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五点的阳光斜照下,联络员邓少华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缓缓走进了蒋世国的办公室。
他轻声地对蒋世国说:“书记,这是从汉东省金山县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野猪腊肉、茶叶、酱板鸭,寄件人是易学习。”
蒋世国听后,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他回应道:“我让你发的邮寄明信片和干龙眼包裹,都邮寄出去了吗?”
邓少华连连点头:“是的,书记,我和东胜一起去南头区邮政局寄的名信片和礼品包裹,一共有20份。
我们是在五天前就已经办理好了邮寄手续。当时邮政局的陈局长还特别提到,全国范围内最远的边疆地区10天内应该都能收到这些过年礼物。”
蒋世国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好,这几天估计也会收到外地的包裹,收到了及时告诉我一声。”
邓少华认真地回答:“书记,我会及时查询的,有消息时及时向您汇报。”
蒋世国想了想,随即拨打了汉东省金山县委副书记易学习的家里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亲切地说:“老易,你邮来的野猪腊肉、茶叶、酱板鸭这些金山特产,我今天收到了,你回京都过年吗?”
电话那头的易学习也带着笑意说:“老同学,你从南方经济特区邮来的岭南特产,我刚刚收到,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也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这不你的电话打过来了,今天过了小年就是年了。
院内的小孩们正唱着:“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剃傻瓜;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贴门神捏鼻儿;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
你嫂子和儿子女儿都来了金山,她是教师,放寒假了就带着咱们的儿女俩就来金山,我们初六回京都。”
蒋世国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好,我也会初四回京都,拜访两位导师、师母,咱们好好聚聚。对了,你那边的年货准备得怎么样了?”
易学习回答:“年货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孩子们也盼着过年呢。你那边也别太忙,注意身体。”
蒋世国点头:“放心吧,老易,我会的。那就不打扰你了,等你们回来再聊。”
两人挂断电话,各自忙碌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办公室的窗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上,为这个繁忙的都市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蒋世国坐在办公桌前,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春节的期待。他想象着与易学习重逢的场景,以及两家人的欢聚时光。
与此同时,邓少华也在忙碌着,他要确保所有的工作都井井有条,以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为蒋世国服务。
在金山县,易学习放下电话后,也是一脸的喜悦。他转身对妻子闻玉萍说:“看来今年的春节会很热闹,蒋世国书记也会回京都,咱们可以好好聚一聚。”
妻子闻玉萍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预示着一个幸福和团圆的新年即将到来。
“叮叮叮…”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蒋世国迅速接通电话,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老幺,我是长江。”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温暖。蒋世国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回应道:“长江,你好啊!岭南的干货都收到了吗?”
戴长江的声音听起来明显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他大声说道:“收到啦!真的收到啦!你寄过来的那些东西简直太棒了!特别是那袋干龙眼,每一颗都圆润,果肉厚实甘甜;还有那一包色彩缤纷的糖果,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咬下去满口都是甜蜜的滋味;以及那箱新鲜的冬枣,个大皮薄,脆甜多汁,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啊!这味道,可真是好得没话说!就连咱们分局那位一向严肃认真的韩敬东局长,居然也被吸引住了。他按捺不住好奇心,亲自来到了刑侦队的办公室,和大伙一块儿品尝这些美味干货呢!”
蒋世国听到这里,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他一直知道长江对工作认真负责,但能得到领导的认可,还是让他感到欣慰。
蒋世国继续说:“江子,你这西川分局刑侦队副队长干得真是不错。”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仿佛是在整理思绪,随后缓缓开口说道,声音中明显流露出一抹关切之意:“你们那边啊,煤矿多得很呢,各种各样的案子也是层出不穷,这工作压力肯定特别大。不过嘛,好在有你这么能干的人,每次都能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井井有条。但是啊,就算再忙也要注意自已的身体哦,可千万别累着了呀!”
此时,电话另一头的长江听到这番话语后,不禁嘴角上扬,脸上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然后用一种轻松而又坚定的口吻回应道:“哈哈,放心吧,老幺!我心里有数着呢,一定会照顾好自已的啦。毕竟咱们可是兄弟俩啊,虽然相隔两地不能常见面,但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得多通通电话保持联系才行呐!”
挂断电话后,蒋世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长江肩上的担子不轻,但每次交流都让他对这位老战友充满敬意。
戴长江总是那么乐观,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总能保持冷静和条理。
蒋世国回想起他们一起在湘南警校的日子,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面对各种挑战。那时的他们,年轻而充满激情,如今虽然各奔东西,但那份深厚的友情依然如故。
蒋世国决定,下次寄些家乡的特产给戴长江,以示支持和鼓励。他想,或许可以寄一些家乡的腊肉、腌鱼和各种风味小吃。他知道戴长江一定会喜欢这些湘南的美食,这也许能为他繁忙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丝慰藉。
蒋世国开始在脑海中盘算着,要怎样才能把最好的家乡特产送到戴长江手中,让他感受到来自南方经济特区同学的关怀和温暖。
蒋世国深知,除了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同样重要。他决定写一封亲笔信,附在下一批特产中,信中不仅会回忆他们共同的回忆,还会表达对戴长江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祝贺和骄傲。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戴长江感受到,无论距离多远,他们之间的友情和相互支持永远不会改变。
写信的同时,蒋世国也在思考如何通过自已的工作,为戴长江提供更多的帮助。
他计划与自已所在单位的领导沟通,看是否有可能在业务上与西川分局进行一些合作,共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安全。
这样,他们不仅能在个人层面上相互支持,还能在职业上携手合作,共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