮红”、“心率”、“汗腺分泌”、“攻击性防御”……每一个词都像一根烧红的针,精准地扎在他此刻最狼狈不堪的状态上!他感觉自己像个被放在解剖台上的标本,所有羞耻的反应都被她用最冰冷、最学术的语言公开处刑!
“你……”他喉咙发紧,血液在耳膜里疯狂鼓噪,眼前甚至有点发黑,羞愤和一种被彻底看穿的恐慌交织着,让他几乎窒息。
季音音却无视了他濒临崩溃的表情,微微歪了歪头,清冷的眸子里透着一丝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求知欲,仿佛只是在确认一个实验数据:
“上述复合生理表征,与文献中定义的‘喜欢’情感状态的临床初期表征,吻合度高达89%。”
她看着江蔚瞬间瞪大的、写满了难以置信和巨大冲击的眼睛,以及那越来越红、仿佛要滴出血来的耳根,非常自然地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建议,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
“鉴于个体主观陈述可能存在偏差,为获得更精确的数据支持上述观察推论,”她顿了顿,目光坦然,“是否需要我向校医务室申请调取你近期的体检报告副本,进行心率、血压等核心生理指标的详细比对分析?”
“……”
世界彻底安静了。
篮球场上,周子扬手里的矿泉水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张超的下巴快掉到胸口。场边的女生们集体石化,眼睛瞪得溜圆。
江蔚站在原地,像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从头到脚都僵住了。血液似乎瞬间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成冰碴。他死死盯着几步之外那个一脸学术探究、完全不知道自己扔下了怎样一颗重磅炸弹的少女。
她怎么能……她怎么敢……用这种念实验报告的语气,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这么多人面前……分析他……喜欢她?!
巨大的羞耻感如同海啸般灭顶而来,瞬间吞噬了所有的恼怒和理智。他感觉自己像个被扒光了衣服示众的小丑。
“季、音、音!”三个字几乎是从他紧咬的牙关里,带着血腥味和一种濒临爆炸的颤抖,一字一顿地挤出来。
他猛地向前跨了一大步,高大的身影带着强烈的压迫感笼罩下来,滚烫的汗水气息扑面而来。
他赤红着眼睛,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她那双清澈得令人发狂的眼睛,声音压抑到了极致,带着一种近乎崩溃的低吼:
“你……你他妈是情感功能缺失吗?!!”
尾音在空旷的球场边缘带着撕裂般的回响,惊飞了不远处树上的一群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