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瓦克数据中心夺取的物理服务器静默矗立在曙光资本最底层的电磁屏蔽实验室,外壳冰凉,其内却封存着点燃全球金融战争的引信。实验室笼罩在幽蓝冷光中,空气里弥漫着高压电流与液态氮冷却系统的嗡鸣。
诸葛毅、莉娜与核心密码团队围在环形操作台前,屏幕上瀑布般滚动着比特流镜像的原始十六进制代码,如同在解读恶魔的呓语。
“初步扫描确认三层嵌套防护:
1.硬件层:定制化安全启动芯片(Secure Boot Chip),物理拆卸即触发自毁熔丝。
2.固件层:深度篡改的UEFI固件,内含逻辑炸弹,检测异常行为(如调试器接入)将覆写关键扇区。
3.数据层:核心文件系统采用‘幻影叠片’技术——真实数据切割成数万碎片,混杂于海量垃圾信息与伪加密分区中,需特定密钥重组。” 莉娜的汇报冷静而沉重,“对方是国家级加密团队的手笔。”
诸葛毅眼中不见焦虑,只有棋逢对手的冷冽:“启动‘阶梯式剥茧’预案。核心原则:硬件环境绝对隔离,网络物理切断,操作延迟反馈混淆(用冗余操作麻痹逻辑炸弹检测),优先恢复操控日志与资金链证据链!”
攻防拉锯战打响:
第一阶段:硬件牢笼构建
服务器被置于特制法拉第笼内,外接电源与所有通讯接口均通过军用级光纤隔离器中转,彻底阻断远程激活自毁或信号泄露可能。
莉娜团队定制开发“幽灵探针”——一种纳米级物理接口,通过主板预留测试点(JTAG)非侵入式读取固件代码流,规避安全芯片检测。
第二阶段:固件层的“猫鼠游戏”
“幽灵探针”捕捉到固件异常行为阈值:连续3次访问非常规内存地址或执行速度波动超5%,逻辑炸弹即被唤醒!
应对策略: “注入冗余循环指令”——在关键扫描代码段插入大量无意义循环与随机延迟,让系统以为在“正常低速运行”。
“蜜罐分区诱杀”:建立虚假数据镜像区,伪造“调试器入侵”特征诱使逻辑炸弹提前引爆——目标:消耗其有限的破坏次数(分析推测为3次)。首轮诱爆成功!系统日志提示“安全事件07:分区表校验失败,己隔离”。
第二轮精确剥蚀启动,目标:提取完整UEFI代码库!
第三阶段:数据深渊的打捞
获得UEFI底层权限后,真实数据迷宫显现。屏幕上三维数据云图显示着数百万个闪烁光点(数据碎片)。
“密钥在哪里?”技术员绝望低语。碎片间无规律可循。
诸葛毅目光锁定系统日志残片(未完全销毁):“看这句:‘索引重建频率:每14小时17分。来源节点:Genesis_B6’。这是时间锚点!”(“Genesis”指创世区块,暗示加密算法与区块链有关)
突破口发现! 莉娜利用该时间戳,结合硬件时钟芯片波动特征,反推“碎片索引密钥生成器”的算法模型——一种基于物理熵源(时钟抖动+电源噪声)的确定性随机数构造器(DRBG)!
同步操作:从固件残留代码中提取“幻影叠片”的元数据分割规则(Seap)——如同获得藏宝图的碎片分布图!
第西阶段:重组“蠕变门”罪证
密钥生成器成功复现!万亿级碎片按规则重组!
核心罪证浮出水面:
1.“蠕变门”操控日志(2023.09.07):
13:27:05.342 [注入指令]:目标=晶翰主控服务器#7 | 内容=伪装系统更新包(CRC: 0xA7F3D209) | 触发条件=晶翰AI风控系统买入量>阀值L3
13:28:11.005 [状态确认]:晶翰系统核心校验模块被绕过 | AI自杀指令激活
2.资金暗河图谱:
清洗路径:“Orca”-> 巴拿马“星海信托”-> 塞舌尔“数据港资本”-> 最终受益人:哨兵家族基金会(Sentry Family Foundation)
3.未销毁的通讯片段(加密):
发信人代号:DNS(Deep Sentinel)
内容片段:“…晶翰清除完毕…下一阶段:‘美联储舆情操纵协议(FED_Op_Protocol)’测试…重点目标:黄金波动率曲面控制…”
“黄金…美联储舆情…”诸葛毅捕捉到致命关键词,瞬间串联起“Orca”爆仓时黄金闪崩的异常,“他们要操控的不仅是股票,是全球信用定价权!晶翰只是他们技术武器的试验场!”
数据深渊的密码被破译,但更深邃的黑暗己然显露。诸葛毅凝视着“哨兵家族基金会”的名字,寒声下令:“莉娜,启动‘最终画像’程序——我要知道‘DNS’,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